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738436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小学李跃轩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能力,在教学必须要注意:一是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知识,熟悉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作用;二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各种变化,明了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认识基础的实际应用,掌握基本技能。只有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数学发散思维才能充分展开,事实表明,记忆系统中的知识越丰富,数学思维的发散就越多,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就越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选择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

2、值,反馈出更大程度的求异积极性。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对,教师则要细心点拨、耐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享受乐趣,渐渐养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发展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做出“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做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渐形成维发散的能力。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变通只有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对问题进行变通,才能实现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在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摆脱原有思维定势,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实现思维的变通

3、。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做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如应用题:张师傅做了一批零件, 10 天做了零件的 4/5,这样,剩下的工 作还要几天可以完成?学生一般都能根据题意做出解答(14/5) + (4/5+10) 的习惯解答。此时教师可对解题思路做出如下诱导:完成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已做零件数时剩下零件数得几分之几?剩下零件数是已做零件数的几倍?通过这些诱导,使学生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能自由变通,自然地从一个思维过程转换到另一个思维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极为有益的。另外,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

4、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 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 也就是说学生个体 (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正面讲授外,还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互逆因素,精心设计互逆式问题,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势,逐渐增加逆向思维的意识。如在小学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学生总结出第一个结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原数就扩大10倍、 100倍、1000 倍 , ” 后, 教师可提出 “根据这个结论, 反过来想一想可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原数就缩小 10

5、倍、 100倍、 1000倍, )以上提问旨在打破学生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辨析的更清楚,还逐步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训练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达到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一题多变,对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作各种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的情境中从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他不仅可以逐步发散学生思维,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类题的结构特征,概括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如

6、:有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 12 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0 小时,丙单独做需要 15 小时。如果三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解答后,要求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 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乙单独做呢?丙单独做呢?甲、乙合作多少小时可以做 完?乙、丙合作呢?甲单独先做了3小时,剩下的由乙、丙做,还要几小时做完?甲、乙合做2小时,再由丙单独做8小时,能不能做完?甲、乙、 丙合做 4 小时,完成这零件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工程问题和解法,还可以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