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乘法.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44503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乘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理数乘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理数乘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理数乘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乘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乘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的:在理解有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正确地进行乘法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难点:两个有理数相乘时的符号的确定。教法:讲授法、问答法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一11、计算(1)(+3) X(+9); (2)( + -)x(+-); 0 x(+5.4)。23以上的题目都是正有理数与正有理数、正有理数与零的乘法,运算方法大家以前学过 但如果式中有负数呢?,1、 , 1、(1) (-3) X (-9); (2)(-)x ( + ); (3) 0 X (- 5.4).又该怎样计算?23二、讲解新课:

2、采用例子:向东西方向运动的问题规定东为正,西为负.1)假设原点的地方有一辆车每次向东运动2米,并且沿相同方向连续运动 3次,问一共向东运动了几米?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2X 3它等于多少呢?当然我们是知道答案的,但还是从数轴上来考证,经过向东3次运动,来到数轴上+6这个点上,也就是2X3 = 6 .结果一共向东运动了 6米;2)不向东而向西每次运动 2米,并且沿相同方向连续运动 3次,问一共向东运动了几米? 每次向西运动2米,也就是每次向东运动几米?答:-2米.我们来列式计算一下:(-2) X3,应该等于多少呢?我们来看,经过 3次运动,来到数轴上-6这个点上,答:(-2) X3

3、= -6.结果一共向东运动了 -6米;3)每次向东运动2米,并且沿反方向连续运动3次,问一共向东运动了几米?东的反方向应该是 ? 答:西.1q沿相反方向运动3次,相当于沿相同方向运动 -3次,;:列式应该为:2X(-3),又等于多少呢?(指出数轴上的提示)Y 1-20答:2X(-3) =-6.结果一共向东运动了 -6米;X 1tli |4)每次向西运动2米,并且向相反方向连续运动3次,问一共向东运动了几米?根据以上几个小题的规律,列式就应该是(-2) X(-3)答案是多少?(指出提示)答:(-2) x(-3) = 6.结果一共向东运动了 6米。-I11k!6-观察这四个有理数乘法式子:1)2X

4、3 = 6 ;2) (-2) X 3 = -6 ;3) 2X (-3) = - 6 ;4 ) (-2) X (-3) = 6 .看看有什么相同的运算规律?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的时候,积是正的还是负的?符号不同的时候,积是正的还是负的?答:两因数符号相同时,积为正,符号不同时,积为负。也就是说: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如果不考虑正负,积取绝对值,那么都是?答:6。也就是说:把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就可以得到积的绝对值。合起来就是: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除此以外,还要一个特别的有理数0。我们知道,在正数范围内,任何数与0相乘得0。负数与零相乘也不例外。(例如在刚才的例

5、子中,(-2) X0就表示在原点处向西运动了 0次,结果没动,仍停留在原点上,结果等于0。)也就是说: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这就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2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三、典型例题:一 、一11、例 1 计算(1)(-3) X(-9); (2)(,-)x( + -); (3) 0 x (- 5.4).23解:1)依据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2)对有分数相乘的题,要灵活在进行约分化简,使运算简便;3)无论如何,与0相乘都得0。推广:欢迎下载观察以下四个式子:+,什么时候是积的符号几

6、个正负数相乘,究竟什么时候是是“+“还是“-?呢?观察式子中负因数的个数(1)(2)(3)(4)(-5);2X3X(- 4)X (- 5);2X (-3)X(- 4)X(-5);(-2) X (-3) X (-4) X可以发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5).积为负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很明显,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59例 2 计算(-3) X 5 x(-9)x(65解: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例 3* 计算:(1) 8 + 5X(-4);(2)(-3) X (- 7) - 9 X

7、(- 6).解:注意:要先乘除,后加减。四、课堂练习:1、计算下列各题(口答)(1)(5) X (6);(2)(3)(4)(3)3);(5)1;(6)(-7)X(-1)解:(1)(2)X ( 6)-1=+1(5X6) = + 30 /)=-1(3)(-8)=+(=1(4)(5)3)=+318 3(3X 1) =131(6)(7) X (-1)=+ (7X 1) =72、计算下列各题:(2) ( 1.2) x( + 3)(3)(2 1) X(- 1) X (-3 1)(4)(-5 1 )X(+1 7 )X(-2 1 ) 385(-0.1) X (-0.001) X (-100) X (-1000)(6) (-8) x (+ 3) x (+ 5) x (- 4) x (- -1)243 4 5 78(北工,+二上)x( 60)4 5 6 12 15(8) ( 1) x ( 2) x ( 4) x ( 8) x (+ 10)五、课堂小节: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并确立了乘法法则,而如何确定积的符号是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的关键,除了确定负因数的个数,还可以把负号两两抵消,也就是所谓的“负负得正”。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例1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