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pdf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600681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丁勇贾遵锋 (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 0 0 0 4 5 ) 摘要江水温度的分布对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容量选择、设备配置具有直接影响。研究针对 重庆地区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的江水温度开展了全年逐月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江水温全年的温 度分布分别在1 0 4 6 2 5 3 2 和8 9 4 2 9 7 5 ;为了系统分析的方便,通过测试数据,研究对江 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开展了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与验证,所得到的四阶拟合方程的平均计算误差在 1 0 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实测与分析的结果,基本掌握了重庆地区两江水的温 度全

2、年分布,为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江水源热泵江水温度实测变化规律 在浅层地热资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中,作为地 表水资源的代表,江水源热泵系统近年来受到了工 程界的关注 1 ,国家也在可再生能源示范应用项目 中予以推广,这一方面是由于江水的资源分布较为 广阔,应用更为便捷;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江水的热容 量要较一般的水库、湖水的热容量大,而且由于江水 具有流动性,因此不存在冷热堆积的情况,这就使得 江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节能效果更为明显E 2 - 1 2 ,系 统运行对水体几乎不会造成取水水体温度变化,因 而使得机组的能效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较高值。 由于江水具有水体面积大、

3、流量大的特点,因此 江水较之空气源而言具有热容量大、温度波动小的 特点,但与岩土源热泵系统相比,由于江水温度受气 候的影响较大,江水温度又随空气温度的变化存在 较为显著的变化。而在系统的设计中,江水温度直 接影响系统主机的工作能效,从而对系统容量、设备 配置的选择产生影响。因此,在江水源热泵系统的 应用过程中,对于江水温度的掌握是确定系统设计 的根本条件,研究针对重庆的嘉陵江和长江的水体 温度分布情况,开展了数据测试和分析,为江水源热 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1 江水温度的测试 江水源热泵系统的江水取水温度是一个既受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0 8 3 8 0 0 9 ,5 0

4、 6 7 8 1 7 9 ) ;“+ 一五”国家 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课题( 2 0 0 6 B 舢2 A 0 9 ) ;重庆市重大科技专 项( C 朗。2 0 0 8 船7 1 1 0 ) 。 1 6 6 给水排水V 0 1 3 6N o 92 0 1 0 候影响,又作用于机组运行能效的参数。由于江水 具有流动特性,并且其温度受气候条件和水体热容 量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从理论上得出水体温度 的分布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充分了解江水 温度的分布规律,课题组对长江、嘉陵江等水体进行 了全年的不同深度的水温数据测试,测试以月为时 间间隔,每月测试一次,同时记录测点的空气温湿 度、水面空气温湿度、

5、水面温度、水下0 5 9r f l 不同 深度的温度。其中长江选择了朝天门码头、寸滩码 头的水温观测点取样测试;嘉陵江选择了磁器口码 头、朝天门码头、相国寺码头、北碚朝阳码头的水温 观测点取样测试。测试数据见图1 、图2 。 由图2 可见,江水温度除江面温度外,江面以下 0 5 9m 范围内,温度变化甚小,基本可以认为江水 温度不随深度发生变化;从江水温度的逐月变化趋势 可见,江水温度整体呈现冬季低、夏季高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工程的应用,由于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 限制,不可能随时拥有江水的温度变化规律,但这一 4 - 0m- - I - 0 5 m - 1 m - 3 m 3 5 3 0 2

6、5 芝2 0 簧1 5 1 0 5 O l23 4 567891 0 1 1 1 2 月份 图1 长江水温度分布曲线 万方数据 3 5 3 0 2 5 芝2 0 髫1 5 1 0 5 O m m 图2 嘉陵江水温度分布曲线 变化数据却对系统的节能效果分析至关重要。因 此,在系统应用中,有必要对江水水温的全年变化情 况进行了解。根据前述江水温度的全年变化趋势, 可设想其与空气温度的关联程度。但因江水温度较 空气温度变化具有显著的延迟,江水温度与测试当 日空气温度并无显著的关联度,而与全年温度分布 具有显著关联度,据此,选择藿庆市典型年的逐月温 度分析江水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关联度,图3 表示由 气象

7、资料获取的重庆地区全年逐月温度平均值 1 3 和江水温度逐月温度实测值的变化趋势。 3 5 3 0 2 5 量z o 赠1 5 l O 5 O 罔3 空气逐月平均温度与江水温度的变化趋势 由图3 可见,空气温度与江水温度的全年变化 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关联度较强。但江水与 空气之间存在复杂的质交换和热交换过程,因此要 严格推导二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几乎不可能。但为了 揭示江水温度与空气温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所测试 得到江水温度和气象资料的空气平均温度,进行了 江水温度与逐月空气平均温度之间建立回归模型的 尝试。 2 江水温度变化规律探索 为了将江水温度与空气温度这两者的变化关联 起来,形成江水温

8、度变化的变化规律,根据图3 中数 据,按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空气温度变化与江水 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两变量之间的变化 关联,寻求经验公式 1 4 3 。 2 1 数据整理 利用对重庆两江沿岸的6 个观测点的水温测试 数据,按流域分长江、嘉陵江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各月 份水温数据分析,分别整理得到了算术平均值、各测 定值的均方误差、最大可能误差、剔除坏值及算术平 均值的均方误差。以测试得到的嘉陵江2 0 0 8 年1 月份各测点的测试数据为例,计算如下: ( 1 ) 平均值: 弘晋- - - - 8 9 4 2 ( 1 ) ( 2 ) 各测试值的均方误差: 丐- 盯一兰等一2 8 0 5

9、( 2 ) 。、行一1 式中t 。f 某水体某月份第i 个测点歹m 深处的水温。 ( 3 ) 确定最大可能误差。为了计算简便,以 3 仃为最大可能误差,则一个误差出现在3 口之外 的概率只有0 3 。在此,单个数据的最大可能误 差应为3 a = 3 2 8 0 5 - - - - 8 4 1 5 ,将此数据与T 。一瓦i 对比,对大于该值的数据予以剔除。依据上述方法 进行嘉陵江其他月份数据、长江各月份数据的处理, 其整理的结果详见文献E 1 5 。 为便于江水温度变化规律的探索,根据经剔除 坏值后整理得到的两江江水的水温数据,以同一 水体、相同深度为原则,对不同测点的江水温度进 行了再次整理得

10、到各测点的平均水温,以代替各 测点实测水温进行江水温度变化规律的探索。经 对相同流域、相同深度不同测点的江水温度进行 统计计算,得出嘉陵江、长江江水温度的最大标准 偏差分别为0 3 4 、0 8 1 ,相对两江江水温度 较小,由此可见,以各测点的平均水温替代其实际 水温值,既有工程意义,又利于江水温度变化规律 的探索。 2 2 数据方程建立 由于针对的是江水温度的变化规律,而直接引 起其变化的诱因是空气温度,因此,结合实测数据与 气象参数,针对空气温度与江水温度进行了数据的 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原理,采用最小二乘法分 别对三阶曲线、四阶曲线和五阶曲线进行了回归 分析。 给水排水V 0 1 3

11、 6 N o 92 0 1 01 6 7 万方数据 对于一元非线性回归,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 歹= 口+ 6 1 z + b 2 x 2 + + 6 。z ” ( 3 ) 按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系数a ,b 。,6 2 等时,可依 据式( 3 ) 推导出正规方程组,如式( 4 ) ,计算回归参数。 f y 一撇+ 6 l z + 6 2 z 2 + + 阮 I y x = a y , x - - b 1 z 2 + 6 2 z 3 + + 6 。z 抖1 y x 2 一口z 2 + 6 l z 3 + 6 2 E x 4 + + 6 。E x n + 2 J l y x ”一口+ 6 1 z 玎

12、+ 1 + 6 2 + 2 + + 以z 2 一 ( 4 ) 按式( 4 ) 列出相关方程分别计算出回归系数,再 对回归方程进行相关性检验。 以嘉陵江数据的三阶方程模型为例,分析如下: 令空气温度T a z ,江水温度T s y ,分别计算 出y x 、y x 2 、y x 3 、z 2 、2 7 3 、一、z 5 、z 6 ,并求出各项之和, 其具体计算结果见文献 1 5 3 。 根据文献E 1 5 3 计算结果,求得方程组式( 4 ) 的解为: r a 一4 5 0 08 1 6 l 一一o 0 5 54 l b z 一0 0 8 73 L b 3 一一0 0 0 20 则得到的三阶回归方

13、程为: 歹= 4 5 0 08 一O 0 5 54 z + 0 0 8 73 x 2 - - 0 0 0 20 为了检验方程的显著性,进行了空气温度与江 水温度的相关性检验。计算过程如下: 样本标准差计算: s 穿孔2 4 9 估计量的标准差计算: 李百战;单金龙 重庆地区地表水用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分析会议论文 2008 2.Ding Y;Li B Z;Liu H Current application of geothermal heat pump system 2006(06) 3.丁勇;李百战;罗庆 重庆市自然资源在改善室内热湿环境中的作用分析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

14、07(09) 4.徐伟 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 2001 5.Rybach L;Kohl Th The geothermal heat pump boom in switzerland and its background 2003 6.Shinji T;Tsukashi A;Takashi O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heat pump(GHP)systems in Japan 2001(03) 7.Kavanaugh S Ground and water source heat pumpsA manual for

15、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groundcoupled,groundwater and lake water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s in southern climates 1991 8.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Division of Engineering Teehnology Geothermal heat pumps introductory guidance 1997 9.John W Direct-use of geothermal energy in the USA 2003 10.Bu

16、rkhard S;Erich M;Marc K Larger geothermal heat pump plant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germany 2003 11.Burkhard S;Constantine K;Dimitrios M Current status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s and underground thermal energy storage in europe 2003 12.Ladislaus R;Burkhard S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s the Euro

17、pean experience 2000(03) 13.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 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 2005 14.田胜元;萧曰嵘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1988 15.丁勇 浅层地热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公共建筑应用中的能效研究学位论文 2009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贾遵锋.丁勇.贾宇.连大旗.JIA Zun-feng.DING Yong.JIA Y.LIAN Da-qi 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的江水水质分 析期刊论文-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6) 2. 黄忠.刘宪英.霍建辉.李怀玉.董孟能.姜涵.Huang Zhong.Li

18、u Xianying.Huo Jianhui.Li Huaiyu.Dong Mengneng.Jiang Han 重庆某江水源热泵空调工程期刊论文-暖通空调2008,38(2) 3. 吴浩.王勇.李文 重庆市某酒店水源热泵对长江水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会议论文-2008 4. 沈冬云 水源热泵空调在江西地区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西部科技2010,9(1) 5. 张文华.冯小军.卢国建.熊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集热板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10,36(9) 6. 项毅.沈静霞.许志浩 浙江利用地表水做水源热泵冷源的可行性分析会议论文-2006 7. 黄向阳.吴拓.HUANG Xiang-yang.WU Tuo 地表水源热泵尾水排放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期 刊论文-能源环境保护2009,23(6) 引证文献(1条)引证文献(1条) 1.杨如辉.李明 地表水源热泵水下换热器开发及测试期刊论文-建筑节能 2012(8) 本文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