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准精算师考试《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1第3页-精算师考试.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709923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1第3页-精算师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1第3页-精算师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1第3页-精算师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1第3页-精算师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1第3页-精算师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1第3页-精算师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准精算师考试《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1第3页-精算师考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中国准精算师考试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1第3页-精算师考试整理了 2013年中国准精算师考试 非寿险精算经典习题, 望给广大考友带来帮助,预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第1页:单项选择题第3页:多项选择题第4页:综合解答题第5页:单线选择题答案第7页:多项选择题答案第页:综合解答题答案(以下2130题为多项选择题)21.以下陈述中。哪几项是错误的 ?A.保险人对自留额的精度要求不高时,采用相对自留额B.各类风险同质性较高,只能采用绝对自留额C.绝对自留额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减少成本D.相对自留额相比于绝对自留额的优点是易于监管E.保险人缺乏经验时,常采用绝对自留额法。22 .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

2、A.NCD制度有助于减少小额索赔发生次数B.NCD制度在精算上绝对公平C.NCD制度会导致高折扣组别的保单数增加D.NCD制度有助于竞争E.转移概率矩阵是NCD制度的全部内容23 .关于经验估费法,下列命题中哪几项是正确的A.最小平方信度方法就是求使信度估计误差平方的期望达 到最小的信度因子a值的方法;B.最小平方信度估计与贝叶斯估计是一致的,当贝叶斯估计 采用平方损失函数时C.假设各类风险的风险单位数相等, 那么用最小平方信度方 法求出的信度因子a具有的形式,其中,n是样本容量,k的分子、分母分别为被估 计量的条件方差的期望和条件期望的方差;D.假设先验信息数据为15,最近观察值为 20,信

3、度因子a=O.6,那么所求的可彳t度估计为:0.6 15+0.4 20;E.X服从参数为的指数分布,参数为一随机变量,弁设其服从指数为1的指数分布,则的后险分布也是指数分布。24 .关于准备金的陈述,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A.逐案估计法没有考虑到 旧NR索赔,这是其不足之处B.链梯法与修正旧NR方法均属于统计方法C.如果某一年期财产保险的年保费总收入为400万元,假设该保费收入在一年内是服从均匀分布的,则在会计年度末应该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 200万元;D.假设保费收入在季度内是均匀分布的,已知某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情况是:则会计年度末应计提的未到期准备金为210万元;E.在“C勺陈述中,根据我

4、国有关法律,到会计年度末应该 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 240万元。25 .下列有关非寿险常用分布的陈述,哪几项是正确的A.Beta()分布的密度函数为:数学期望为B.Weibull()的分布函数为:当=1时韦伯分布为指数分布C.Pareto()的密度函数为:其随机变量数学期望为:D.Gamma()的密度函数为:其矩母函数为:26 .若X服从参数为p的几何分布,p为随机变量且户服从 参数为()的贝塔分布,那么p的后验分布是什么?A.贝塔分布B.几何分布C.均匀分布D.参数为(+1, x+)的贝塔分布E.参数为(x+1)的贝塔分布27 .关于随机数的产生,下列命题哪几项是正确的A.在参数为的泊松

5、分布中,当较大时,用分数乘积法产生泊松分布的随机数比较繁琐B.泊松分布的随机数不可用反函数法产生C.当较大时,可采用中心极限定理产生泊松分布的随机数D.Box-Muller方法可产生泊松分布的随机数E.观测每天母鸡下蛋的个数可产生泊松分布的随机数。28 .关于自留额的陈述,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A.二阶矩估计法比较粗糙,在分保后总损失额服从正态分布时也是如此;B.二阶矩估计法在相对自留额法中有应用C.所谓二阶矩法是在调节系数的定义中:K的表达式中只用到的一阶矩与二阶矩;D.二阶矩估计法比较粗糙,没有实际意义E.二阶矩估计法比较精确,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9 .已知,取k=0.05, P=0.90,那么下列用有限波动信度估计信度因 子a的式子哪几项是错误的?30 .下列哪几项属于比例再保险?A.停止损失再保险B.溢额再保险C.超额赔款再保险D.巨灾超赔分保E.预约分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