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82641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院长(主任)教研室主任大纲执笔人苏湘龙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02231130课程名称:地籍与房产测量学时范围:30-40实验学时:8-10总学分:2.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选课先行课程:测量学基础、数字化测图、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测量平差适用专业(方向):测绘工程责任单位:勘测学院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该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掌握地籍与 房产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并进行各种地籍图测量的初步能力,并了解地籍与房产测 量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共分为11部分,即:绪

2、论、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等级调查概 述、房产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地籍图的测绘、土地面积量算、数字地籍测量、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第一部分:绪论(1)主要教学内容:1)地籍;2)地籍调查;3)地籍测量(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掌握地籍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2)能力点:地籍调查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籍调查教学难点:地籍调查原则第二部分:土地权属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1 )土地权属;2) 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3) 土地所有权调查;4)城镇土地使用权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 土地权属; 土地的划分与编号;2

3、)能力点:掌握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土地所有权调查教学难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第三部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检查验收;4)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2)能力点:学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外业工作(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教学难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业工作第四部分:土地等级调查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1 )土地性状调查;2

4、)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税收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土地性状概念、分级概念、2)能力点:掌握土地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调查、土地的分等与定级(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土地的地貌、植被和土壤调查;土地分级标准教学难点:土地分级标准第五部分:房产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1 )共有面积的分摊; 2 ) 建筑面积计算; 3 )房产调查的技术要求(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房屋的调查内容、房产要素的编号、面积分摊原则、面积计算方法、房产调查的技术要求2)能力点: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面积分摊原则、面积计算、房产调查的技术要求教学难点

5、:房产调查的技术要求第六部分:地籍控制测量( 1)主要教学内容:1)地籍控制测量的坐标系; 2 )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 3 )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地球形体、大地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高程基准、GPS空制网、无定向导线的解算模型2)能力点:掌握地籍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无定向导线的解算方法(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无定向导线的解算、GPS空制网教学难点:GPS空制网第七部分:界址点测量( 1)主要教学内容:1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2)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3 )测定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4)用摄影方法加密界址点的坐标(

6、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解析法、图解法测量界址点;界址点的坐标计算公式;界址点坐标加密2)能力点:掌握解析法、图解法测量界址点;掌握界址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解析法测量界址点、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的四种方法、界址点坐标加密教学难点:界址点坐标加密第八部分:地籍图的测绘( 1)主要教学内容:1)分幅地籍图的测制;2)宗地图的测制;3 )地籍图的编制;4)房产图的测绘(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地籍图比例尺、分幅编号、地籍图的内容、地籍图的编制原则和方法、宗地图的内容特性和编绘、房产分宗平面图的测绘2)能力点:掌握分幅编号、地籍图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7、、宗地图的内容特性和编绘、房产分宗平面图的测绘(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幅编号、地籍图的编制原则和方法、宗地图的内容特性和编绘教学难点:地籍图的编制原则和方法第九部分:土地面积量算( 1)主要教学内容:1)面积测算方法;2)面积平差原则与精度要求;3)面积量算程序与统计;4)宗地面积量算的项目及关系(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面积量算的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求积仪法、沙维奇法、坐标法;面积平差原则;面积量算程序2)能力点:掌握面积量算的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求积仪法、沙维奇法、坐标法;面积平差原则(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面积量算的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求积仪法、沙维奇

8、法、坐标法;面积平差原则教学难点:沙维奇法计算面积第十部分:数字地籍测量( 1)主要教学内容:1)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2)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3)数字地籍测绘系统(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识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地籍信息编码、数据结构、数字地籍的测绘系统2)能力点: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籍信息编码、数据结构(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地籍信息编码、数据结构教学难点:地籍信息编码、数据结构第十一部分: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1)主要教学内容:1)变更界址测量;2)界址的恢复与鉴定;3)日常地籍测量(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1)知

9、识点:界址点的查检、变更测量、界址点的鉴定、日常地籍测量的内容、竣工验收测量的工作程序2)能力点:掌握界址点的查检、变更测量、竣工验收测量的工作程序(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界址点的查检、变更测量教学难点:界址点的变更测量四、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对本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建议: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密切结合地籍与房产 测量行业中的问题,再逐次解决问题,形成引导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性趣。每部分内容结 束,应予总结,并适时讨论,加深记忆。同时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过渡,注意前后内容的综 合,形成教学内容主线。在教学手段上,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和进行现场教学及仿真

10、教学。(二)实验环节的基本要求:实验环节的各项要求详见实验教学大纲,下表仅列出实验项目的名称及对应的实验学时、要求概要等。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参考表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教学要求概要土地权属调查2土地权属表格的项目填写地籍控制测量2建立地籍控制测量的平面与高程控制 网界址点测量2测量界址点及展绘地籍图内业成图2CASSB件成图地籍与房产测量技术设 计2地籍与房产测量的设计程序及技术 要求10(三)作业的基本要求:第一部分主要为问答题;第二部分主要为计算题;第三、四部分主要为问答题;第五、六、七部分主要为计算题;第八部分主要为问答题;第九部分主要为计算题;第十、十一部分主要为问答题

11、;作业重点在第六一-十部分。(四)课程设计环节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无课程设计(五)课外教学的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查的主要内容及占总成绩的比例为:作业 20%实习、实验30%考 试30%其它20%最后按五级分制核定最终成绩。五、教学总时数与课时分配表该课程总学时为38学时,各部分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参见下表。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总学时分配表结构部分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习题讨论总学时备注1)地籍;绪2)地籍调查;22论3)地籍测量1) 土地权属;土地2) 土地的划分与编号;223权属调查3) 土地所启权调查;4)城镇土地使用权调查土地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

12、利用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44现状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检查验收;调查4) 土地利用变更倜查土地1) 土地性状调查;等级2) 土地分等定级;11调查概述3) 土地税收调查;房产调查1)共有面积的分摊;2)建筑面积计算;3)房产倜查的技术要求11地籍控制测量1)地籍控制测量的坐标系;2)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3)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224界址点测量1)界址点的测量方法;2)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3)测定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4)用摄影方法加密界址点的坐标224地籍图的测绘1)分幅地籍图的测制;2)宗地图的测制;3)地籍图的编制;4)房产图的测绘224土地面积里舁1)面

13、积测算方法;2)面积半差原则与精皮要求;3)面积量算程序与统计;4)宗地面积量算的项目及关系213数字地籍测量1)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2)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3)数字地籍测绘系统2215变更 地籍 调查 与测 量1)变更界址测量;2)界址的恢复与鉴定;3)日常地籍测量22机动111322211336注:在实际授课时可根据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校实验设备的情况,对各教学内容安排的学时可酌情调整六、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建议使用以下教材:1)地籍测量学,詹长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出版;2)测量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本社编,2000 出版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

14、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为测量学基础、数字化测图、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测量平差等课程,后续课程为工程测量等。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八、有关说明1 )本课程大纲的编写时间为 2006 年 4 月 18 日;2)本大纲是在测绘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有较大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该课程的规划学时而编写的;3)本大纲在编写过程中,着眼地籍与房产测量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并力求有一定的前瞻性;4)本大纲各部分内容规定的学时仅限参考,具体实施时,要随着测绘学科的发展及地籍测量学在各种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适量调增现代测绘的理论与应用内容,进一步压缩传统测量内容;5)本大纲经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组讨论、修订,测绘工程教研室例会通过,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