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医药生产经营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07171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版《医药生产经营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5版《医药生产经营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5版《医药生产经营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5版《医药生产经营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5版《医药生产经营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药生产经营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医药生产经营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二章报告内容第三条公司员工应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违规操作:如员工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违反安

2、全操作规程,如未按要求穿戴防静电工作服、未佩戴防护眼镜等。2 .不重视生产工作:不执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如擅自调整药品生产设备参数,导致生产条件偏离安全范围。3 .无证上岗:关键岗位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即上岗操作,如制药工程师、质量检验员等。4 .管理失职: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如擅自批准使用未经安全验证的新材料、新工艺。5 .安全培训缺失:未对新员工进行充分的安全生产培训,或未定期对现有员工进行复训。6 .疲劳作业:员工长时间连续工作,未得到充分休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发生操作失误。7 .药品混淆:未严格遵守药品标识管理制度,导致不同药品或原料混淆。8 .私自存储:员工私自在非指定区域

3、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9 .信息隐瞒: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隐瞒不报,或故意销毁相关证据。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安全警示不足:未在生产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高温、高压、有毒等警示标识。2 .设备设施老化:制药设备、消防设施等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存在老化、损坏现象。3 .违规改造:擅自对生产设备进行非安全标准的改造或加装附件。4 .监控损坏失效:安全监控系统(如视频监控、温度压力监控等)出现故障未及时修复。5 .安全数据篡改:为掩盖安全隐患,故意篡改、隐瞒或销毁设备运行记录、环境监测数据等。6 .安全防护缺失:防护栏、防护罩等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或损坏未及时修复。7 .

4、电气隐患:电气线路老化、裸露、乱接乱拉,电气设备未接地或接地不良。8 .消毒不当:药品生产区域消毒不彻底,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9 .药品储存:药品仓库温湿度控制不当,或未按规定分类储存,导致药品变质。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审批不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未依法办理安全、环保等相关审批手续。2 .安全风险评估不足:对生产环境的风险评估不充分,未识别出潜在的危险源和危害因素。3 .安全监测缺失:未对生产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如空气质量、噪声、辐射等。4 .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对发现的环境隐患整改不及时或整改不到位。5 .特殊作业管理不严:如进行危险品搬运、高空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未执行严格的安全措施

5、6 .废弃物处理不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化学品废液、药品残渣等)处理不符合环保要求。7 .卫生状况差:生产区域卫生状况不佳,存在粉尘、异味等污染问题。8 .应急准备不足:未制定或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不足。9 .自然灾害风险:未对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准备。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事故隐患排查不全面:未按规定频次和要求进行隐患排查,存在漏查现象。2 .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未有效落实,存在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现象。3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执行不严格,员工安全意识淡薄。4 .应急预案不完

6、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不全、针对性不强或未定期演练。5 .外包管理松散:对外包施工单位或供应商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现象。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或未履行现场监督检查职责。6 .资质审核不严:对特种作业人员、供应商等资质审核不严格,存在无证上岗、超范围作业情况。7 .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不符合规定要求,安全设施、设备投入不足。8 .信息沟通不畅: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关于安全生产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重要安全信息未能及时传递和处理。9 .安全文化建设薄弱:未形成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同感不强,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不高。10 .法律法规不遵守:

7、未及时了解和遵守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政策要求,导致安全管理存在法律漏洞。第三章明晰报告途径第四条为确保员工能够便捷、高效地报告事故隐患,公司特设立以下报告途径:1 .线下报告:员工可直接向所在部门的安全员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隐患,安全员应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2 .微信小程序/群:启用专用的事故隐患报告微信小程序/群,员工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上传隐患图片、视频及描述信息。3 .电话报告:设立并公布24小时安全隐患报告热线,员工可直接拨打热线电话进行报告。4 .电子邮箱:设立安全隐患报告专用电子邮箱,并在公司内部通讯平台上进行公示,员工可通过邮件形式报告隐患。5 .公告栏与海报:在公司

8、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和海报,公布安全隐患报告的途径、流程及相关要求,提高员工知晓率。第四章认真核查整改第五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公司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核查和整改:1 .及时响应: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与报告人取得联系,了解详细情况,并初步评估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2 .组织核查:根据隐患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核查,确保隐患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 .立行立改: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一般施工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对于无法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及应急预案。4

9、 .闭环管理: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对每一起隐患的整改过程进行跟踪记录,直至隐患彻底消除。同时,定期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5 .反馈与沟通:及时将隐患核查和整改结果反馈给报告人,并对报告人的贡献表示感谢和肯定;对于未按时完成整改的部门或个人,应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第五章落实奖励资金第六条公司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事故隐患报告人员。奖励资金应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第六章及时实施奖励第七条公司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如下:L小隐患奖励:对于一般性、易于发现和整改的事故隐患,

10、如员工穿戴不规范、轻微设备故障等,给予小额物质奖励(小型便携式灭火器、安全头盔、灭火毯等)或通报表扬。2.大隐患奖励:对于重大、隐蔽性强、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事故隐患,如设备严重缺陷、环境重大风险源等,给予大额物质奖励、晋升机会或额外假期等激励措施。具体奖励额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建议,报公司领导审批确定。第七章加强正向激励第八条为保护事故隐患报告人员的合法权益,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正向激励:1 .保护隐私:对报告人的个人信息和报告内容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和打击报复。2 .业绩倾斜:在业绩考核、评优评先及人员奖励、晋升等方面,对事故隐患报告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

11、人给予倾斜。3 .表彰宣传:通过公司内刊、网站、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对表现突出的报告人进行表彰和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第八章注重结果运用第九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进行深入分析,查找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举一反三地改进和完善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同时,将隐患报告情况纳入公司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价各部门和各岗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依据。第九章强化宣传引导第十条公司不断加强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月活动、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参与隐患排查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员工主动学习安全生

12、产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素养和辨识能力。第十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公司其他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第十二条本制度每年定期进行有效性评审,每三年大修。附表:L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曰编制:审核:批准:第9页,共

13、14页第1。页,共14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隐患分类整改情况完成时间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第11页,共14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第12页,共14页第13页,共14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L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第14页,共1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