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361度全程复习第2节知能训练选修3-5.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672822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大一轮361度全程复习第2节知能训练选修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361度全程复习第2节知能训练选修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361度全程复习第2节知能训练选修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361度全程复习第2节知能训练选修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大一轮361度全程复习第2节知能训练选修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大一轮361度全程复习第2节知能训练选修3-5.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知能训练1. (2010 广州模拟)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A.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C.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D.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2. (2011 徐州检测)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3. (2010 湖南高考)用频率为Y o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2、,在所发射的光谱 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Y 1、Y 2、Y 3的三条谱线,且 丫3丫2丫1,则()A. Y 0V Y 1B. Y 3= Y 2+ Y 1C. Y 0= Y 1+ Y 2+ Y 3 D. = + Y 1 Y 2 y 34. (2010 朝阳模拟)如图13 27所示是玻尔理论中氢原子的能级图, 现让一束单色 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白光子能量为 ()FI珈V 。4 -0,853 -1.512 -3.401 -136图 1327A. 13.6 eV B. 12.09 eV C. 10.2 eV D. 3.4 eV

3、5.(2009 全国I )氮就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 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 入1=0.632 8 m,入2=3.39 m.已知波长为 入1的激光是速原子在能级间隔为 A E1 = 1.96 eV的两个 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A E2表示产生波长为 入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AE2的近似值为()A. 10.50 eV B . 0.98 eVC. 0.53 eV D . 0.36 eVn = 4的激发态,当向6.图1328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lE相 V 。4 -0,853 -1.512 -3.

4、401 -136图 1328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产生的8 .频率最小的光是由 n=2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产生的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 3种不同频率的光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6.34 eV的金属钳能发生光 电效应9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10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C.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 产生光电效应D.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11 光电效应的实验

5、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12 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图 132913 (2010 启东模拟)如图13 29所示的实验电路,当用黄光照射光电管中的碱金属 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若此时增加黄光照射的强度,则毫安表(选填“有”或“无”)示数.若改用蓝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则

6、毫安表(选填“有”或“无”)示数.14 . (2010 江苏高考)(1)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2)已知氢原子处在第一、第二激发态的能级分别为一3.40 eV和一1.51 eV ,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 5.53 X1014 Hz,普朗克常量 h = 6.63 X 10 34 J - s.请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 第二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板,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答案及解析1 【解析】 原子发光是电子在不同的稳定轨道之间的不连续的跃迁过程,光子的频率

7、由轨道之间的能量差决定,故 D正确.【答案】D2【解析】 由W= h v可知A正确.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即B错.由E=hv W可知C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与频率无关,取决于入射光 的强度,故D错.【答案】A3【解析】大量氢原子跃迁时,只有三个频率的光谱,这说明是从n= 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根据能量守恒有,h Y 3= h Y 2+ h Y 1 ,解得:V 3= Y 2+ Y 1 ,选项B正确.【答案】B4.【解析】 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说明受激发的氢原子处于第3能级,则照射氢原子单色光光子的能量为E= EE= 12.09 eV ,故B正

8、确.【答案】B5【解析】 本题考查玻尔的原子跃迁理论,得AE=h, AE=h土,联立解得AE入1入2入1=A E1= 0.366 eV ,故 D 正确.入2【答案】D6.【解析】 最容易发生衍射的应是波长最长而频率最小、能量最低的光波,h y = hc/入=日一日,对应跃迁中能级差最小的应为 n= 4至ij n=3,故A正确,B错.由C2可知处于n = 4能级上的氢原子共可辐射出 d=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C错.根据h v =EE及发生光电 效应的条件h v W可知D正确.【答案】AD7【解析】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选项A错、B对;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

9、发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小频率(极限频率)对应着“最大波长”,故选项C对、D错.【答案】BC128【解析】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 A正确,B 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mm= hv-VV频率Y越高,初动能就越大,D正确.【答案】AD9【解析】光电效应的原理是当有频率足够大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将会使金属中的电子获得足够能量而从表面逸出,逸出的电子向另一极板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当增加黄光的强度时,不能增加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故毫安表无示数.当改用蓝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光电子能到达A极,形成电流.【答案】无有10 【解析】(1)减小 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或需要克服逸出功)(2)氢原子放出的光子能量 E= E E ,代入数据得E= 1.89 eV金属钠的逸出功 W= hvc,代入数据得 W= 2.3 eV因为Ev W,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1)见解析 (2)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