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彭州县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69223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彭州县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彭州县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彭州县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彭州县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彭州县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彭州县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彭州县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彭州县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题卷共10页,4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黒,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案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

2、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出,并在机读卡的相应字母处填涂。1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 天空中的大型客机 B. 陨星 C. 山顶坠落的巨大石块 D.宇宙中的气体北京时间2014年9月24日10时30分左右 ,印度首颗火星探测器“MOM”已经安全进入火星轨道。“MOM”用于分析火星大气和地质方面的特征,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某种原始生命形态。据此回答3、4题。3 下列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公转轨道位于金星和地球公转轨道之间 为类地行星质量、体积、密度小于地球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A. B. C. D. 4液态水的存在是地

3、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的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B. C. D. 5太阳的能量来源于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内部物质的核裂变反应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6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爆发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回答7、8题。7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总量,赤道地区大约是极地地区的 A2倍多 B1/2 C相当 D10%8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既有

4、纬度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 B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 C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 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图中圈定区域是2012年以来太阳活动最为复杂的活动区。现在该活动区中大而亮的太阳活动已经发生9次。鉴于该活动区目前处在日面偏东位置,太阳质子流量有所增强。随着该活动区向太阳西边缘移动,太阳爆发对地效应将逐步显现。据此回答9、10题。9图中区域中大而亮的太阳活动指的是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10此太阳活动可以在几分钟内发出巨大能量,它的活动周期是 A几秒到几分钟B十几分钟 C24年D1

5、1年11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关注太阳活动的预报通信部门 航天部门 气象部门 钢铁部门A. B. C. D. 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回答12、13题。12 发生在图中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有A.黑子B.耀斑 C.太阳风D.黑子、耀斑13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为A.曾母暗沙夜空的美丽极光B.风调雨顺,农业增产C.磁针指向失准D.流星现象多发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回答14、15题。14当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并向南移动B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并向北移动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

6、角为90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15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A等于4634B小于2326 C大于2326D等于232616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不同地点的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上不同地点的线速度各不相同C.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D.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各点的角速度都相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据此回答17、18题。17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18图中P地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7、D当地时间8时日出19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A区时早 B一定先看到日出 C地方时早 D地方时晚读图,回答20、21题。20两地的时差为A10小时B22小时 C24小时D18小时21 地为6月21日9时,则地为A6月22日7时 B6月20日11时 C6月20日9时 D6月21时9时22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A春节B劳动节 C国庆节D元旦23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 A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B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D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太阳光0o阅读下图,完成24题。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能大部分集中在此半

8、球因此南半球是夏季 B地球获得的太阳能量大小取决于日地距离,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所以北半球为冬季 C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获得太阳能量较多,因此是夏季 D太阳总是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会因时因地而变化PQ90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时间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据此回答25、26题。 25 图中Q点表示这一天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B.北半球纬线越高,昼越长C.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26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P点这一天的是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读表,回答27、28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

9、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2小时13小时56分27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28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D.乙甲丁丙29下面是两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按一般规律,小岛最终将与河流哪一岸相连?甲岸乙岸丙岸丁岸A.B. C.D.2015年12月18日,“决心”号钻探人员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处名为“亚特蒂斯浅滩”的地方,首次打穿了地壳与地幔的边界。据此回答30、31题。30人们了解地球内部结构主要依据的技术不包括A.钻探技术B.地震波C.北斗定位D.岩石分析31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为A.上地幔顶部B.

10、莫霍界面C.古登堡界面D.横波消失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完成32、33题。32 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地壳中 B上地幔中 C下地幔中 D地核中33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34地球内部的软流层分布于A地壳B上地幔 C下地幔D地核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据此回答35、36、37题。35 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 C.4个D.5个3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11、A.水圈B.岩石圈 C.生物圈D.地壳3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回答38、39题。地面大气上界 38到的粗细变化,是由于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D.大气保温作用39关于的含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是长波辐射B.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C.削弱了太阳辐射D.表示大气逆辐射40以下四种情境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请在

12、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上正确答案。41读下面“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问题。(共11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A,B,C,D。(4分)(2)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星轨道和星轨道之间。(3分)(3)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同向性”特征是指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近圆性”特征是指八大行星的轨道绕日运动;“共面性”特征是指八大行星的轨道几乎落在上。(3分)(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几个自身条件中,取决于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的条件是。(1分)42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简图(a、b、c、d为二分二至点),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1)在公转轨道图中b位置处绘出赤道平面,目前黄赤交

13、角的大小是。(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为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此时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该日过后的三个月内,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昼长变化情况是。43下图为夜半球,晨昏圈与某一经线圈重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8分)40W140E(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正处于季。(5分)(2)此时, 是晨线, 是昏线。(填经度)(2分)(3)将上图转绘到下图中并用 表示夜半球、标注经度,标注B点位置。(5分)(4)B点的经度是(2分)(5)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时,C点的昼长是 小时。(4分)4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5分)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分)(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图甲,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3分)-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