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歌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45209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歌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赤壁歌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赤壁歌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赤壁歌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赤壁歌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歌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赤壁歌送别原文 | 翻译及赏析创作背此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734 年)旅游江夏(今湖北武汉)时所作。开元十五年( 727 年),李白客游云梦,故相许圉师 妻以孙女 (上安州裴长史书),他此后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在湖北一带 蹉跎十年 (送从侄专游庐序),曾因结识荆州长史韩朝宗而作散文与韩荆州书 。这首赤壁歌送别当与这篇与韩荆州书作于同年或稍后。作品鉴赏从此诗题目可以看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全诗八句,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的有感而发,形式上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段落。使人惊异的是,李白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

2、成了咏史的任务。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赤壁之战,曹操用大量军队,深入东吴国土,一心要同周瑜 决 战, 争 雌雄。周瑜虽处于劣势,但能化不利为有利,以火攻取胜,曹操只落得全军溃败的下场。1上述内容在这两句诗里艺术地得到表现。上句化用里 龙战于野的典故。 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下句以突如其来之笔,直接写出了赤壁之战曹操水师以失败告终的结局。楼船扫地空五字颇见妙思。曹军楼船云集江面,构成庞大的水上阵地,自谓坚如金城。不料这阵 地 顷刻间就被横扫 一 空 。诗人不说楼船在水上安营,而说在 地 上扎寨,这既是对曹操水师在吴地彻底完蛋的如实刻画,也是对他吞并东吴土地梦想落空的含蓄讽刺。烈火

3、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前面诗人用楼船扫地空五字预示了战争的结局。 这两句才把造成这结局的缘由具体说出。但烈火 句绝不仅仅是对楼船扫地空的原因的说明,更重要的是对古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实写照。 上句 张 照二字,极大地渲染了吴军的攻势。诗人把因果关系颠倒处理,既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 也显示了诗人对稳操胜券者的辉煌战果的深情赞许。赤壁之战的胜败,成因固然是吴方采用火攻法,但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军统帅在战略战术上的水平。下句诗人以凝重之笔指出: 善于决战决胜的周瑜,就是这样从容不迫地在赤壁山下击破曹操几十万大军的。这句虽然加入了议论成分,但周瑜的儒将度,却朴实自然地表现出

4、来了。后半的送别,是在咏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字数虽与前半相等,实则等于前半的附庸。君去沧江望澄碧,这位友人就要离他而去,望着清澄碧绿的江波, 少不了要兴起南浦送别的感伤。 但古战场上二龙争战的 馀迹 还在脑际留存。鲸鲵唐突留馀迹。鲸鲵 ,是由2上的典故引起的联想。 鲸鲵 是 大鱼名 ,以喻那 吞食小国 的 不义之人 。 唐突 义同触犯。这里李白大约是喻指曹操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李白在送别的诗行中,并没有完全割裂咏史的情感线索。但诗人又立即回到现实中来, 一一书来报故人 ,希望友人走后经常来信报告佳音。 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业抱负的人物。 所以诗人在结尾写道: 我欲因之壮心魄。 诗人能从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 壮 自己的 心 胆与气 魄 。李白早年就有 大定 寰区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的政治抱负,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壮年时代济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诗把咏史与送别结合起来并特别突出前者,原因就在这里。此诗韵脚 平仄相半 ,在形式上与王勃滕王阁诗一类 初唐短歌 相似。但避用律体,变婉丽和平之调为慷慨雄壮之声,这又是与王勃异趣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