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69552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寿光五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一、指导思想秉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校“活 动育人、全员育人 服务育人”的教育模式为指导,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为突破口,结合我校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使学校成为 继承传统和谐育人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为营造现代化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 献。二、背景与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而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承载方式。中 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

2、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 与思想行为。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民 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 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 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著名书,民间传说等 等,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 就会懂得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 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三、开发的目标(一)总

3、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让师生在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间艺术,树立国 家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过程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 氛围,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凸现学校的特色教育,提升学校的形象。 (二)具体目标1、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由来与渊源。2、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特点。3、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4、 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5、 开展各种活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内涵。四、课程实施的原则1、

4、 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积 极的和创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2、 趣味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 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 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 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3、 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 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课堂,适时调整。4、 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于课堂

5、、校园、文明礼仪展室等场所进行, 充分发挥不同场所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五、课程实施的内容1、主要内容:(1)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渊源。依托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校本教材,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对民 间艺术有所认识。(2) 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收集各种民间艺术的由来及相关 传说。(3) 了解不同民间艺术的相关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2、 课时:每周一课时3、 课时计划:课时安排第 1 课时第 2 课时第 3 课时第 4 课时第 5 课时第 6 课时第 7 课时第 8 课时第 9 课时第 10 课时第 11 课时第 12 课时第 13 课时第 14 课时

6、第 15 课时第 16 课时第 17 课时第 18 课时第 19 课时第 20 课时第 21 课时第 22 课时第 23 课时第 24 课时第 25 课时第 26 课时第 27 课时第 28 课时六、课程实施的管理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杨守苗副组长:马友会 冯永刚讲授内容京剧川剧变脸评书广东粤曲相声苏州评弹大鼓与大鼓书纳西古乐杂技中国功夫中国汉字汉语甲骨文唐三彩扇子 篆刻陶瓷 景泰蓝中国美术 文房四宝 书法中国画中国丝绸皮影风筝剪纸砖雕泥塑布艺编织检测考查成员:韩 坤 李天泽 刘富华 王新东 锡怀国 董良源 刘忠敏 全体级部主任(2) 教师配备:由学科专业老师和班主任授课,与团委社团活动相

7、结合,级部负责学 生检测、评价(2 个学分的认定)(3) 课时保证:每周一课时。考勤检查记录同其他学科。(4) 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同其他国家课程安排的学科,备课、检测、活动,每月由级 部检查一次,半学期由教务处、教科室联合检查一次。七、课程实施的评价1、学生评价:(1) 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出勤全,修完教材全部内容。(占50)(2) 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教材学习内容测试,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档。 (占 30)(3)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在生活中对教材所学内容实践应用(以图片 音像资料等为证)。(占20)(4) 按照山东省中学生学分管理办法,级部综合以上情况予以计分。2、教师

8、评价:(1) 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同其他学科。(2) 组织学生活动,包括社团中的相关活动,按新修订的教师评价中的规定执行。 (3)督评办不定时到教学楼、校园进行专项督察,对礼貌用语、礼貌行为的落实情况量化计分,对不符合教材要求的言行予以提示、警告、扣分。扣分分三级:学生、科任教师 (班主任)、级部。最后积分按照一个学科的比重计入教师评价。八、课程实施的建议1. 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提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选修教材学习的重视。让主题宣 传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1. 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发挥社团活动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传统节日宣传 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定期展现师生员工在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1. 要加强师生双向评价机制的探索,促进师生两个积极性,真正把文明礼仪教育推向深 入。2. 要进一步丰富课堂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同时,通过外派教师学习等形式,积极 进行专业师资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