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77394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在赤道和两极处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B.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C.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D.重心一定在物体上2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弹簧劲度系数为k,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悬挂一个光滑的轻质定滑轮。A、B两重物用一跨过滑轮的轻绳相连接,重物A 静止于地面上,设A、B两重物的重力分别为 G和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一.一GGcA.重物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G B .弹簧的伸长量为 A BkC.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G+G D .轻绳所受到的拉力为 G3 .关于合力与分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在 0到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大,则合力越小B.合力的大小一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C.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一个分力D.合力的方向不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4.木块A B分别重50N和3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白动摩擦因数均为0.2 .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用F=2N的不变力作用在木块 A上,如图所示.力 F作用后()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9N,方向向右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3N,方向向右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9N,方向向左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3、 3N,方向向左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B.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C.沿竖直平面下滑的物块一定受到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弹力6 .如图所示,匀质圆柱重2.0X104N,两端用两根绳绕过圆柱吊住,使柱体保持水平,若每根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X104N则悬挂处.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为:()A. 30B . 45C .60D . 757 .如图所示,一重为 120N的球固定在弹性杆 AB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沿与水平方向成 37角斜向右上方拉球,杆发生完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0N,已

4、知si n37= 0. 6, coS37 ,则杆AB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 20N B . 80N C . 100N D . 120N8.如图所示,杆的上端用细绳吊在天花板上的D点,下端放在水平面上,且杆都处于静止状态,则杆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的是A. A B.B C.C D . D9.如图所示,均匀重球靠沿两个固定的光沿平面,P、Q分别为球与水平面及侧面的接触点,则球所受的力是(A.重力、水平面 P处的弹力、侧面 Q处的弹力8 .重力、水平面 p处的弹力C.重力、侧面 Q处的弹力D.水平面P处的弹力,侧面 Q处的弹力10 .如图所示,下端固定的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弹簧正上方有

5、一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的 O点,开始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选时,物块的速度变 为零.从O点开始接触,物块加速度的数值随弹簧 O点下降高度x的变化图象是下列图 中的()11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i、F2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i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受到 mg Fn、Fi、F2四个力的作用C. Fi = mgcos 0 , F2= mgsin 0D.物体只受到重力 mg和斜面的支持力Fn的作用12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 F的大小增加到2F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A.木块受墙面弹力的原因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C.木块会沿墙面下滑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13 .如图所示,物体分别与水平面、竖直墙面以及物体 B紧密接触,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B均静止,则()A.物体A受三个弹力作用C.物体B受两个弹力作用B .物体A受两个弹力作用D .物体A和物体B均只受一个弹力作用14 .如图所示,一个内表面粗糙的半圆形轨道固定于水平面上,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图示位置P点缓慢滑下,如果滑块经过 PO间的每一位置时都认为是平衡状态,则滑块在从P点运动到。点过程中(A.轨道对滑块的弹力逐渐增大C.轨道对滑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 .

7、轨道对滑块的弹力逐渐减小D .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5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是 30N,将此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可能为()A. 10N、10NB. 20M 40NC. 200N 200ND. 700N、720N16 .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作用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17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 A B两个质量均为 m的滑块用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水平力F作用在滑块B上,使A

8、 B相对斜面静止,此时弹簧长度为l ,且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原长为l + mg2kC.力F的大小为mgB.弹簧原长为l + mgkD.力F的大小为汉3 mg318 .如图所示,绳 AP与杆OP的质量均不计,。端用钱链固定,滑轮在 。点正上方(滑 轮大小及摩擦均不计).P端吊一质量为 m的重物,现施拉力F将P缓慢上拉(均未断),在OP杆达到竖直位置前()A.绳AP上的拉力一直变小B.绳AP上的拉力一直变大C.卞f OP上的弹力一直变大D.卞f OP上的弹力大小不变19 .关于摩擦力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C.有

9、摩擦力一定有弹力D.摩擦力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三、实验题20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 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 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次实验都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最好让每个测力计都达到满刻度C.每一次实验都需要使弹簧测力计达到相同刻度D.两次实验需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10、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3)某同学在实验中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图中 是Fi、F2合力的理论值,是合力的实验值(填F或F).21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弹簧秤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做“验证共点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以及两只弹簧秤施加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图中每个正方形小格边长均代表0.5N。利用作图法可知 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 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22.如图所示,拉B物体的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O为一定滑轮,物体 A与B之间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且均保持静止,已知B的重力为

11、100 N,水平地面对 B的支持力为80 N,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均不计,试求:(1)物体A的重力;(2)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摩擦力结果用小数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一长木板,其质量为 M长度 3.0 m , 的右端紧靠台阶,上表面与台阶平齐。 上放有一质量为 的滑块。现有一质量也为 的滑块A从=1.0 m高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然后冲上木板,(转角处速度大小不变,只改变方向;转角的大小可忽略)但最终 A恰好未能撞上 C。设A与其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5 ,滑块A的起始位置与木板 右端的水平距离 =0.8 m,此过程中C 与B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不计滑块A C的大小。已知,取.求:(1)滑块A刚冲上木板B时的速度 ;参考答案1 . C 2. D 3. A 4. B 5. D 6. C 7. C 8. D 9. B 10. D 11. D 12. B 13. D 14. A 15. BCD16. CD 17. AD 18. AD 19. BC20. (1) D;(2) B;(3) F; F21. . 3.4N22. (1) G=40 N (2) Ff=34.6 N23. (1) 4m/s, (2) 2.5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