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64150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网织红细胞参考值成 人: 0.0050.015(0.51.5%)新生儿: 0.03 0.06(36%)绝对值: 2484109 / L2、溶血性贫血是 RBC 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3、血细胞的发展规律原始成熟 胞 体 胞 浆 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量: 少 多染颗色:深蓝浅蓝 浅红粒:无有,非特异性特异性 胞 核 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核 型: 规则不规则染色质: 细致疏松粗糙密集紧缩成块核 仁: 有无核 膜: 不明显明显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 核浆比 4、粒红比值的定义:粒细胞系统各阶段总和与有核红细胞系统 (成熟红细胞

2、除外) 总和之比。正常值: 24 : 15、造血干细胞既可产生和自己功能相同的细胞,又能产生造血祖细胞及各种不同系列的血细胞。造血干细胞的特点: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能力6、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 (1-10%)(0.5-1%)(5 个月)(3)(成人)剧烈活动或劳动(4)严寒、暑热(1)急性感染,化脓性细菌感染 (2)严重损伤、手术、急性心梗(3)急性中毒,如有机磷农药(4)急性大出血(5)急慢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1)特殊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2)慢性理化损伤:如射线、化疗药物(3)慢性中毒: 如铅、苯、汞(4)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血细胞减少(5)再生障碍性贫血病14、核左移 核右移正常血象

3、: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约为 1:13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严重感染、白血病时,多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核右移:周围血中 5 叶核中性粒细胞超过 3时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炎症恢复期、病情严重者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1.重点掌握血小板(PC)、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等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熟悉出血性疾病、血管壁检测、一期和二期止血缺陷筛检性试验方法及概念;熟悉有关凝血因15、血栓前状态:即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物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生理变化。在这一状态下,血液有可能形成血栓或血栓栓塞性疾病。16、分类

4、一、血管壁检测:1、出血时间测定血小板检测:1、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检测:2、束臂试验2、血块收缩试验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2、凝血时间测定(CT)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抗凝系统检测:血浆游离肝素时间测定纤溶活性测定:D-二聚体定性试验(D-D)分类二、一期止血缺陷检测:1、出血时间测定(BT) 2、血小板计数(PC)二期止血缺陷检测: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2、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岀血时间:指皮肤毛细管破裂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6.92.1 min(测定器法)(超过 9 min 为异常)17、血小板: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18、二

5、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性实验: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因子缺乏和抗凝物质存在所引起的止血异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参考值:1113s,超过正常对照值 3s 以上为异常。(手工法和血液凝固仪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正常参考值:手工法:3143s;血凝仪法:3143s(与正常对照比,10s 为异常)方法: 与 PT 操作基本一样,只是加入试剂不同。PT 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APTT 可作为药物肝素治疗的首选监测指标凝血时间(CT):正常(内源性凝血因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正常(内源性凝血因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外源性凝血因子)1113s19、内外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6、途径组织因子凝血的共同途径PLFaFaHMWK凝血酶原AT-Fa凝血酶AT-纤维蛋白原FPA,FPB20、 A/G 的临床意义名 称急性肝炎AGA/G正常或略低明显下降明显下降轻度下降轻度升高轻度升高明显升高轻度升高1.5 - 2.51.1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0.751.221、急慢性肝炎的鉴别诊断(一) 急性病毒性肝炎1. ALTAST: 显著升高(8 倍以上)2. 黄疸鉴别:血清胆红素与尿二胆测定3. 两对半实验(二) 慢性病毒性肝炎1. ALTAST: 轻度升高(活动期时)2. 黄疸鉴别3. 两对半实验4. A/G 比值: 1 22、补体的概念: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

7、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目前已知补体是由 30 余种可溶性蛋白、膜结合性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故称为补体系统。23、肿瘤细胞标志物主要是指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肿瘤标志物应用:肿瘤普查:AFP肿瘤高危人群筛选:PSA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监测肿瘤:CEA、HCG肿瘤预后判断:CA19924、 铁蛋白:正常参考值:男 30-300 ng/ml; 女 15-150 ng/ml临床意义: 作为肝癌患者 AFP 测定值低时的补充作用。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也有相应的增高 良性疾病

8、肝炎、心梗、肝硬化、输血后含铁黄素沉积、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等,都可使循环血中铁蛋白的水平增高 单纯血清 Fer 的增高不能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甲胎蛋白(AFP)正常参考值:300 ng/ml ,但不少的肝癌患者,由于异质性的缘故,AFP可以正常生殖腺癌、胃癌或胰腺癌,AFP 升高妊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AFP 升高:20200ug/L25、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 1. 低蛋白饮食天,禁肉类,少动2. 第天晨留尿(24 小时),同步取血、尿测定 Cr3. 计算:尿肌酐浓度(mol/L)24 小时尿量(ml)血浆肌酐浓度(mol/L)1440min参考值:80120 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

9、140 - 年龄)体重(kg)85 (72) Scr(mg/dl)血清肌酐测定(Scr)原理:肌酐由内源性和外源性组成,每天肌酐的生成量是相当恒定的。当肾实质损伤时,Cr 的滤过减少,排出少,血中的 Cr。只有当 GFR 下降到正常的 1/3 时,Scr 才明显Scr 不能代表 Ccr 测定,不能反映肾早期损害的程度。参考值: 88.4176.8mol/L(全血)男:53106mol/L(血浆)女:4497 mol/L(血浆)26、血清尿酸测定原理: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内源性:组织核酸分解(80%)外源性:食物核酸分解(20%)参考值: 男:150416mol/L女: 89357mol/L

10、方法:正常饮食和活动,每隔 3h 留尿 1 次,分装 8 个容器,分别测定尿量和比密。 参考值:尿量:10002000ml/d,尿量:日/夜 34/1比密:最低1.003最高1.02027、昼夜尿比密(莫氏实验)方法:正常饮食,少饮水,上午 8 时弃尿后,每 2h 留尿一次,白天 6 次,晚上 8 时至次日晨 8 时,共 7 个标本,测比密和尿量。参考值:尿量:10002000ml/d,日/夜 34:1尿量不应超过 750 ml比密:夜尿1.020最高比密-最低比密 0.009浓缩稀释实验的临床意义1. 尿量增多和/或夜尿量超过 750ml,常为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2. 夜尿增多, 最高尿比

11、密低于 1.018 , 高低差 0.009。功能严重受损。3. 尿比密可固定在 1.010 左右(称等渗尿), 稀释浓缩功能完全丧失。尿渗量测定方法:晚 8 时后,禁水 8 小时,第 2 天晨留尿,留血标本,测血尿渗量。参考值:尿:6001000 mOsm/kgH2O血:300 mOsm/kgH2O尿/血:34.5: 1原理:游离1-M 可自由通过肾小球,99.9%在近端小管内被重吸收。参考值:15mg/24h 尿,血1-M 1030mg/L临床意义:肾小管功能受损:早期敏感指标,优于2-M肾小球功能受损:较 Cr 和2-M 灵敏,Ccr100ml/min 即可升高 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血

12、糖 3.96.1 mmol/L2003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参考范围上限为5.6mmol/L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ral Glucose Tolerance, OGTT):在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 3h 内连续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以评价不同个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的一种标准方法。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 23 月的平均血糖浓度,可为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指标血钾:参 考 值:3.5-5.5mmol/L高钾血症:5.5mmol/L低钾血症:100 mIU/L 才具备保护能力大三阳:HBsAg 阳性(1) 急、慢性乙肝 HBeAg 阳性抗-HBc 阳性(2) 乙肝病毒正复制(3) 病毒活动期,传染性最强小三阳:HBsAg 阳性(1) 急、慢性乙肝(2) 传染性减弱(恢复期)(3) 慢性携带者抗-HBe 阳性抗-HBc 阳性基因诊断的定义:以 DNA 或 RNA 为检查对象,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查基因的结构或表达量的改变,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遗传物质可以是外源性基因,也可以是内源性基因。PCR 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