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市财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财政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线,创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聚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上半年财政运行呈现收入稳中有进、支出精准发力、改革纵深推进、风险总体可控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财政保障。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一)构建稳增长财政矩阵,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多措并举夯实财政基本盘。深化财政收入全周期管理模式,创新建立三维度增收机制:强化税收协同共治。组建财税大数据分析中心,建立重点税源动态监测系统,
2、开展跨部门联合治税专项行动,重点加强矿业权出让、存量资产盘活等领域的税费征管。拓展非税增收空间。率先建立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创新实施特许经营权+资源开发权组合出让模式,上半年矿产资源配置专项收入同比增长28%。争取上级支持突破。构建“专班+专员+专策”的转移支付争取机制,成功争取老工业基地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专项补助资金,上半年中央下达补助资金X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实施紧平衡财政策略成效显著。创新推出“四严控四强化”支出管理法:严控一般性支出,市级部门公用经费统一压减10%;严控非急需项目,暂停审批新增楼堂馆所项目23个;严控预算追加,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严控资金沉淀,开展存
3、量资金清理专项行动。同时强化重点保障、强化绩效约束、强化动态监控、强化标准建设,上半年全市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3.6%,盘活存量资金X亿元。二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设立X亿元新质生产力发展基金,构建1+N产业支持体系。重点支持领域包括:数字经济发展基金投入X亿元,撬动社会资本X亿元,落地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28个;产业链升级专项资金安排X亿元,建立链长+链主+链创协同机制,培育16条重点产业链;设立首期X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特别针对通航产业实施三个一工程:组建一个产业研究院、建设一个实训基地、打造一个应用场景示范区,年投入强度提升至X亿元。三是重大项目保障提质增效。
4、创新重大项目双轮驱动保障机制:一方面建立X亿元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库,实行即报即审即拨绿色通道,雄忻高铁等重点项目资金到位率100%;另一方面创设X亿元PPP项目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X亿元投入生态环保等领域。重点工程保障方面,一泓清水入黄河项目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融资模式,通过EOD模式融资X亿元;X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运用专项债+REITs组合融资,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建设典范。(二)织密民生保障网络,绘就幸福城市底色。一是民生投入持续加力。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80%以上,重点实施七大民生提升工程:教育均衡工程投入X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58所;医疗提质工程安排X亿元,建成3个国
5、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养老普惠工程投入X12亿元,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站全覆盖;住房保障工程拨付X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20万平方米;就业促进工程支出X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文化惠民工程投入X亿元,实现城市书房街道全覆盖;乡村振兴工程安排X亿元,创建省级示范村120个。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构建三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支柱夯实基本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九连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月X元;第二支柱发展补充保险,试点财政补贴型商业健康保险,覆盖65万群众;第三支柱创新个人养老账户,财政给予税收递延优惠。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20%,建立支出型贫困家庭临时救助基金。(三)深化财
6、政体制改革,提升现代治理效能。一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突破。纵深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构建四全预算管理体系:全口径编制政府预算,首次将158家事业单位全面纳入预算监管;全链条实施绩效管理,建立成本定额+产出标准双约束机制;全覆盖推进数字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3.0版上线运行;全周期强化财政监督,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检查12次,追回违规资金2.3亿元。二是市县财政体制改革深化。出台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重点实现三个转变:税收分成从比例分成转向增量共享,市县增值税留成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转移支付从普惠分配转向绩效导向,建立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共同事权支出从一刀切转向差异化,对脱贫县补助比
7、例提高至90%o三是财会监督体系创新。构建三维立体监督格局:横向建立财政、审计、纪委监委等七部门联合监管机制;纵向实施市县乡三级联动检查;斜向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创新运用智慧监督平台,开发票据智能稽核系统,实现重点资金流向全景可视。(四)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筑牢财政安全屏障。一是债务管理守正创新。建立政府债务四色预警机制,按照债务率将市县划分为红、橙、黄、绿四个等级,实施差别化管控。创新五个一批化债路径:财政资金化解一批、资产处置盘活一批、平台转型消化一批、资源置换转换一批、发展增量稀释一批,上半年累计化解隐性债务180亿元。二是基层三保保障有力。构建1234保障机制:建立1个资金调度中心,
8、完善预算审核和动态监测2项机制,压实市县主体责任、财政保障责任、部门监管责任3方责任,强化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补助、库款调度、应急预备4重保障。上半年基层三保支出按时足额兑付率100%。三是金融风险防控升级。实施地方金融企业强基工程:制定市属金融企业合规管理指引,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股权董监事履职实行清单化管理。开展地方金融机构治乱象专项行动,整改问题68项,推动3家担保机构合并重组。二、下半年工作打算(一)聚力政策加力提效,夯实财政运行基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更大力度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深化税收共治机制,聚焦重点税源动态监测,加大矿业权出让、国有资产盘活等非税收入挖潜力度,确保全年一般公共
9、预算收入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完善“四严控四强化”支出管理机制,严控非急需项目支出,市级部门公用经费再压减5%,全年存量资金盘活率提升至90%以上。抢抓国家重大政策窗口期,专班化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项目申报,力争全年争取中央转移支付突破X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X亿元,全力保障“两重”“两新”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二)聚焦服务发展大局,提升资金撬动效能。围绕市委重大战略部署,推动财政资源精准滴灌。设立X亿元产业升级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X亿元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投向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链“强链扩圈”行动,新增专项资金X亿元,支持“链主”企业技术
10、攻关与上下游协同。深化民生保障优先机制,确保全年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以上,重点保障教育“薄改提标”、医疗“区域中心建设”、养老“适老化改造”等十大民心工程。创新财金联动工具箱,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分险机制,全年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超X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新增红利X亿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深化改革风险防控,筑牢可持续发展防线。纵深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构建“零基预算+成本效益分析”双轮驱动模式,实现项目支出标准化覆盖率90%以上。深化市县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绩效挂钩+分类分档”转移支付机制,对重点功能区实施税收增量返还激励。严守风险防控底线,落实政府债务“四色预警”动态监测,
11、全年化解隐性债务X亿元,推动3家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强化基层“三保”托底,建立市县财力共担应急机制,确保养老金、医保补助等民生资金按时足额兑付。加快数字财政建设,年内建成财政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预算执行、绩效评价、风险预警“一网通办”,以治理效能提升护航财政行稳致远。市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总结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纪委全会精神,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制度机制,加强教育监督,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
12、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现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总结如下: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市财政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推动财政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析研判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学习党内法规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
13、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局党组书记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既抓好分管领域的业务工作,又抓好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工作基础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市财政局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在制度建设方面,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市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市财政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14、分工、工作流程和纪律要求,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建立健全了廉政谈话制度,局党组书记与领导班子成员、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与科室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及时了解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在监督考核方面,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定期对各科室、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对考核不达标的科室、单位进行督促整改,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市财政局
15、始终把廉政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廉政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开展廉政专题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典型案例通报和警示教育片,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今年以来,共组织廉政专题学习X次,观看警示教育片X部,开展典型案例分析X次。举办廉政专题讲座和培训,邀请纪检监察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为党员干部授课,讲解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任务、政策法规和纪律要求,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廉洁从政意识。今年以来,共举办廉政专题讲座和培训X场次,培训党员干部X人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制作廉政宣传展板
16、悬挂廉政标语、发送廉政短信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同时,组织开展廉政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自觉践行廉洁从政要求。四、强化监督检查,规范权力运行市财政局以强化监督检查为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干部廉洁从政。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对财政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今年以来,共开展财政资金专项检查X次,检查项目X个,涉及资金X亿元,发现问题X个,已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围绕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财政评审等
17、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规范权力运行。今年以来,共排查廉政风险点X个,制定防控措施X条。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廉政档案,对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加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的监督,通过走访家属、开展明察暗访等方式,了解掌握干部职工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尽管市财政局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存在重业务工作、轻党风廉政建设的现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
18、一步提高。二是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教育方式方法相对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监督检查的力度还不够大,存在监督检查覆盖面不够广、深度不够深等问题,对一些隐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发现不够及时,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和震慑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制度执行还不够严格,个别科室和干部职工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打折扣的现象,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纪委全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创
19、新廉政教育方式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案例分析、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二)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明确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三)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财政资金的
20、全过程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实时监控财政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规范使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监督管理,完善干部职工廉政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四)严格制度执行,增强制度约束力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考核评价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评价,对执行不力的科室和干部职工进行问责。加强制度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制度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增强制度意识和规矩意识,确保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和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市财政局将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