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686897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城市化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选择题(2009 广东高考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2 题。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 2030 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 年相等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2040 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答案: B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约为 50%B.2020 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 80%D.2040 年以后保持稳定解析: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2、可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从图中可以看出,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占 44% 左右, 郊区人口占 10% 左右,城市人口占54% 左右,故选 A。答案: A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 3 4 题。13.依图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D.各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解析: 由图中水平坐标可知,1975 年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大致相等,各占约50% 。故选 D。答案: D4.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

3、升的时期出现在()A.1825 年前后B.1875 年前后C.1925 年前后D.1950 年前后解析: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比重,即分析图中M1 和 M2曲线的变化。由于M1 一直大于M2 ,故可确定M2 代表欠发达地区。图中显示M2从 1925 年前后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故选C 。答案: C5.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被看作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缩影。有关近代上海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启了上海城市化进程B.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体现了鲜明的半殖民地特征C.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洋

4、务派“中体西用”思想阻碍了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解析: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出现在丝织业发达的苏州等地,上海城市化进程则开端于鸦片战争之后的被迫开放,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客观上使上海等地的城市化开始起步;也因此而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特征。答案: B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 6 7 题。6.按城市化的进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 d bcB.a c d b2C.d b c aD.c d b a7.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出现逆城市化趋势B.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解析:城市发展早期, 人口向市中心移动,随

5、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及交通条件的改善,人口又逐渐向小城镇回流,即将要出现逆城市化趋势。答案: 6.B 7.A据下表, 回答 8 9 题。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年份1950 年1980 年项目甲城市数目 (个 )13乙工业总产值 (万元 )12176 500丙城市人口 (万人 )1265丁城市人口比重 (%)2.738.68.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A.甲B.乙C.丙D. 丁解析: 此题考查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城市数目、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人口总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变化。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乙反映的工业产值,与城市化无关,

6、故选B。答案: B9.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3解析: 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是城市化进程,与逆城市化无关,故选C 。答案: C(2010 石家庄质检 )读右面 “你是从城里来的吗?” 漫画, 回答 10 11 题。10.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11.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

7、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被问的从城里来的小鸟身上脏兮兮的,说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如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解决城市污染严重的措施是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缓解大城市的环境压力。答案: 10.B11.D12.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 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D.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发展城市旅游业解析:再城市化

8、需改革城市中原有的工业,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 D项只是城市复兴计划中的具体措施,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城市。答案: C4着力挖掘营造城市特色,追求特色之美, 是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特色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均高于一般城市。城市富有特色, 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资金、 人才、 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13 15 题。13.下列关于世界上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纽约是在继承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

9、与南洋风情的结合A.B.C.D.14.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西安的古朴B.桂林的灵秀C.苏杭的神秘D.拉萨的奇逸15.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世界上大致形成了政治型城市、经济型城市、文化型城市、宗教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等五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城市。下列属于文化型城市的是()A.苏黎世、香港B.布鲁塞尔、火奴鲁鲁C.威尼斯、戛纳D.威尼斯、日内瓦解析: 第 13 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

10、的结合。第14 题,西安的风格是古朴,苏杭的风格是灵秀,桂林的风格是奇逸,拉萨的风格是神秘。第15 题,政治型城市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瑞士的日内瓦等;经济型城市如苏黎世、香港等;文化型城市如威尼斯、戛纳等;宗教型城市如耶路撒冷、麦加等;旅游型城市如火奴鲁鲁、桂林等。答案: 13.C14.A15.C二、综合题16.下图为北京和纽约两城市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1) 两城市中市的发展历史较长,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高。(2)1850 年以后, B 市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是。(3) 两城市在其国家中的主要职能:A, B。(4)20世纪70 年代以来, A市人口的变化态势为,其原因是。(

11、5)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B 市人口的增长态势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保证其城市职能的正常运行,该城市应采取的措施:;。解析: 此题的难点在于正确判断A、 B 所代表的城市。分析A 市人口变化曲线可知,A 市在1820 年以前人口数量极少,说明它是发展历史很短的城市;它的人口数量在1920 1960 年之间急剧增长;A 市的人口总数比B 市多,由此可以判断A 为纽约市。1850 年以后, B 市 (北京 )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应从历史知识入手进行分析。A 市 (纽约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口数量有明显的下降态势,不能认为其原因是“ 控制人口政策的实施 ” 。答案: (1)BA(2)

12、帝国主义侵略和近代战乱的影响(3)最大的工商贸易中心和港口政治、文化中心(4) 不断减少城市环境、交通、住宅等问题恶化,致使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5) 分散城市职能, 建设卫星城合理规划, 加强管理控制重工业的规模17.(2009 上海高考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衡量。6(1)读图 1 中 A 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

13、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2)图 1、图 2 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3)从图 3 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 与图 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

14、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解析: (1)考查学生对坐标图中数据判读能力。(2)考查学生对坐标图的对比分析能力。(3)考查学生对坐标曲线的理解,以及文字表达能力。(4)综合图 3、图 4 分析第三产业是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进程中应重点关注的。进而分析第三产业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作用。答案: (1)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3)图 3 显示, 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4 与图 3 可以看出,自20世纪 50 年代开始, 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4) 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7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