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772394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文档资料.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1/4/6,1,悬吊疗法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青岛松乔康复医院治疗师 亓永胜,2021/4/6,2,悬吊训练概述,目录,悬吊训练起源与发展,悬吊训练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悬吊设备的概述,悬吊训练与神经康复的联系,2021/4/6,3,2021/4/6,4,悬吊的起源与发展,第一个时期发生在了20世纪30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治疗受伤的战士,医务工作者使用简易的悬吊装置对受伤的战士进行肌肉放松治疗。 第二个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挪威,吊带就已应用于治疗肩关节和髋关节方面的疾病,这里的肩关节和髋关节方面的疾病主要是慢性疾病。 第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挪威的物理治疗师和医生建

2、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促进了悬吊运动治疗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广泛的生物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挪威康复工作者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训练理念与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展出全新的悬吊运动治疗 (sling exercise therapy, S-E-T)体系。 第四个时期21世纪初期,随着竞技体育体能训练重要性的凸显以及核心力量训练的逐步发展,悬吊训练逐渐应用到运动训练领域。悬吊训练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过程主要是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躯干核心稳定性、平衡能力、协调控制能力、下肢爆发力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等方面来达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及保持其良好的竞技状态。,2021/4/6,5,悬吊训练概

3、述,悬吊运动训练(S-E-T)是基于现代康复理论最新成果的训练技术。S-E-T包括诊断和治疗系统。诊断系统的核心是弱链测试。患者首先在闭链运动中接受测查,负荷逐渐增大直至不能正确做动作或者感到疼痛为止。如果发生上述这种情况或者左右两侧的负荷量有明显差别时,说明存在一个或多个“薄弱环节”。用开链运动检测各块肌肉以确定薄弱处。涉及肌肉耐力的测定,则是通过不断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来实现的。治疗系统包括如下部分:肌肉放松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牵引、关节稳定性训练、感觉运动的协调训练、肌肉势能训练等。 SET悬吊训练系统是运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利用减重、振动、变荷治疗运动控制系统的一种临床诊治手段。

4、 使神经、肌肉、关节功能达到协调统一,激发身体各大肌群之间的神经肌肉协调收缩能力,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2021/4/6,6,悬吊设备介绍,悬吊主件,悬吊配置,2021/4/6,7,悬吊与神经康复的联系,PT 床上的运动疗法,传统运动疗法的劣势,治疗师在PT床进行的康复对治疗师来说体力上是种考验。 其次患者的参与度不高,如果患者本体感觉差,对神经肌肉的激活效果差。 不能进行分级式,循序渐进的治疗,过分的主动运动没有放松容易引起联合反应和肌张力升高 进行跪位和坐位的训练如果患者控制差安全性差 只训练到了表层的肌肉,躯干的大核心和头颈足部的小核心没有激活,从而影响上下肢的康复,2021/4/6,8

5、,悬吊疗法在神经康复的优势,PT床的桥式运动,悬吊疗法下的桥式运动,2021/4/6,9,S-E-T悬吊技术让脑卒中患者在平衡、失重、放松外层肌肉的情况下进行偏瘫肢体的综合训练。其核心理念NEURAC是激活休眠或失火的肌肉,回复其正常功能。根据患者的bobath临床分期,根据患者特点进行减重、变荷、振动的悬吊训练。变荷减重就是循序渐进的训练,能让患者在能所及的+水平激活躯干肌肉的神经控制增强核心。患者也不会过度用力引起上肢过度的联合反应从而避免了肌张力的升高。主动参与的训练让患者提高了积极性,避免了有些患者躺在PT床上就睡觉的尴尬。 . 其次能量泵的振动效应能更一步激活深层肌肉。对中枢神经系统

6、疾病的患者的肌肉痉挛、关节挛缩强直、本体感觉减弱亦可通过振动疗法的到减轻。 总结:悬吊疗法与神经康复能够的完美结合。在悬吊下可进行PT床上所有的训练同时能做到循序渐进。,2021/4/6,10,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认识,PT床上的训练往往是开链运动,而且针对的是浅层的肌肉,而且很多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着肩关节疼痛,进行下肢的屈伸训练时往往腹股沟处疼痛,而悬吊疗法恰恰解决了患者的问题,它采用了闭链运动,减少了疼痛关节的活动度同时有减重的效果,振动又增加了感觉输入唤醒了核心肌肉的同时提高了本体感觉。,2021/4/6,11,悬吊疗法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脑卒中首先是上

7、运动神经元损伤,无论是脑梗还是脑出血都造成了神经元的破坏和死亡、水肿、循环减少。整个人的身体包括肌肉血管神经等等都发生了紊乱。但是运动功能紊乱可分为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这两种体征都造成了肌力和张力的失衡。而影响最大的是躯干,循序渐进第二版讲的是选择性躯干活动设计。在传统康复中我们很难训练到躯干的竖脊肌群,因为这是非意识肌。这些深部的躯干肌在维持偏瘫患者的躯干抗重力伸展起着关键作用。BOBATH手法中有对躯干肌的促通。躯干是桥梁上连接头部,肩胛骨上肢。下连接骨盆髋关节承上启下。如果核心不稳定。患者首先躯干抗重力伸展不足,表现在坐不住,如果坐的住,则呈现驼背状态。步行训练上肢会出现联合反应,下肢骨

8、盆不稳定。 除了躯干,上肢肩关节,下肢膝关节,它们的本体感觉我们如何激活。PT床上的主动辅助训练患者是不是在异常粗大的模式在配合,而没有调动每一个关节处的肌肉群或是肌肉链。,2021/4/6,12,脑卒中恢复的bobath分期,第一期:软瘫期 第二期:痉挛期 第三期:恢复期 治疗目的: 治疗目的: 治疗目的: 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增强肌力训练 进一步改善肢体运动 诱发肢体主动运动 控制异常肌张力及 能力 增强平衡能力 异常运动模式 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 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增强平衡能力 力 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 改善身体姿势和运动 控制,2021/4/6,13,脑卒中患者头颈部的问题,典型的痉挛或

9、张力过高模式:头屈向偏瘫侧,面部转向健侧。 倾斜综合症(以左侧偏瘫为例):头转向右侧,同时向右侧移,右肩峰懂啊颈部距离明显缩短,偏瘫数月后颈部僵硬。 脑干损伤或脑卒中早期患者颈部无力,无法完成正确翻身、坐位平衡下头前移。 脑卒中患者步行训练时由于视觉代偿,颈部侧屈成固定模式造成患侧颈部及肩关节张力高。,2021/4/6,14,悬吊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头颈部的应用,2021/4/6,15,脑卒中患者躯干的问题,Panjabi 1992年 提出“三亚系模型” 被动亚系:韧带和骨骼 主动亚系:相关肌肉 神经控制亚系(反馈和控制) 脑卒中患者往往是主动亚系出现了问题特别是躯干的核心肌群,而躯干起到承上启下

10、的作用,躯干的抗重力伸展保证了偏瘫患者正确的作为平衡和良好的前馈,通常某一因素的不足可以由其它要素加以代偿,往往会引起上下肢异常的运动模式。,2021/4/6,16,偏瘫躯干活动性丧失的相关问题 控制躯干的肌肉尤其是和屈曲旋转和侧屈相关的肌肉选择性活动的丧失。 仰卧时,胸廓向上、向外牵拉,两侧肩带上抬。 偏瘫侧骨盆上方腹侧壁松弛隆起,腰部丧失了正常轮廓 躯干控制能力的丧失导致了患侧肢体只能进行共同运动,缺乏近端稳定对肢体有明显影响。 脑卒中后遗症期躯干受损一首损伤半球导致同侧桥网状脊髓束影响,双侧躯干、腰腹部、骨盆均易发展成迟缓。,2021/4/6,17,悬吊疗法在脑卒中躯干问题的应用,202

11、1/4/6,18,典型的上肢屈肌模式:肩胛骨后缩,肩胛带下沉,肩内收内旋,肘屈曲,前臂旋前,腕屈曲伴一定尺侧偏。手指屈曲内收。在这种状态下肢体无活动肌肉会处于挛缩状态。 控制肩胛骨的肌群无力或高张力,导致了肩肱节律的丧失,肩关节半脱位,偏瘫性肩痛、肩手综合征等一系列问题。而偏瘫侧上肢的运动恢复以肩胛骨稳定为前提。 脑卒中患者常缺乏肩胛骨稳定性、肘伸展运动与腕关节背屈运动,故瘫痪侧上肢会过度努力以屈曲共同运动上举。,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障碍,2021/4/6,19,悬吊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手的应用,2021/4/6,20,悬吊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调整了肩胛骨的位置,

12、放松了肩周围肌肉,被动纠正翼状肩甲。 在肘关节伸展的情况下,保持患臂前伸,抑制腕屈肌张力,在肩胛骨稳定下促进了肱三头肌的分级运动,治疗师通过牵拉反射使无力的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的张力和活动增加,在抑制屈肌共同运动中加入挤压关节,反射性的刺激肌肉活动。 在跪位下训练前锯肌激活了肩周肌群,加强了肩肘腕的本体 感觉, 保证了肩肘腕在无痛范围内的活动,避免了异常的联合联合反应。 通过悬吊点的改变和弹力绳的选择,对不同时期的患者进行减重和抗阻训练,增加了任务导向性和患者的参与度。 提高肩甲周围肌群的同时活动,训练上肢的姿势控制也就是滞空反应,诱导上肢运动在空间的适应,减弱异常运动模式。,2021/4/6,

13、21,悬吊疗法在下肢及其它方面的应用,2021/4/6,22,2021/4/6,23,悬吊疗法在下肢及其它方面的应用说明,悬吊疗法应用下肢可减重训练患者的分离运动,增加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力量改善膝过伸,同时利用踝带纠正足的内翻下垂。 可在悬吊下利用bobath促通骨盆分离运动,髋膝踝的运动。 可在绳带保护下形成患者的闭莲环境进行坐位平衡、跪位平衡、坐站训练前的重心转移训练。 可利用弹力绳进行踝关节促通进行趾屈背屈训练,加强足底核心,改善平衡中的踝关节策略,2021/4/6,24,关于悬吊疗法在神经康复的认识,悬吊的方案变化无穷,其中在脊髓损伤的应用不在赘述,根据脊髓损伤的ASIA分级进行不同的肌力训练。 脑卒中的悬吊训练一定根据患者的BOBATH和Brunstorm分期通过悬挂支点和悬吊支点及弹力绳数量弹性来进行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联合反应、共同运动以及造成其它损伤,加强了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2021/4/6,25,原创文章 谢谢观赏 如有不同观点 后台留言 作者及时更正,专业文档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