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7 .雷电颂》研讨课教案_14.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24794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7 .雷电颂》研讨课教案_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7 .雷电颂》研讨课教案_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7 .雷电颂》研讨课教案_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7 .雷电颂》研讨课教案_14.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章节名称 雷电颂学 时一课时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雷电颂节选自郭沫若五幕历史剧屈原,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告白,更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教学重点1、 感受屈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 理解文中风雷电等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1、 感受屈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 理解文中风雷电等的象征意义,

2、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学情分析学生可以借助参考书工具书自行查询了解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文学常识,生字词。对屈原的故事有一定了解。但是距离年代较远,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目标积累“睥睨、犀利、虐待”等词语了解中国古代第一位诗人屈原的人生经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象征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屈原忧国忧民的古仁人情怀,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查找有关屈原,郭沫若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词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悲壮氛围。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吟读中体悟、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教学环

3、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落实目标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端午节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引导学生快速融入课文情境环节一(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了解屈原 郭沫若 雷电颂的背景资料 戏剧的文学常识展示预习内容训练学生自主查询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自学环节二(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听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语速和情感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环节三(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美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内互相读,互评。班级展示读美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内互相读,互评。班级展示读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达标检测板书设计 雷电颂 郭沫若 风、雷、电 忧国忧民、刚正不阿 土偶木梗 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