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天人相应”.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730034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看待“天人相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确看待“天人相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确看待“天人相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看待“天人相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看待“天人相应”.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正确看待“天人相应”“天人相应”是近几年的“热”词,其具体含义和内容因语境 不同而不同。比如在社会学和哲学语境中,它主要是哲学概念。在中 医文化的语境中,对“天人相应”也有不同理解。近年报刊所见,就 有天人相应“是中医的基本特征”、“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医养 生理论基石”等不同说法。笔者认为,天人相应从根上说,是一种方 法,是古代医家认识疾病、研究疾病、对抗疾病的方法。当然,有什 么样的方法,即会形成什么样的理论,即会显示相应的特色。试想在古代医学尚未形成时期,没有理论、没有著作、更没有什么仪器, 最多只有口头相传的“经验”,人们对自身的不解之谜,很自然地要 从周围环境中寻找答案。天圆地

2、方,所以人“头圆脚方”;大地河流 纵横,对应人有经络血脉;天有春秋四季,人就有生老病死。天气风 调雨顺,作物丰收,人也舒服;天气反常,疾病多发,就有千般灾难。 经过多少代人的“历史记忆”,粗浅直观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著述记载于内经等著作中,即是我们所称的“天人相应”理论, 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 应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而人亦应之”。应 注意的是,“天”的概念不止包含天象、天气、气候等,也包含了 “地” 和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既包含直接的“象”,也包含“象” 后面所蕴含的“道”;;变化的规律,用古人的话讲,既有“形而下”

3、的,也有“形而上”的。 中医的“天人相应”,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 理、疾病和治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在对疾病的认识上,首先从人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寻找病因并分析疾病性质: 久居湿地、天气炎热, 脚烂脚痒,想到“湿热生虫”;沐风栉雨、雪露寒霜,关节疼痛变形, 想到“风寒湿”邪侵入骨节。诊脉,要考虑四季的不同,如“春弦夏 洪秋毛冬石”。在治疗上,火可化冰,人有寒冷感觉的疾病就借助火 热,使用可使人产生温热感的治法和药物,如灸或热饮,反之亦然。在药物取材上,植物生长在冬季或冰雪中,通常认为可以祛寒,如雪 莲;人参、首乌长成了人形,认为其大有益于人体;血液色红,就认 为红色的东西可以入血,如丹参、鸡血藤

4、。自然界阳气有盛衰变化, 人体气血与相应,所以针刺要讲究时辰,就有了子午流注 …… 在养生上,更要顺应自然,春夏阳气开发旺盛、秋 冬阳气内敛闭藏,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气候反常,要特别 注意预防疾病,“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讲究起居要依据季节变化, 或“无厌于日”,或“必待日光”。今天我们对人体的奥秘及人与自 然的关系有着比古人更正确更深刻的认识,但“天人相应”仍具有其 生命力和现实意义,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得到越来越多的 人、越来越多的领域的认可和运用。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 , 运用“天人相应”也应该注意实事求是。一是要验证于临床,以有无 实效为标准。温病条辨曰:“凡夏日所生之物皆可去暑,尤以扁豆 花为最”,夏日之荷叶、餐香等确可祛暑,但大部分植物药都生于夏 日,并非“皆可祛暑”,如麻黄、细辛、淫羊需等。二是不可迷信, 如:肉灰蓉外形如阳物,功能确可补肾助阳,但不能说所有外形如此 的东西都能补阳,如过去有不孕者去拜棒槌山,就是迷信了。不久前, 网上有人说“日食导致股市大跌”,其所依据的理论即是“天人相应”, 真是谬论。但愿我们中医界不要如此“天人相应”。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