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二、静电现象》教案_14.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549635 上传时间:2021-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二、静电现象》教案_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二、静电现象》教案_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二、静电现象》教案_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二、静电现象》教案_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二、静电现象》教案_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二、静电现象》教案_14.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融”教学(循环教学)教师课堂专用教案课题:静电现象课时安排1融合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起电后能带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东西。2使学生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了解分子及原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重点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能带电2、难点:使学生了解分子及原子教学准备融会方法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个性备课第 课时一、课堂导入:1复习提问:物体是有什么组成的,什么样的微粒叫分子,分子的大小和相互间的关系怎样?2那么分子是不是可分的呢?分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有什么事实能证实你的观点呢?2把一滴水一分两半,再把余下的一半一分两

2、半,这样不断的分下去,分到只剩下一个水分子时,再分下去,物质就不再是水了,水分子将变成三个微粒,分别是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3.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能观察到分子内部的情况,阅读课本的图710和图71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不同结构图。二、自学展示(检查预习或反馈自学):估计上节课的提示,检查学生的同步练习完成情况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个性备课三、融洽探究(师、生合作):活动 摩擦起电学生用自带的塑料纸摩擦塑料尺,去吸引碎纸屑,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那么,分子和原子是不带电的,为什么摩擦以后物体会带电呢?这电从那儿来得呢?(激发学生的思考)3原子还可以再分吗?小组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用自带的塑料纸摩

3、擦塑料尺,去吸引碎纸屑,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那么,分子和原子是不带电的,为什么摩擦以后物体会带电呢?这电从那儿来得呢?(激发学生的思考)摩擦后的塑料尺能吸引轻小东西提问:你们的尺子都是什么材料做的?回答:是塑料的。提问:塑料尺子摩擦后能吸碎纸片和小草球,你们桌上的纸包里有鸡毛、泡沫塑料碎块、硬纸块、铅笔屑,这些东西能不能被它吸上来呀?学生继续实验,汇报结果。教师补充板书。提问:看看这些能被塑料尺子吸上来的东西(指着板书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回答:这些东西都很小。它们还特别轻。教师小结:塑料尺子摩擦后能吸轻小的东西。(概括板书)提问:塑料尺子经过摩擦后为什么能吸这些轻小的东西呢,你想这是

4、怎么回事?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并确信塑料尺子摩擦后吸引轻小东西是因为带电了。教师:那咱们就一起做个实验。不过,今天用的不是手电分子里只有原子,没有电,那么就只可能来自于原子,那就说明原子是可分的。筒里的小灯泡,而是试电笔中的氖泡。给氖泡一点电,它就会发出光来,但光亮很弱,一闪就没有了,所以实验时,要在桌子下方黑暗的地方做。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个性备课四、融显效果(巩固拓展或小结)知识梳理:1物体摩擦起电后能带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东西?2使学生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 使学生了解分子及原子。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个性备课五、导航点拨(教师导学)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并完成同步练习中的知识回顾板书设计静电现象1、 带点物体的性质2、 摩擦起电3、 正负电荷的规定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4、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及静电的应用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