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知识点及习题.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73220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气的性质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氯气的性质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氯气的性质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氯气的性质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氯气的性质知识点及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氯气的性质知识点及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气的性质知识点及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氯元素的原子结构与自然界的存在氯元素位于周期表周期族,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态:。全球海洋中含盐 左右,主要为、。二、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 氯气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氯色有氯氯气味的氯氯体,氯氯毒,易氯氯,氯氯溶于水,难溶于氯氯。实验室中应怎样闻气体: 。2 、氯气的性质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 与金属单质的反应与钠反应方程式现象是与铁反应方程式现象是与铜反应方程式现象是 与氢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与水的反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思考: 1 、氯水的成分 ?(氯水参加反应时,能表现多种性质) 2 、氯水的保存方法?次氯酸的性质:a、一元弱酸(比弱)b 、强氧化性(

2、氯氯、氯氯、氯氯)c 、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与碱的反应Cl2 + _ NaOH -。(常用于除去多余氯气)离子方程式:漂白液主要成分是漂白粉的制法:其主要成分:有效成分:。漂白原理:ClO+ H+ = HClO (实际漂白者),Ca(ClO)2 + HCl (稀)=。Ca(ClO)2 +CO2 +H2O =。三、氯离子的检验1 .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 “白雪牌”漂粉精可令所有有色物质黯然失“色”,没有最白,只有更白B.液态氯化氢是100%的盐酸,其H +浓度极大C.氯化钙具有吸水性和潮解性,夏日里用它的水溶液喷洒柏油路,可有效地保护路面D.氯元素有毒,禁入

3、口中解析:选C2. (2009年湖北八校检测)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是经常用到的,但是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A.Na、Mg、Al具有强还原性,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 Mg、Al也可以与水反应B.盐酸、硝酸都是强酸,CaCO3与盐酸反应制取 CO2,用硝酸也行C.由 2Fe + 3Cl2=2FeCl 3可推出 2Fe + 3l2=2FeI 3成立D. CO 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SO 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 CO 2也可以使其褪色解析:选B3 . KCl溶液中混有K2S、KI,为了除去杂

4、质并将它们逐一分离,选用如下操作:通入C12;加碘水;用CC14萃取;过滤;分液,正确顺序是()A.B.C.D.解析:选B4 .下列关于某溶液所含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A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有 Ca2+8 .通入少量C12后,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 IC.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 32-或SO 32-D.往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SO42解析:选B9 .如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活塞。如先打开 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

5、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 B时,C中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 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A.浓H2SO4B.饱和NaCl溶液C.浓NaOH 溶液D.浓NaBr溶液解析:选B10 (2009年泉州模拟)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C12一做消毒剂 AgBr一制胶卷、感光纸 AgI人工降雨碘一预防甲状腺肿大淀粉一检3I2的存在NaClO 漂白纺织物A.B.C.D.全部解析:选D1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 + + Cl +ClO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12 + 2OH =Cl + ClO + H2O浓盐酸与二氧化镒共热:C人MnO2 + 4HCl= Mn2 +

6、+ 2Cl +CI2 T +2H2O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2+ +2C1O + H2O+ CO2=CaCO 3 J +2HC1OA.B.C.D.解析:选B8 .鉴别Cl、Bl、厂三种离子,不宜选用的试剂组是()A. AgNO3溶液和稀硝酸B.滨水和淀粉溶液C.氯水和CC14溶液D.氯水和淀粉溶液解析:选B9 . (2009年浙江五校模拟)下列关于C12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 C12有毒,不能用来给自来水消毒B.饮用C12消毒的自来水不会对人体有任何伤害C. C1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用C12与金属钠反应制取 NaCl答案:C10.已知:KCIO3 + 6HCI(浓)=

7、KCl+3Cl2 T +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 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1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滴有KSCN的FeCh溶液紫色石蕊试液KClCh晶体湿润的有色布条淀粉KI溶液精品资料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滴有KSCN的FeCl 2溶液变红色C12具有还原性B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C12具有酸性C石蕊试液先变为红色后褪色C12具有漂白性D淀粉KI溶液变蓝色C12具有氧化性解析:选D12 .某学生往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A. KI溶液B.淀粉溶液D.稀 H2SO4C. NaOH溶液E

8、 .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 无色一棕黄色一蓝色一无色一蓝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写序号)。(2)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 。(4)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A - E-B-C-D(2)2KI +Cl2=2KCl + I2(3)生成的I2遇到淀粉变成蓝色(4)1 2+ 2NaOH=NaI + NaIO + H2O13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do(2)实验开始先点燃 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 K,让C1

9、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 D处酒精灯。C12通过 C装置后进入D, 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 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 的作用是。(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1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 B的作用是。(4)用量筒量取20 mL E中溶液,倒入气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 mL CCl 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 (如图),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 (填“上层液”或“下 层液”),再装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

10、褪色的是(填“上层液”或“下层液:(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答案:(1)c b(2)2Cl 2 + C+ 2H2O(g)=4HCl +CO2加入的浓硫酸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的水变为水蒸气,从而提供足量的水蒸气供D中反应需要(3)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12,避免C12对环境造成污染(4)下层液上层液(5)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 L 114. (2009年高考上海卷)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澳、碘等。(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C1

11、2 Cl + Cl Cl + H2- HCl + H H + C12 HCl +Cl反应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反应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于 键(填“极性”或 “非极性”)。(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卤化银的颜色按 AgCl、AgBr、AgI的顺序依次加深b .卤化氢的键长按 H F、HCl、H Br、H I的顺序依次减小c.卤化氢的还原性按 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d.卤素单

12、质与氢气化合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难变易卤素单质的键能大小如图。由图推断:非金属性强的卤素,其单质分子的化学键卤素单质键能大小与键长的关系为:Cl-Cl Br-Br I-I断裂(填“容易”或“不容易”或“不一定容谒” O答案:(1)H Cl 非极性(2)SClF 三 I Aa(4)不一定容易除F2外,键长增大,键能减小(合理即可)15. (2009年临沂模拟)用4.35 g MnO 2与过量浓盐酸混合加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40 g恰好中和过量的酸,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求:(1)标准状况下生成氯气的体积是多少?(2)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是多少?答案:(1)1.12 L(2)28.7 g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