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3222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学案 第 9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标要求】 知道孔子,了解“ 百家争鸣 ” 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能力目标: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1. 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 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学习难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熟悉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 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自学课文,讨论后填写以

2、下表格。 学派 姓名 历史地位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兵家 孙武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以致用 材料“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1)孔子的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2)结合语文课文论语,你能用论语中心语句来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吗? 教育对象:教学方法: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2走近历史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 我坚硬的牙齿早就掉 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

3、” (1)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2)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是否有用? (3) 请你举例说明上面几种现象。(最好能联系自身经历过的事情来说明)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请你分别用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观点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 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 诗经 3主张 “ 兼爱 ”“非攻 ” 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 战国晚期 5“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的军事

4、格言,出自()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 论语 6推动战国时期出现“ 百家争鸣 ” 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新兴地主的产生 B频繁的争霸战争 C社会大变革D井田制瓦解 六、中考连接 1. (2010? 浙江义乌)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 知己知彼,百 战不殆 ” 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A孙膑B孔子C韩非子D孙武 2.(2010?广东东莞) 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 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 仁” 和“ 礼”B“ 因材施教 ”C“ 为政以德 ” D “ 有教无类 ” 3. (2010? 广东东

5、莞)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政治派别对各种问题提 出不同的见解。在治理国家方面,道家的主张是() A以 “ 礼” 治国B以 “ 法 ” 治国C “ 兼爱 ”“非攻 ”D“ 无为而治 ” 4.(2010?山东威海)右图为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会徽,它以中国汉字“ 世” 字书法创意为 形,突显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 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 仁” 的学说,主张 “ 爱人 ” 、“ 为政以德 ” 的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5. (2010? 山东青岛)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 言说:

6、“ 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A“ 仁”B“ 无为而治 ”C“ 兼爱 ” 、 “ 非攻 ”D“ 法治 ” 6. (2010? 山东东营)战国时期,主张“ 兼爱 ” 、“ 非攻 ” 的是() A儒家B法家C墨家D兵家 7. (2010? 山东淄博)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艺术地再现了山东“ 一山一水一圣 人” 的文化特色。其中“ 圣人 ” 指的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8.(2010? 广东汕头)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 A主张 “ 为政以德 ”B按出身贵贱招收门徒 C主张 “ 因材施教 ”D以论语作为

7、教材 9. (2010? 湖北襄樊)论语中所记载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董仲舒 10. (2010? 湖南长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提出要 逐步实现 “ 均衡教育 ”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 均衡教育 ” 思想的是 () A提出 “ 仁” 的学说B提出 “ 为政以德 ” C创办私学D提出学习要 “ 温故而知新 ” 11. (2010?福建莆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 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活跃局面。其中强调用“ 刑罚 ” 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

8、家 12. (2010?江苏宿迁) “ 知足常乐 ” 源于古代 “ 无为而治 ” 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3.(2010? 江苏盐城) 学习需要 “ 温故而知新 ” 。 明确提出这一学习方法的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墨子C韩非子D孟子 14. (2010?山东泰安)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 国人;他提出了“ 仁” 的学说;他最早创办私学。他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15. (2010?内蒙古呼和浩特)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 位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就曾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9、,使自然资源可持续 利用。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16. (2010?江苏扬州)孔子思想中,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是() A仁者爱人B等级观念C举一反三D温故知新 17. (2010?内蒙古赤峰)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他的言论记载在下列哪部书中 () A论语B诗经C春秋D离骚 18. (2010?湖南永州) 2010年 1 月 22 号,电影孔子热映,下列不能作为孔子的主 张在电影中出现的是() A因材施教B仁者爱人C温故而知新D无为而治 19. (2010?湖南株洲)提出“ 仁” 的学说,要求统治者实行“ 仁政德治 ” 的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 20. 看

10、图回答问题 观察下图哲理漫画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 (4)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第 9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参考答案 一、 1. 政治主张:孔子提出“ 仁” 的学说, “ 仁” 包含了一切美德。他主张“ 爱人 ” ,要求统治者 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 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教育成就: 孔子创办私学, 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 先后培养的学生有

11、三千人。 孔子注意 “ 因材施教 ”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 谦虚好学。孔子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 温故而知新。” 2. 学派 姓名 历史地位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创始人 春秋晚期论语“ 仁” 爱人; “ 为政以德 ” 广收门徒;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孟子 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孟子反对一切战争;“ 仁政 ” 治国;反过捕,按令伐 道家 老子 创始人 春秋晚期道德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相互转化 庄子 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创始人 战国时期墨子主张 “ 兼爱 ” ,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

12、争;主张“ 非 攻” ,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 代表人物战国末期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兵家鼻祖春秋晚期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 学以致用 (1)他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 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 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发 表自己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13、2. 走进历史 (1) 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 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 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 动地的大事业。 (3) 自己举例子即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 墨家: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2. 儒家: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学生,让爱心充 满班集体 ;学生要人人诚实,言行一致。 3. 道家:自习课时间应留给学生。 4. 法家:建立班规,奖惩分明。 五、

14、巩固练习 1.B 2.C 3.D 4.A 5.B 6.C 六、中考链接 (1-5) D A D C A (6-10) C A C A C (11-15) C C A B B (16-19) A A D C 20. 看图回答 (1)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 (2)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对人要团结友爱;不要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坏事变好事,好 事变坏事;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 仁” ,可以使我 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又比如:喜欢道 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 看待问题。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 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4)孔子 “ 仁” 的学说和孟子的“ 仁政 ” ;孔子 “ 因材施教 ” 和“ 温故而知新 ” 的教育思想;老子认 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 “ 非攻 ” 思想,孟子的环保 思想;韩非的法制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