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的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灵动.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51643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的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灵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动态的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灵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态的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灵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的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灵动.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动态的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灵动石庄小学 张洪梅随着我校新一轮“活动单”导学活动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授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开启他们的智慧与觉悟,让学生在自然朴实、自主探究、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得体验。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教师形成了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的教学风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中开展活动,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习过程灵动起来。案例: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师:同学们

2、已经发现了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有关系,并且猜想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一半或1/3,那么,圆锥体积到底与圆柱体积有怎样的关系,我们要通过实验来获得结论。请各小组先讨论你们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再选取你们需要的实验工具和材料进行实验。 (事先准备了大小不同的圆锥与圆柱容器、沙、水等)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你能不能利用这些工具来得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老师四下巡视,适当地指导学生。组1:我们用不同形状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实验,没有发现什么规律。组2: 我们用高相同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实验,发现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2 倍多一些、 3 倍或 4 倍多一些。组3:

3、我们组和他们情况一样,只是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高、底都相同时,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3 倍,也就是说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 1/3。组4:我们用不同形状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实验,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后来我们分别用两组底、 高相同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实验, 证实了底、 高相同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 1/3。是这样的吗?同学们在半信半疑的议论中再次进行验证性的实验。反思:教师课前仔细钻研了教材,精心设计了实验的方案,注重学生在自主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验证圆锥体的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1、合作学习、探究关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

4、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 动。让全班学生分组实验,选择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如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放手让学生使用不同学具做盛水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每一组圆柱和圆锥的学具中,水的体积有不同的大小关系,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呢?底和高是怎样影响体积大小的?或许是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一样多,或许是4倍、5倍关系2、动手操作,验证关系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动手实践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实验过程中产生问题,圆柱和圆锥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呢?经过实践验证,学生明白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体积之间才能建立起联系,并且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从而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 =1/3X圆柱 的体积=1/3X底面积X高。只有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才能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才能产生 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落到了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