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教学课件 精品资源.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731953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教学课件 精品资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功教学课件 精品资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功教学课件 精品资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功教学课件 精品资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功教学课件 精品资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功教学课件 精品资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教学课件 精品资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课题ITT功执教教学 目标1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2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3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重点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难点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 .复习,知识准备1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向上提箱子,拉 力方向如何? 4、重力的方向如何?二.引入新课依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三.新课教学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1 1)作

2、用在物体上的力。(F)(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2 .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 做功。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 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3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1)功的计算式:W=FS(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3)功的大小

3、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4 . 1焦耳的物埋含义: 在1牛顿力的作用卜,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 的距离是1米。四.例题(P167)五.小结及五分钟测试。第 周 星期 第 节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年 月日课题第一节功的原理执教教学 目标1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会应用功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知道功的原理。难点会应用功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具杠杆、动滑轮、滑轮组、斜面、木块、钩码、刻度尺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复习提问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 .计算功的公式?二.引入新课通过课文第一段引入新课。三.新课

4、教学1 .演示实验。(1)杠杆(图 14-4)。(2)动滑轮(图14-5),省力但没有省功。(3)学生把数据填入表格(P209)。2 .师生共同分析、结论: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3 .功的原理(P210)黑字体,学生朗读 2遍。4 .介绍斜面。(1)依功的原理:FL=G h F=Gh/L(2)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3)利用斜面知识解释盘山路。5.想想议议。四.小结及练习。五.布置作业i第 周 星期课题第三节机械效率执教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教学 2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机

5、械效率点小于1。目标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2。教具演示1动滑轮(1个)、绳子、木块、桶、沙。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复习提问1 .什么是功的原理?2 .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 5N的 物体,用功的原理求动力 F=。3 .让学生计算最近一次考试本班的合格率。 二新课教学1 .学生阅读教材(图 14-6)ZF学过程设计2 .演示启发,引入课题。G(N)h(m)W (J)F(N)S(m)W (J)1.960.050.0981.20.10.12比较 W 和Wfe发现 WW且为什么呢?引入机械效率。3 .有用功的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f =Gh4 .额外功

6、: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 =Wfe- W有5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FSW6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比。n =巴父100%,计算本实验 刀W7 . 了解一些常见机械的效率。8 .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及方法。9 .例题(略)关于Y的计算。三.小结及测试。四.布置作业。第 周星期 第 节年 月日课题第四节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执教教学 目标1 .学习组装滑轮组和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 .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重点会测滑轮组的小难点理解S与h的关系。教具学生滑轮组、刻度尺、弹簧秤等。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复习提问1 .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7、2 .什么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2 .启发实验1 .阅读教材2 .讨论:A在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 额外功? B要测出机械效率,需要知道 W用W、,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应如何测。3 .教师示范演示测Y的全过程,注意提醒学生重点部分和容易出错的地 方。3 .学生分组实验,完成(P213的表格)。实验步骤:1 .按图把滑轮组装好,并记T下钩码和弹簧称的位置;2 .匀速拉动弹簧称,使钩码 G升高,从弹簧称读出拉力 F的大小,用刻 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 h和弹簧称移动的距离 s,填入表格。3 .算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填入表中4 .组装另一组滑轮组,重做 1,

8、2, 34 .教师巡查指导。5 .想想议议。6 .小结及测试第 周星期 第 节年 月日课题第五节功率执教教学 目标1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定义,知道计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单位。2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复习提问1 .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什么?2 .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二.引入新课从下列问题引入新课:甲同学把一桶水提到3楼用了 30秒,而乙同学把同样的一桶水提到 3楼却用了 40秒,问谁做功快?如果甲物体 1分钟做 了 300J的功,而乙物体 40秒钟做了 240J的功,问谁做功快?从而提出物 体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来引入新课。三.新课教学1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3 .功率的定义式:P=W/t4 ,功率的单位:瓦特(符号 W 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5 .物理意义:1瓦表示物体在一秒钟内完成的功是1焦。6 .介绍功率另一个单位:1马力=0.735千瓦=735瓦。7 . 一些机械常见的功率。(学生阅读)8 .例题(P215),用分析法分析,板书。P=W/t 而 W=Gh G=mg m=pv9 .绍额定功率(铭牌上的功率)。 四小结及测试。五.布置作业。学生答甲快思考后回答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