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陷落柱.ppt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572756 上传时间:2021-05-2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溶陷落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岩溶陷落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岩溶陷落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岩溶陷落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岩溶陷落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溶陷落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陷落柱.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4 岩溶陷落柱,岩溶陷落柱: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地区,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而产生洞穴,上覆岩层受重力作用而塌陷,塌陷体为环形柱状,俗称陷落柱。 一、岩溶陷落柱的成因及特征 (一)、成因: 1、地质条件:岩溶发育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1)有可溶性岩层存在; (2)可溶性岩层透水(煤系中断裂构造发育); (3)水具侵蚀性(含酸根); (4)水要流动(地下水动力条件好,排泄口畅)。,2,2、岩溶洞穴塌陷机理 : (1)重力塌陷上覆岩层重力所致 。,3,(2)真空吸蚀塌陷: 密封的溶洞因地下水排泄及局部地壳升降等原因,使其 底部由承压转为无压或负压,因此不断下降的水产生强烈的 抽吸作用,使盖层反

2、复陷落,同时溶洞内外的压差效应,也 使外部大气压对盖层产生冲压作用。 (3)物理化学综合作用: 岩层内出现物质重结晶作用; 地下水冲蚀和溶蚀作用; 成煤过程中的有机质分解产物(H2O,CO2,CH4) 与岩层内物质的化学作用。,4,(二)、特征 1、基本形态 (1)平面形态 以圆形、椭圆形、长条或不规则形,5,(2)剖面形态 坚硬岩石的地层:柱体上小下大,夹角60 80 松散或松软岩层:柱体上大下小,夹角40 50,6,(3)陷落柱高度 根据地质条件不同,一般为几十米二百米,也有高达数百米,直至地表。 (4)陷落柱中心轴 柱体各平面中心点的连线中心轴线; 中心轴线多数不是直立的; 中心轴线可预

3、测下部煤层中陷落柱的位置。,7,8,2、陷落柱出露 1)地表出露特征 (1)盆状凹陷:被第四系覆盖; (2)丘状凸起:上覆地层呈碎块状隆起堆积; (3)柱状破碎带:出露于沟谷、公路两侧; (4)特殊地貌上的形态(黄土覆盖区):蜂窝状、圆形陷坑、弧形裂缝、滑坡等。,9,2)陷落柱井下特征,(1)柱面特征:柱面的垂直剖面为两条折线。 不规则状,例如坚硬岩石呈突出状、松软岩石呈凹陷状。 平面形状为一封闭曲线。,10,(2)柱体特征: 多为较新地层碎块或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充填; 柱内岩块岩性混杂,分选差、棱角分明,若被胶结,则为地史时期陷落柱;若松散,则为现代所形成。 (3)陷落柱内沉淀物: 红色铁质、

4、白色钙质、高岭土沉淀物、泥质沉积物等。,11,3、喀斯特陷落柱分布特点,平面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和分带性: (1)分区性:与地下水活动程度密切相关。矿区各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因此,在时空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区性。 (2)分带性:与构造断裂带密切相关。因此,常沿断裂带、褶曲轴、断层交汇处分布,表现出明显分带性。,12,二、陷落柱的观测和研究,1、井下遇陷落柱前的预兆 (1)产状变化:塌陷牵引作用所致;向中心倾斜。 (2)小断层增多:多为向陷落柱中心倾斜的正断层。 ( 3)裂隙增多:裂隙走向平行柱面切线方向,裂隙面向陷落柱中心倾斜。 (4)煤质氧化:光泽变暗,水分增多,强度降低。 (5)涌水量增大

5、:陷落柱穿过含水层起了通道作用。 (6)瓦斯增加。,13,14,2、岩溶塌陷误判的原因和判别标志,1)误判原因 岩溶塌陷与构造变动相似的现象: (1)岩层不连续; (2)裂隙发育; (3)煤层破碎; (4)淋水; (5)遇大块岩层填入巷道。,15,2)判别标志,陷落柱的判别标志: (1)岩性标志岩性复杂,杂乱无章,见碎块煤。 (2)接触面不平整,无擦痕,“柱壁”很陡。 (3)顶、底板产状无大变化。 (4)地表出现,井下必然出现。,16,3、陷落柱的观测,1)煤岩层特征: (1)观测内容: 围岩的岩性、产状,断裂构造的发育情况; 煤层及顶底板特征; (2)主要特征: 倾角增大,裂隙呈弧形; 煤质

6、松软,光泽变暗; 出现水锈。,17,2)柱面特征,(1)观测内容: 柱面的平坦、倾斜情况; 柱面的倾向、倾角; 面上特征。 (2)主要特征: 高角度凹凸不平的倾斜面, 面上有煤粉、水锈、岩屑、软泥, 柱面与巷底交线呈弧形。,18,3)柱体内特征 : 观测岩性、形状、大小、堆积方式。 4)其他特征 :水、瓦斯等。 生产矿井对陷落柱观测的要求,可归纳为五查、五看、五定。,19,三、陷落柱的探测:,1、钻探:回采工作面内探测,目前生产矿井常用的手段之一。,20,2、巷探:小断面的巷道。 3、物探:1)仪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坑透仪。 2)原理:陷落柱对无线电波吸收强烈。 3)观测方法: (1)同步法

7、:发射机与接收机同步移动。 (2)定点法:发射机相对固定,接收机逐点记录。,21,22,四、陷落柱对生产的影响及处理,1、陷落柱对生产的影响 1)破坏可采煤层,减少煤层可采储量; 2)影响正规开采,使工作面无法布置; 3)增加巷道掘进率,降低回采率; 4)影响安全(矿井水、瓦斯的通道)。,23,2、陷落柱的处理方法,1)设计时将陷落柱留在煤柱中。 2)主要巷道掘进时: 运输巷遇陷落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般直接穿过陷落柱。 回风巷则应绕行。,24,3)回采工作面遇上陷落柱,可视具体情况(陷 落柱大小、位置等)而定。 处理原则:查清其范围,缩短工作面回采或另开切眼。,25,六、陷落柱的预测,1、成因预测: 分析区内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据形成陷落柱的基本要素,推测区内陷落柱的发育情况。 2、据已知资料预测: 用地表或井下揭露的资料,推断陷落柱在下水平或下煤层的出现情况。,26,27,28,29,30,3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