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人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633241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人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人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人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人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人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人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目标1.对科普作品感兴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2.能自主阅读科普作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3.了解科学世界里的奥秘,乐于分享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保持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能自主阅读科普作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教学策略1.将以前学习的读整本书的方法迁移到本单元“快乐读书吧”荐读作品的阅读中去。2.迁移前面课文中习得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写批注等。3.利用“小贴士”的功能,指导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4.运用“联结”策略,加深学生的阅读

2、体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教学课时机动第1课时(读前指导课)课时目标1.对科普作品感兴趣,能初步感知十万个为什么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2.能自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教学过程板块一提出问题,导入阅读主题1.明确单元主题。1(1)课件出示单元导读: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2)生齐读。2.引导提出问题。(1)师引导: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其实面对身边最为平常的事物,我们也可以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要喝水?为什么水能灭火

3、?为什么水不会燃烧?请大家也试着提一提吧!(2)生尝试提出问题。3.推荐科普作品。师引导: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引发了一个个“为什么”。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到科普作品中去寻找答案吧!(课件出示:读科普作品)板块二激发兴趣,感知全书梗概1.猜测书名。课件出示: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卢吉卜林师引导:今天我们要读一本科普书籍,它的书名与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卢吉卜林的这句话有关,你们猜猜是哪本书?(课件出示:十万个为什么)2.导读封面。(1)师引导:当我们捧起这本书,最先做什么事?(课件出示书籍封面)(2)师指导阅读:请仔细阅读这本书的

4、封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设: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3)师相机介绍作者:米伊林,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可以说是“十万个为什么”的鼻祖,他的科普作品深受我国读者喜爱。(课件出示作者简介)3.导读封底。(1)师指导阅读: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封底,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生交流)(课件出示封底图片)2(2)师梳理小结:封底也有书名,还有书的价格和条形码。条形码用来存储书的相关信息,比如价格、出版社、出版日期等。4.介绍扉页。(1)课件出示扉页。(2)师引导: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出版的?这已经是第几次印刷?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生交流)(3)课件出示十万个为什么相关资料链接。5.阅读目录。(1)师设置悬念:

5、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如此吸引读者,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目录。(课件出示目录内容)(2)生自读。师引导:你从目录中发现了什么?(3)小组交流;师指名交流。6.简介内容。(1)教师点拨: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这是一本“边走边写的书”,伊林在他们家里走了20多步,就写了一本有趣的小书。(2)课件出示作品内容介绍。作品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选取了六个“旅行站点”:自来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厨房锅架、碗柜、衣柜,针对每站点中常见的事物,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7.共读结尾。(1)师设疑:这本有趣的书结尾写了些什么呢?(2)课件出示“屋内导游”部分:我们

6、的旅行就要结束了(3)师生合作朗读:生读第1自然段,师读第2自然段,生读第3自然段板块三品读文段,指导阅读策略1.预测目录内容。(1)师引导:读了目录,你对哪个“旅行站点”感兴趣?猜猜伊林在这个站点可能会写些什么。(2)生交流,并相机浏览相关内容,印证猜测。2.阅读内容摘要。(1)课件出示“屋内旅行记”部分内容。3(2)生自由朗读。(3)师指名读,引导: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内容有趣语言生动)3.指导阅读策略。(1)师指导:这是一部科普读物,该怎么阅读呢?看看课本上的小贴士介绍了什么方法?课件出示小贴士。(2)师生合作朗读。师引读“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读完后还可以想一想”

7、,生接读后面部分。(3)师引导:根据你的读书经验,你认为阅读这类书籍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预设:看问题、找答案、记知识。(4)指导写批注。一边阅读一边写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读文章的时候,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都可以写批注。可以圈画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空白处写写批语。(课件出示:写批注)4.自主选读章节。(1)师:赶快运用学到的方法,自由读一读感兴趣的章节吧!(2)生交流阅读章节,谈收获。板块四制订计划,指导课外阅读1.指导制订阅读计划。师引导: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自己大概分几周看完全书,每天看多长时间。(出示表格)十万个为什么阅读计划表班级_姓名_时间阅读章节阅读时间

8、小组交流时间第1周第2周2.指导写读书笔记。(出示表格)师引导:在“我的思考”栏目,主要围绕两方面填写:作者的解释有道理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吗?4第2课时(读中推进课)课时目标1.交流荐读书目的阅读方法及感受,探索科学世界里的奥秘,分享阅读的快乐。2.初步感知科普作品的语言特色。3.对阅读科普作品产生兴趣,能自主阅读荐读书目。教学过程板块一聚焦内容,分享快乐1.活动一:我来问,你来答。(1)师引导:这两个星期,我们跟随米伊林在屋子里旅行,在知识的殿堂里漫步。伊林在书中提出了许多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2)抢答游戏。师逐一出示问题,各小组抢答。(出示课件)(3)小组交流

9、:生轮流提一个问题,全班抢答。2.活动二:我来说,你来猜。(1)师引导:伊林给我们出了多个“谜语”,你们知道这些“谜语”的谜底吗?(2)猜谜游戏:师出示谜语,各读书小组抢答。课件出示:炉子烧着了,却没有火焰;空气从哪里进去,烟就从哪里出来。3.活动三:我来导,你来演。(1)师创设“旅行站点”,学生扮演伊林提问。师引导:站在他家的水龙头前,他开始思考有关水的问题。(生开火车提问:水为什么能灭火?人们为什么用水来洗涤?)走到他家的炉子旁,他开始思考有关火的问题。(生开火车提问)他家的餐桌,让他想到了许多问题。(生开火车提问)他家的厨房,又让他想到了许多问题。(生开火车提问)他家的碗柜和衣柜,也让他

10、想到了许多问题。(生开火车提问)(2)师过渡:你看,伊林把简单的事物想得如此有趣,让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事物散发着科学的光!他还把科学知识变成了一幅幅插图,一个个故事呢!4.活动四:看插图,配上画外音。5(1)课件出示炉子的图片,师指名讲述。(2)课件出示镜子的图片,师指名讲述。板块二聚焦写法,品读文段1.师引导: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与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他的讲述娓娓动听,让我们读起来津津有味。他给内容施了什么“魔法”呢?你们发现了吗?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1)师引导生从以下3个方面交流:简明的叙述。有趣的故事。师引导:伊林擅长讲故事,书中讲述了哪些故事?生动的语言。(出示几组十万个

11、为什么中的文段)赏读文段。生自由读文,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示例:衬托、比喻、拟人,诗一样的语言)(2)补充名家评论。师引导:我国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这样评价这本书。(出示课件,生齐读)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高士其师引导:高尔基评价米伊林的写作风格时说了这句话。(出示课件,生齐读)他有着简明扼要地描述复杂现象和奥妙事物的罕见才能。高尔基板块三聚焦话题,反思评价1.仿写书评。(1)小组讨论:你会向你的朋友推荐这本书吗?为什么?(2)师指名交流。(3)写书评。课件出示例子。本书的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作者凭借他那生花的妙笔,逐一道破生活中的小秘密,让人印象深刻。6生自由写,写完

12、后,师指名全班交流。2.补充资料。(1)师引导:十万个为什么写于1927年,90多年过去了,由于科学的发展,我们今天读他的作品,可能会找到一些不足之处。关于书中提出的问题,你知道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吗?(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师相机补充近现代的科普知识。板块四聚焦文体,拓展阅读1.推荐阅读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1)介绍背景: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几代人的科学启蒙作品。1961年,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诞生了,书名借用了伊林的标题。作家叶永烈撰写篇目最多,当时他还是北京大学大二的学生。他小时候就是读着伊林家厨房里的科学故事长大的。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等曾为该书第二版审稿。(2

13、)简介内容: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书中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乘坐热气球能环游世界吗?时光能倒流吗?为什么飞机不像鸟儿一样扇翅飞行?地球究竟正在变冷还是变暖(3)展示精彩片段。(课件出示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节选内容)(4)指导课外阅读。师引导对比阅读: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与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吗?(出示课件)实践活动:为十万个为什么设计一套试卷,题目包括10道判断题,10道多项选择题,2道简答题,并制订一份完整的答案。2.推荐阅读:优秀科普作品。师推荐: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出示课件)3.指导课外阅读。(1)指导分组。师引导:学生

14、自主选择阅读书目,按学生所选书目,成立读书小组。7(2)指导方法。师引导:各小组的书目选好了,该怎么读呢?听听其他小伙伴是怎么说的。(播放微课)课件出示:生1: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碰到不理解的科学术语,我通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或者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生2:在阅读的时候,我在书中写了不少批注,还写了读书笔记呢!生3:读科普作品,我长知识啦!读完后,我准备制作一份科普小报。生4:科普作品中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读完后,我要和同学演一演。4.制订小组读书计划。(1)出示表格。(2)小组商讨,完成表格。(3)各小组介绍读书计划。第3课时(读后分享课)课时目标1.交流对选读书目内容的初步理解。2.交流阅读

15、方法,分享阅读成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活动,检测能力1.师引导: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细心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的书,是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够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别人,也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科普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吧!2.知识竞猜。(1)连一连。课件出示:李四光高士其贾兰坡房龙比安基8森林报地球的故事细菌世界历险记穿过地平线爷爷的爷爷哪里来(2)猜一猜。看插图,猜书名。读片段,猜书名。(3)比一比。生展示思维导图,比较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与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在内容、写法等方面的异同。(4)考一

16、考。生展示课前设计的试题,指名答题,并相机解答。板块二梳理结构,统整信息1.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结构。(1)师以森林报为例,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2)生自主绘制选读书目的思维导图,可以绘制整本书的,也可以绘制某个章节的。(3)全班展示交流,对照思维导图,介绍所选书目或章节的主要内容。2.“采访”作者,感知内容。(1)师引导:展开想象,对你所读书目的作者进行采访,你可以问他关于书的内容,也可以问其他相关问题。用你自己的语气提问,然后用该作者的语气回答。(2)生模拟采访。板块三自主交流,分享成果1.交流读书方法。师模拟记者采访:能说说你是怎样读这部书的吗?(师指名交流,师生评议)2.分享读书成果。

17、(1)小组交流,推选优秀成果,全班展示。(2)全班交流。师引导:我们分小组交流读书成果,展示的内容及方式可以多样。9活动预设:制作作家名片;配乐诵读精彩片段;看图讲述书中故事;实验演示科学原理;小品表演某个章节;展示优秀读后感;展示科普手抄报;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笔记可以是读书记录单,也可以是在书中写的批注。板块四多元评价,持续阅读1.师引导: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细心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的书,是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够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别人,也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科(1)课件出示阅读评价表。课件出示:评价标准评价等级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量阅读成果(2)师生评议:评价各小组阅读情况,评选“优秀读书小组”。(3)小组评议:组内评价个人阅读情况,推选“阅读之星”。2.课件出示名言,生齐读。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