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1.ppt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05342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8.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析一、认识图形(二)一、认识图形(二)1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例例1 原来一上教原来一上教材的内容。利用材的内容。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图形的关系,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入了平面图形的认识。隐含了立认识。隐含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形的关系。例例2 设计的是拼设计的是拼组活动。

2、通过把组活动。通过把一些大小相同的一些大小相同的平面图形拼成一平面图形拼成一些更大的或其他些更大的或其他的图形,初步体的图形,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关会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学习用系,从而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看待事物。教学思路教学思路n n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一定要求学生按书上的拼。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让学生分组拼,既可以用几个相同的图形拼学过的图形,也可以拼出没学过的图形。拼完后,交流一下各组拼的情况,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例例3n n知道了什么?知道了什么?n n怎样拼的?怎样拼的?n n谁拼的多?谁拼的多?通过三个层面的通过三个层面的问题让学生从发现问题

3、让学生从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到信息,提出问题到动手实践,综合提动手实践,综合提高学生抽象能力。高学生抽象能力。二、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内的退位减法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例例1 例例1 1的设计是用的设计是用“摆一摆,算一算摆一摆,算一算”的形式,通过引的形式,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导学生动手操作,扎实、系统地理解扎实、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和掌握“十几减十几减9 9”的算理和算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学思路教学思路n n教材中的图上一共有有教材中的图上一共有有1515个气球,用虚线个气球,用虚线圈表示去了

4、圈表示去了9 9个,求还剩几个。教材中的两个,求还剩几个。教材中的两个小朋友操作后的讨论,出现了两种计算个小朋友操作后的讨论,出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具体对话中,又把两种方法计算方法。在具体对话中,又把两种方法计算的道理表达了出来,最后各自用不同的方的道理表达了出来,最后各自用不同的方法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小精灵再次提出法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小精灵再次提出了你是怎么样计算的,表明了让学生充分了你是怎么样计算的,表明了让学生充分展示展示 ,多元化地理解十几减,多元化地理解十几减9 9的算理。的算理。例例2 例2用“熊猫卖风车图”,由熊猫、小朋友提供数学信息,提出还剩几个的问题为素材,引出三位小朋友

5、的不同思考。教学思路教学思路 用用“破十减破十减”,10-8=210-8=2,2+2=42+2=4,算出剩余几个风筝。右边,算出剩余几个风筝。右边的小朋友想出了方便快捷的的小朋友想出了方便快捷的“想加想加算减算减”的计算方法:由的计算方法:由8+4=128+4=12得出得出8+4=128+4=12和和12-8=412-8=4。例例3 例例3 3用用“观观鱼图鱼图”,通过两个,通过两个小朋友从不同角度小朋友从不同角度观察,获得了不同观察,获得了不同的数学信息,也提的数学信息,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为出了不同的问题为素材,引出两位小素材,引出两位小朋友的不同思考。朋友的不同思考。教学思路教学思路 教学

6、例教学例教学例教学例3 3 3 3时,可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以体现金鱼时,可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以体现金鱼时,可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以体现金鱼时,可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以体现金鱼的游动变化,给人以现实感,同时由小朋友交流,给的游动变化,给人以现实感,同时由小朋友交流,给的游动变化,给人以现实感,同时由小朋友交流,给的游动变化,给人以现实感,同时由小朋友交流,给人的亲切感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投入学习,展开人的亲切感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投入学习,展开人的亲切感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投入学习,展开人的亲切感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投入学习,展开思维。若有的地方受条件限制,不能制作课件,也可思维。若

7、有的地方受条件限制,不能制作课件,也可思维。若有的地方受条件限制,不能制作课件,也可思维。若有的地方受条件限制,不能制作课件,也可用挂图、投影片出示画面,但应描绘出生动的情节,用挂图、投影片出示画面,但应描绘出生动的情节,用挂图、投影片出示画面,但应描绘出生动的情节,用挂图、投影片出示画面,但应描绘出生动的情节,吸引学生学习。创设出生动、活泼、引人的情景后,吸引学生学习。创设出生动、活泼、引人的情景后,吸引学生学习。创设出生动、活泼、引人的情景后,吸引学生学习。创设出生动、活泼、引人的情景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广泛交流自己的想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广泛交流自己的想法。先让学

8、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广泛交流自己的想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广泛交流自己的想法。如果讨论的气氛宽松开放,可能会出现如果讨论的气氛宽松开放,可能会出现如果讨论的气氛宽松开放,可能会出现如果讨论的气氛宽松开放,可能会出现“破十减破十减破十减破十减”、“想加算减想加算减想加算减想加算减”、“连续减连续减连续减连续减”、“点数结果点数结果点数结果点数结果”等方法。等方法。等方法。等方法。在此基础上,展开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对各种解决问在此基础上,展开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对各种解决问在此基础上,展开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对各种解决问在此基础上,展开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对各种解决问题方法的争论与评议。最后

9、教师在表扬鼓励多种方题方法的争论与评议。最后,教师在表扬鼓励多种方题方法的争论与评议。最后,教师在表扬鼓励多种方题方法的争论与评议。最后,教师在表扬鼓励多种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教学中,特别应该注意,这一个例题要在在教学中,特别应该注意,这一个例题要在在教学中,特别应该注意,这一个例题要在在教学中,特别应该注意,这一个例题要在“十几减十几减十几减十几减9 9 9 9”的基础上解决所有的基础上解决所有的基础上解决所有的基础

10、上解决所有“十几减几十几减几十几减几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的口算方法。的口算方法。的口算方法。例例4n n新版教材中安新版教材中安排了十几减排了十几减5 5、4 4、3 3、2 2,这个,这个安排了两组有安排了两组有规律算式,小规律算式,小精灵提出了你精灵提出了你怎么计算,主怎么计算,主要就是让学生要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例例5解决问题教学思路解决问题教学思路n n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n n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n n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分析问题?n n验算验算例例6整整理理和和复复习习三、分类与整理三、分类与整理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

11、体进行分类。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例例1教材安排了一个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活动情景。可以按颜色分、按形状分。例例2四、四、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内数的认识1 1 1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100100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10

12、0100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100100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内数的大小。以内数的大小。以内数的大小。2 2 2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练地读写练地读写练地读写100100100100以内的数。以内的数。以内的数。以内的数。3 3 3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结合数的

13、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相应的减法。相应的减法。相应的减法。4 4 4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100100100以内数的意义,以内数的意义,以内数的意义,以内数的意义,会用会用会用会用100100100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简单的估计和交流。简单的估计和交流。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主题图主题图n n (1 1 1 1)让学)让学)让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

14、境中感知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100100100有多少,体会它比有多少,体会它比有多少,体会它比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数以前学过的数以前学过的数以前学过的数20202020大得多。大得多。大得多。大得多。n n(2 2 2 2)了解在生活中常)了解在生活中常)了解在生活中常)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意识。意识。意识。意识。n n(3 3 3 3)体会数学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密切联系,

15、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就在身边。就在身边。就在身边。n n(4 4 4 4)体现人与自然的)体现人与自然的)体现人与自然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谐统一和谐统一和谐统一教学思路教学思路(1 1)可将图中情境制成动态课件(或动态挂图):)可将图中情境制成动态课件(或动态挂图):绿色的草原上,小精灵聪聪和三位小朋友在玩耍,绿色的草原上,小精灵聪聪和三位小朋友在玩耍,这时跑来了两群羊(从不同方向跑来,每群这时跑来了两群羊(从不同方向跑来,每群1010只)只),小精灵问:,小精灵问:“来了多少只羊?来了多少只羊?”小朋友数了数,小朋友数了数,一共一共2020只。继而又来了只。继而又来了8 8群羊,每群群

16、羊,每群1010只。小精灵只。小精灵又问:又问:“估一估,现在有多少只羊?估一估,现在有多少只羊?”(2 2)让每个学生随着小精灵的问题思考、估测、表)让每个学生随着小精灵的问题思考、估测、表达、交流。学生的回答也许比画面上的答案多得达、交流。学生的回答也许比画面上的答案多得多,可问学生你是怎样估出来的。多,可问学生你是怎样估出来的。(3 3)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估测,说出自己估的方法,)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估测,说出自己估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为了验证自己估得对不对,应一只并告诉学生,为了验证自己估得对不对,应一只一只来数,下面就来学习一只来数,下面就来学习100100以内数的认识,顺理以内数的认识,

17、顺理成章引入例成章引入例1 1的教学。的教学。例例1数数数数教学思路教学思路(1 1 1 1)通过让学生数数量是)通过让学生数数量是)通过让学生数数量是)通过让学生数数量是100100100100的不同物体,如教材的不同物体,如教材的不同物体,如教材的不同物体,如教材中的小棒、方木块,使学生初步了解中的小棒、方木块,使学生初步了解中的小棒、方木块,使学生初步了解中的小棒、方木块,使学生初步了解100100100100以内数的以内数的以内数的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顺序,从整体上感受顺序,从整体上感受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100100100,会数,会数,会数,会数100100100100以内

18、的数。以内的数。以内的数。以内的数。(2 2 2 2)使学生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使学生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使学生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使学生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10101010个一是十,个一是十,个一是十,个一是十,1010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3 3 3 3)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

19、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教材中的两幅图展示了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教材中的两幅图展示了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教材中的两幅图展示了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教材中的两幅图展示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的过程,如,有一个一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的过程,如,有一个一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的过程,如,有一个一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的过程,如,有一个一个数的,有十个十个数的。数的,有十个十个数的。数的,有十个十个数的。数的,有十个十个数的。(4 4 4 4)在数数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带来的喜悦。)在数数活动

20、中体验合作与成功带来的喜悦。)在数数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带来的喜悦。)在数数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带来的喜悦。例例2数的组成数的组成n n7 7 7 7个十是多少?个十是多少?个十是多少?个十是多少?n n4 4 4 4个十和个十和个十和个十和6 6 6 6个一是多少?个一是多少?个一是多少?个一是多少?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1 1 1 1)让学生摆出)让学生摆出)让学生摆出)让学生摆出70707070根小棒,然后提问:根小棒,然后提问:根小棒,然后提问:根小棒,然后提问:“怎样摆就能一眼怎样摆就能一眼怎样摆就能一眼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看出是看出是看出是70707070根?根

21、根?根?”(2 2 2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并轻声述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并轻声述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并轻声述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并轻声述说:46464646里里里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 3 3 3)教师摆出表示一个任意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教师摆出表示一个任意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教师摆出表示一个任意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教师摆出表示一个任意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同桌互相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让学生先观察,再同桌互相说是多少根

22、小棒,各有几个十让学生先观察,再同桌互相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让学生先观察,再同桌互相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和几个一。和几个一。和几个一。(4 4 4 4)还可让同桌的两人进行如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还可让同桌的两人进行如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还可让同桌的两人进行如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还可让同桌的两人进行如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组成。个两位数,另一人说组成。个两位数,另一人说组成。个两位数,另一人说组成。例例3数的读、写数的读、写编写意图编写意图(1)教材由用铅笔表示数过渡到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来表示数,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几个十就在计

23、数器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2)使学生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3)使学生会利用计数器正确读数、写数。教学思路教学思路(1)课前每两人合作自制一个计数器,并在上面标出计数单位个、十和百。(2)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40根小棒。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即4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3)接着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叙述: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4)请学生在计数器的相应位置上写出40,并读出来。然后提问:“4在哪个数位上?”(5)教师再摆出27、33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100的认、读、写教学思路的认、读、

24、写教学思路(1 1 1 1)让学生利用自制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让学生利用自制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让学生利用自制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让学生利用自制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 9 9 9颗珠后提问:颗珠后提问:颗珠后提问: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再拨上一颗是几颗?再拨上一颗是几颗?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101010个一是多少?怎个一是多少?怎个一是多少?怎个一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2 2 2 2)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

25、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 9 9 9颗后提问:颗后提问:颗后提问:颗后提问:“这这这这9 9 9 9颗珠表示颗珠表示颗珠表示颗珠表示多少?多少?多少?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1010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3 3 3 3)让学生翻开课本,尝试写出)让学生翻开课本,尝试写出)让学生翻开课本,

26、尝试写出)让学生翻开课本,尝试写出100100100100,并轻声读一读。,并轻声读一读。,并轻声读一读。,并轻声读一读。(4 4 4 4)教师用课件展示(或在黑板上)教师用课件展示(或在黑板上)教师用课件展示(或在黑板上)教师用课件展示(或在黑板上)100100100100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对写得不美观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对写得不美观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对写得不美观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对写得不美观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次。的在练

27、习本上再写一次。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次。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次。(5 5 5 5)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的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的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的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的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书上填空。书上填空。书上填空。书上填空。(6 6 6 6)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

28、哪边(左边和右边)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读数和写读数和写读数和写读数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数,都应从高位起。数,都应从高位起。数,都应从高位起。”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

29、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功。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功。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功。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功。例例4编写意图编写意图(1 1)通过填写)通过填写100100以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更清楚地了解100100以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准备。小做准备。(2 2)能根据数位的)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问题。(3 3)探究百数图中)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养学生探究的乐

30、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思路教学思路(1 1)教师可将例)教师可将例4 4做成课件,让学生先整体观察这张做成课件,让学生先整体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图。想一想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未填满的百数图。想一想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第一横行的特点?(第一横行的5 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 5个数都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个数都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10除外)除外),十位上的数从,十位上的数从1 1开始,逐渐增大到开始,逐渐增大到9 9,

31、而个位上的,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数则相反,从9 9开始逐渐减小到开始逐渐减小到1 1。)。)(2 2)让学生填满表中空格,重温)让学生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100以内各数的顺序。以内各数的顺序。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可模仿小精灵聪聪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也可师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也可师生间互问互答,形式可多样。生间互问互答,形式可多样。(3 3)按第)按第1 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

32、的兴趣。(4 4)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可让学生4 4人一人一组,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班上交流。组,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班上交流。例例5 5、比大小、比大小(1 1 1 1)先让学生利用实)先让学生利用实)先让学生利用实)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物的多少比较相应物的多少比较相应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再利用数的大小,再利用数的大小,再利用数的大小,再利用计数器比较所表示计数器比较所表示计数器比较所表示计数器比较所表示数的大小。数的大小。数的大小。数的大小。(2 2 2 2)以上过程体现儿)以上过程体现儿)以上过程体现儿)以上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

33、象的童从具体到抽象的童从具体到抽象的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认知特点,便于学认知特点,便于学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大小的一般方法。大小的一般方法。大小的一般方法。教学思路教学思路(1 1 1 1)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小如果没小如果没小如果没小棒,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棒,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棒,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棒,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

34、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较用计由此引入比较用计由此引入比较用计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2 2 2 2)让学生四人一组,用自制的计数器摆出例题图)让学生四人一组,用自制的计数器摆出例题图)让学生四人一组,用自制的计数器摆出例题图)让学生四人一组,用自制的计数器摆出例题图中的两个数中的两个数中的两个数中的两个数23232323和和和和2525252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然后想一想:怎样比,

35、就能,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3 3 3 3)展示学生比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展示学生比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展示学生比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展示学生比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

36、数相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位数就大。位数就大。位数就大。例例6 通过整体通过整体观察观察3 3个瓶中球的个瓶中球的个数,使学生在具个数,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体的情境中感知100100以内的数的多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少,会用“多一些、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受数学

37、无处不在。教学思路教学思路n n教师将例教师将例9 9做成课件,先出示有做成课件,先出示有5858红球的图。请学生估红球的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个。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估测一估,有多少个。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估测的一般方法:先数出的一般方法:先数出1010个,再估一估大约有几个这样个,再估一估大约有几个这样的的1010个。个。n n用这样的方法估出鱼缸中大约有红球用这样的方法估出鱼缸中大约有红球6060个。然后组织个。然后组织学生学生5 5个个5 5个(或个(或2 2个个2 2个)一数,课件动态地将个)一数,课件动态地将5 5个红球个红球放入一只空瓶子内,直至最后数得红球是放入一

38、只空瓶子内,直至最后数得红球是5858个。由此个。由此告诉学生,用上面这种估数的方法是可取的。告诉学生,用上面这种估数的方法是可取的。n n(2 2)接着分别出示有)接着分别出示有1515个蓝球和个蓝球和1010个黄球的图。让学个黄球的图。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多”说一句话。说一句话。n n(3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例7教学思路教学思路n n数学信息是什么?n n可以提出什么问题?n n怎么解决?n

39、 n验算n n假如改变条件又是什么样的情况?例例8教材意图教材意图(1)为了巩固数的组成和为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做准备,特安排这一小节的教学。(2)联系生活中的购物活动,进行30+2和32-2的教学,使学生掌握30+2就是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32-2就是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3)“2+30=”一题是一道变式题,一方面让学生巩固数的组成知识,另一方面渗透加法交换律。教学思路教学思路n n(1 1 1 1)售货员将写字本分两次给顾客,先给)售货员将写字本分两次给顾客,先给)售货员将写字本分两次给顾客,先给)售货员将写字本分两次给顾客,先给30303030本(本(本(本(3 3 3 3个

40、个个个10101010本),再本),再本),再本),再给给给给2 2 2 2本。由此活动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也许本。由此活动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也许本。由此活动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也许本。由此活动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也许很多,如,一共买了多少本?一共要多少钱?还剩几本?商店一很多,如,一共买了多少本?一共要多少钱?还剩几本?商店一很多,如,一共买了多少本?一共要多少钱?还剩几本?商店一很多,如,一共买了多少本?一共要多少钱?还剩几本?商店一共有多少本?共有多少本?共有多少本?共有多少本?只要他们能根据购物这一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只要

41、他们能根据购物这一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只要他们能根据购物这一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只要他们能根据购物这一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都加以鼓励,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意识。题,都加以鼓励,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意识。题,都加以鼓励,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意识。题,都加以鼓励,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意识。n n(2 2 2 2)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求一共多少本求一共多少本求一共多少本求一共多少本”和和和和“拿走拿走拿走拿走2 2 2 2本,还本,还本,还本,还剩多少本?剩多少本?剩多少本?剩多少本?”的问题,逐一引导

42、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n n(3 3 3 3)解答求一共多少本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解答求一共多少本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解答求一共多少本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解答求一共多少本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30+230+230+230+2时,应使学时,应使学时,应使学时,应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加法的含义,将生理解是依据加法的含义,将生理解是依据加法的含义,将生理解是依据加法的含义,将30303030和和和和2 2 2 2合起来,而计算合起来,而计算合起来,而计算合起来,而计算30+230+230+230

43、2的结果,的结果,的结果,的结果,则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则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则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则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 3 3 3个十和个十和个十和个十和2 2 2 2个一组成个一组成个一组成个一组成32323232。n n(4 4 4 4)解答求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解答求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解答求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解答求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32-232-232-232-2时,应使学时,应使学时,应使学时,应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减法的含义,从生理解是依据减法的含义,从生理解是依据减法的含义,从生理解是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323232

44、中去掉中去掉中去掉中去掉2 2 2 2,而计算,而计算,而计算,而计算32-232-232-232-2的结果,的结果,的结果,的结果,则是依据数的组成知识,从则是依据数的组成知识,从则是依据数的组成知识,从则是依据数的组成知识,从3 3 3 3个十个十个十个十2 2 2 2个一中去掉个一中去掉个一中去掉个一中去掉2 2 2 2个一,得个一,得个一,得个一,得3 3 3 3个十,个十,个十,个十,就是就是就是就是30303030。n n(5 5 5 5)2+30=2+30=2+30=2+30=的教学,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用不同的的教学,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用不同的的教学,应放手让

45、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用不同的的教学,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结果。如,学生可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根据方法算得结果。如,学生可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根据方法算得结果。如,学生可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根据方法算得结果。如,学生可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根据30+2=3230+2=3230+2=3230+2=32推出推出推出推出2+30=322+30=322+30=322+30=32。五、认识人民币五、认识人民币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

46、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五、五、认认识识人人民民币币设计思路设计思路n n(1)列举生活中购物、乘车购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n n(2)通过购物、买票、一位小朋友存钱等示意图,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教学思路教学思路(1 1)让学生观看购物图和乘船购票图。同桌的互相)让学生观看购物图和乘船购票图。同桌的互相说说画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乘说说画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车买票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

47、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由此引入本单元的教学。人民币。由此引入本单元的教学。(2 2)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使他们体会人民币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体会人民币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 3)再让学生观看第四幅图,提问:)再让学生观看第四幅图,提问:“小朋友在干小朋友在干什么?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让学生在思考、回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明白存钱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的良答问题中明白存钱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的良好习惯。好习

48、惯。例例1、2编写意图编写意图(1 1)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元、角、分的品)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元、角、分的品种,让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种,让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个整体的了解。(2 2)突出以)突出以“元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地位。(3 3)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1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1 1元元=10=10角。角。1 1角角=10=10分。(分。(2 2)以角为单位的)以角

49、为单位的3 3种人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币值。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币值。教学思路教学思路(1 1 1 1)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2 2 2 2)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想一想这些面值的钱币为什么)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想一想这些面值的钱币为什么)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想一想这些面值的钱币为什么)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

50、想一想这些面值的钱币为什么要做成硬币。要做成硬币。要做成硬币。要做成硬币。(3 3 3 3)师生间做换钱游戏:教师出一张)师生间做换钱游戏:教师出一张)师生间做换钱游戏:教师出一张)师生间做换钱游戏:教师出一张1 1 1 1元币,并提问:用元币,并提问:用元币,并提问:用元币,并提问:用1 1 1 1角角角角币来换老师的币来换老师的币来换老师的币来换老师的1 1 1 1元币,应用几个?继续做换钱游戏。教师出元币,应用几个?继续做换钱游戏。教师出元币,应用几个?继续做换钱游戏。教师出元币,应用几个?继续做换钱游戏。教师出示一个示一个示一个示一个1 1 1 1元的硬币,并提问:元的硬币,并提问: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