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在饲料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部门、车间、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2、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员工未佩戴防尘口罩、防毒面具或生物安全防护装备,擅自进入粉尘作业区、熏蒸消毒区等高风险区域。2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粉碎机、制粒机、烘干炉等设备内部或料仓内作业,未落实断电、通风、气体检测及专人监护措施。3 .操作人员未按配方要求精准投料,超量添加药物或交叉污染不同批次产品,导致质量安全事故。4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无资质人员操作压力容器(如蒸汽锅炉)、叉车等特种设备,或未落实防护措施。5
3、 .擅自拆除或损坏防尘防爆设施(如脉冲除尘器)、通风系统、消毒装置等安全设备,影响整体防护效果。6 .岗位交接班时未核对生产记录、设备状态及异常情况,导致隐患未及时发现。7 .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导致投料错误、设备操作失误等事故风险。8 .未经生物安全培训或考核不合格即参与活疫苗生产、高危消毒作业等环节。9 .故意隐瞒产品污染、交叉污染等异常情况,未及时上报或篡改检测数据。10 .在粉尘作业区、原料仓库等禁烟区域吸烟,或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11 .未按规定穿戴防静电服、防滑鞋等专用防护装备,在油剂处理区、潮湿地面作业。12 .擅自更改生产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混合时间),导致产品变质或设
4、备损坏。13 .外来人员未登记消毒或限制活动范围,随意进入生产区造成生物安全隐患。14 .未定期检查料仓料位,导致物料溢出或设备堵塞引发连锁事故。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粉尘收集系统、通风装置失效或未定期清理,导致饲料粉尘积聚引发爆炸风险。2 .粉碎机、制粒机、烘干机等设备防护罩缺失或联锁装置失效,存在夹击、卷入危险。3 .电气设备未选用防爆型或防潮设计,在粉尘、潮湿环境中存在短路起火隐患。4 .消防器材配置不足(如灭火器过期、消火栓无水),熏蒸区域未设置紧急洗消装置。5 .压力容器(如灭菌锅、空气储罐)安全阀、压力表未定期校验,存在超压爆炸风险。6 .熏蒸间气体报警仪失灵,通风管道堵塞
5、未实现浓度实时监控。7 .原料储存仓防潮防霉措施不足,饲料发霉变质未及时处理,滋生有毒物质。8 .设备润滑、维护记录缺失,关键部件(如轴承、皮带)磨损未及时更换。9 .实验室未配备应急喷淋装置、洗眼器,危化品柜未实现双人双锁管理。10 .废水处理设施运行异常,未达标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或次生安全事故。11 .高温设备(如烘干炉、煮沸锅)未设置防烫隔离区,操作平台无防滑措施。12 .包装线输送带未安装紧急停止按钮,人员肢体卷入风险高。13 .料仓未设置料位报警装置,物料堆垛过高引发坍塌风险。14 .叉车未定期检验,载重超限或行驶速度过快引发碰撞事故。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原料储存区与成品库未有
6、效隔离,虫害、鼠害防控措施不足,导致交叉污染。2 .车间布局不合理,安全通道被物料堵塞,应急疏散路线不畅。3 .未对熏蒸区域、生物实验室等高风险场所开展专项风险评估,或评估结果未落实整改。4 .动火作业、临时用电未审批,在粉尘区使用非防爆工具或设备。5 .作业现场通风不良,熏蒸气体(如甲醛、环氧乙烷)浓度超标未及时处理。6 .应急事故池容量不足或被杂物占用,无法应对化学品泄漏事故。7 .夜间照明不足,影响巡检和操作(如称量、分装)准确性。8 .极端天气(如暴雨、台风)未加固厂房,未清理排水沟导致原料受潮。9 .厂区周边存在外来污染源(如农药喷洒、化工企业)未监控,可能影响饲料安全。10 .消毒
7、区域未设置物理隔离,人员车辆进出未强制消毒,导致病原体传入。11 .高温高湿环境未配备除湿设备,引发设备锈蚀、电气短路等次生风险。12 .生物实验室未实现负压隔离,活疫苗气溶胶扩散风险高。13 .作业场所未设置防鸟网、防鼠板等生物防护设施,增加疫病传播风险。14 .厂区内道路标识不清,车辆通行混乱,易引发碰撞事故。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覆盖外包人员,饲料运输、装卸环节安全责任不明确。2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未更新,与最新非洲猪瘟、禽流感防控要求脱节。3 .员工未定期接受粉尘防爆、熏蒸安全专项培训,缺乏应急处置能力。4 .应急预案未覆盖火灾爆炸、药剂中毒等场景,未开
8、展无脚本演练。5 .特种作业人员(如叉车司机、锅炉工)未持证上岗,或资格证书过期未复审。6 .将饲料加工外包给无资质单位,未监督运输车辆消毒和防尘措施。7 .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生产区,未登记消毒或限制活动范围。8 .安全检查仅查台账不查现场,重复性隐患(如粉尘积聚)长期存在。9 .生物安全改造资金不足,通风系统、消毒设备维护滞后。10 .未建立隐患举报奖励机制,员工主动识别风险的积极性低。11 .安全文化建设薄弱,员工对交叉污染、微生物污染危害认识不足。12 .信息化管理缺失,未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如粉尘浓度传感器、温湿度监测)预警风险。13 .事故调查未追责到人,未总结教训并全员通报(如熏蒸中毒
9、事件)。14 .职业健康监测缺失,未定期检测员工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等职业危害。15 .危化品(如熏蒸剂)管理混乱,未实现专人专库、双人双锁及领用登记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五条为确保员工报告事故隐患的渠道畅通,公司设立以下报告途径:1 .线下报告:员工可直接向所在部门的安全员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员负责初步核实并上报至安全管理部门。2 .线上报告:公司开通微信群、电子邮箱、内部电话等线上报告渠道,并在公司醒目位置公示报告方式和流程,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报告。3 .匿名报告:为保护报告人隐私,公司设立匿名举报箱和匿名举报电话,员工可选择匿名方式进行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六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
10、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核查:1 .初步核查: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与报告人联系,了解详细情况,并初步判断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2 .现场核查:对于初步判断为重大隐患的,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核查,确保隐患得到准确识别和评估。3 .整改落实:核查属实的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并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4 .闭环管理:对于无法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建立隐患治理方案,落实“五到位”安全措施,实行闭环管理,直至隐患整改完毕并经验收合格。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七条公司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设立事故隐
11、患报告奖励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奖励报告事故隐患的员工。第八条奖励标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小隐患奖励和大隐患重奖两类:1 .小隐患奖励:对于一般性的、能够及时整改且影响范围较小的事故隐患,给予报告人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小额奖金、奖品(小型便携式灭火器、安全头盔、灭火毯等)等,同时给予精神鼓励,如通报表扬。2 .大隐患重奖: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如可能引发严重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隐患,一经核实并成功整改,给予报告人重奖,包括较大额度的奖金、晋升机会或额外福利待遇等,并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以资鼓励。第六章正向激励与结果运用第九条公司加强对事故隐患报告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部门)和个
12、人的正向激励:L在业绩考核、评优评先中给予优先考虑和加分。2 .对于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在职务晋升、岗位调整等方面给予倾斜。3 .设立“安全生产之星”、“隐患排查能手”等荣誉称号,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第十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研究分析员工报告隐患的情况,举一反三研判公司在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并落实针对性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第七章宣传引导第H条公司加强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宣传教育:1 .通过公司内部刊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报道事故隐患报告的典型案例和奖励情况。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
13、动,提高员工对事故隐患的辨识能力和报告意识。3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第八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公司全体员工均需遵守,对于违反本制度,隐瞒不报或故意制造事故隐患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第十三条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每年对制度进行适宜性和有效性评审,每三年进行修订,确保其始终符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附表:1 .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事故隐
14、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日僦队:拨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患类隐分整改情况成间完时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L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