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70554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李 小 军教学简述: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设计理念:“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堂让学生有限的生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让学生鲜活的生命之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学生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教学时间中不断地去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不断地培植这种柔弱的人性,使之慢慢地滋生起来,强壮起来,挺立起来。曾经看过一篇文章给我感受颇深,作者在评析中有这样一段话:“探究性阅读教学难道只是为了生硬、呆板地解决疑问吗不难想象,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

2、沉的。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是生命”。读罢此文,我对自己要上的课老师领进门作了深刻的剖析,深深感到课文中作者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感悟使情感真正地在孩子的心中流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深恩难忘”的认识。2、学会 9 个生字,理解 18 个词之意;用“身临其境”、“引人入胜”造句。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田老师的形象,能说出田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语言文字表达出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的。5、摘录描写“我”听课文入神的词句和尊敬老师的词句。教学

3、重点: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而且善于教学,深受学生喜爱,让学生充分感知田老师的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介绍作者1、出示课题:老师领进门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其实是一份埋藏在大作家记忆深处年的真实表白,是一位著名学者对一个乡村私塾老师的真情流露,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课题。2、这位作家就是刘绍棠。(出示人物介绍)作家刘绍棠,1936 年 2 月生,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出版长篇小说11 部,中篇、短篇小说集 8 部等。在他上中学的青少年时代,即发

4、表文学作品。他上高中时,作品青枝绿叶就被选为语文教材。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指名读一读)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师:这是一位有名的大作家,他却对一个普通的乡村私塾老师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指名说一说在作者心中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如:在“我”心中田老师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好老师。)二、 细读课文,感受文中情感(一)作家刘绍棠走在家乡的路上偶遇阔别 40 年的老师时心中除了那份激动还会有(学生:尊敬、感谢)是的,“我”感谢老

5、师的教育、培养。你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句子:我仍然像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播下文学的种子。1、 自由读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作者讲这样的话?(老师简单点评第一句。直接体会后一句。)(结合朗读)(田老师的讲课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2、一起用激动、感谢的心情读读这句话。(二)文学的种子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田老师在“我”年幼时能播下文学的种子?请大家读课文,找到文中的语句来体会。1、你从哪里感受到田老师讲的课娓娓动听? 理解词语:娓娓动听出示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问:

6、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小路、村庄、炊烟、亭台以及花草等)来,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小诗。师:你看,简简单单的一首诗,在田老师的口中却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美景。不仅让我们学到 10 个数字,还把诗歌内容与故事情节巧妙结合起来。你说,这样的创造怎能不使我们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读故事内容。有几处儿化音,是北方人讲话的特点,要读出韵味。(语气、语调、情感)(衣襟儿 小喜神儿 娘儿俩 点数儿)2、 导入:对,田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育学生,尽管当时办学条件差,老师年纪又轻。男同学来读读第一、二自然段。3、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可看出田老师的讲课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7、重点理解句子:(出示)(根据学生感悟适时点拨)“我听得入了迷,我才惊醒。”“戛然而止”什么意思?田老师讲得那么好听,为什么戛然而止?“发呆”、“惊醒”是怎样状态?说明什么?(结合“直到才”时间长理解)(说明当时听故事很入迷,老师把简单的东西讲成含有文化的内容,使我从小产生对文学的兴趣。)“捅”是什么动作?为什么要“捅”我一下?(体会确实听得出神了。)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朗读指导。“我在田老师门下春雨点点入土。”“门下受业”什么意思?(跟随田老师学习,在田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听到上千个故事”后会有什么收获?(联系上下文讨论:因为田老师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我不仅

8、记下了许多故事,还潜移默化学到了许多骗故事的方法、丰富的语言,提高了听故事、说故事的能力,产生了编故事的欲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凑。”听到上千个故事,我也会像田老师那样娓娓动听地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了。)“有如春雨点点入土”为什么这样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喻田老师教的知识、编的故事以及生动的语言都被我接受了。我也有了创作的欲望和本领。)朗读指导。(三)导入:在作者心里,田老师是伟大的,像魔术师一样,但老师却说(出示句子: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问:你觉得老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当时田老师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讨论明白:老师不以为然,无心的,随意做做,平时就是

9、这样上课的,摇头笑笑等等。意思是:你现在有这样大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师:你看,田老师到现在还是那么虚心,他从不居功自傲认为学生的成就是靠他的教育,他认为学生才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个多么朴实的乡村老师。齐读句子。师:刘绍棠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其中一条确实离不开田老师的教育。这次碰到老师,他就想起老师的教育,对他万分感激。当田老师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时,刘绍棠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齐读。说说含着的意思:田老师培养我、教育我的恩情,我终生难忘。师:是啊,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田老师的教育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了课文,说说作者对老师

10、是怎样的感情?(今天老师的要求不是用句号,而是冒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把作者对老师的那份深情写成一段话。)(我觉得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出示写话练习写话交流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师:所以尽管时隔 40 年,作家还是这样尊敬老师,感谢老师,感谢老师的桃李情。(板书:桃李情深)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出示句子:我仍然像 40 年前的一年级)齐读句子。三、回到课题师:课文以“老师领进门”为题,你觉得“门”指什么?是的,老师领着学生走进了文学的大门,知识大门,人生大门,领着学生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了一位著名的大作家。板书:老师领进门桃李情深教学反思:在不断的

11、反思与自我总结中,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会心,才能真正受到人文熏陶和感染,也才能闪现出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课文老师领进门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开学头一天听田老师上课的情景,记叙了40 年后路遇田老师的经过,抒发了作者尊敬老师、爱戴老师、感谢老师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第一,文中运用了好几句含义深刻的谚语,只有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这些句子,才能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第二,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教学有方,引导学生品位文本感受田老师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采用从重点句入手,结合文章内容以及

12、关键句子,再回到重点句总结出“桃李情深”。在落实重点,突破难点上,让学生带着“文学的种子你是怎么理解的?田老师怎么做,为什么能在我幼小的心里播下文学的种子?”学习课文,把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情到浓时自然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堂课还有一个特色环节,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写话练习,打破以往回答问题的单一乏味,话语从情感中来再回到情感中去。如:结束课文时请学生回答学了本文说说作者对老师是怎样的感情?学生的回答肯定是:我觉得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老师随机改变形式说:今天老师的要求不是用句号,而是用冒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把作者对老师的那份深情写成一段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认真思索,我们才能看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