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研讨课教案_17.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705789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研讨课教案_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研讨课教案_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研讨课教案_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研讨课教案_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研讨课教案_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研讨课教案_17.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感受古诗词之美,感受浙东江南美景并能背诵这首词。2、了解比喻,寄情于景等手法在词中的作用。教学重点1、这首词的表达特点以及词人的乐观态度。2、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激发对文学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六月恍如心境,令人心驰神往。六月景色迷人,杨柳矗立。而六月对于你们,离毕业和分别的期限越来越近,假如这个日子明天就到来了,面对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陷入沉思,说明你们有话想说,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面对分离我们难舍难分,古人亦是如此。不过他们却以诗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里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王观的送

2、别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二、解题1、读题目,你从中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解题:这是一首送别词。解题:“卜算子”是词牌名,在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2、作者简介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3、写作背景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虽然自己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为怀,但仍衷心祝愿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三、诵读诗词,理解诗意。1、自由诵读,扫清文字障碍。点拨:“那”通 “哪”2、个体读,齐读。3结合注释,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分小组共同探讨

3、)v 鲍浩然:诗人的朋友v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v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v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盈盈:美好的样子v 译文:v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像美人蹙起的眉毛。v 真想问问路人儿要到哪个方向?v 山水交汇处。v 才送走了春,又要送你回家乡。v 如果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v 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啊!四、理解内容,赏析诗词。1.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就是说那里的水像美人的眼波,山像美人皱起的眉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水比喻成眼波,把山比喻成皱起的眉毛。)2. “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呢?从哪里感受到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

4、: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家乡的美。3、现在想想诗人在写上阙时,他的内心应该是怎样的心情?轻松4、这首词有送别之愁,离情别绪吗?“才始送春归”与春相别,令人伤怀;“又送君归去”与友相别更令人断肠。不言愁而愁绪满怀。5、词人在离别愁绪中迷失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从“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中可看出诗人走出了怅惘,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五、归纳总结1、学了全词,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写作方法?词的上阙描写山水,这是写景。而下却是写诗人对朋友的祝愿,抒发的是一种情。因此,这首词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六、布置作业1、把这首诗送别的情景写成一篇文章。2、搜集一些送别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