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方案范例.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82588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方案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方案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方案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方案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方案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方案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方案范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空调系统调试说明1.1系统调试目的通过测试、调整和试运转,使空调系统及设备各方面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及符合规范要求。1.2调试准备工作1.2.1资料准备准备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清楚设计意图和设计参数。准备主要设备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了解各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清楚送、排风系统、冷冻水、采暖水、冷却水及自动调节系统之相互间的关系。1.2.2现场准备检查设备及系统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符合规范要求。检查系统和设备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尤其要检查监测仪表和保养装置是否安装合格。检查电源、水源、冷热源及现场清洁情况是否具备调试条件。1.2.3调试说明调试依据:设计文件、产品说

2、明以及设计、施工规范等。调试项目和调试程序参照后附各种设备的调试程序及调试表格。使用的调试仪表要具有合格证明,其精度要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制定具体的调试时间和进度表格。提供调试人员架构表。预期提供调试报告汇报总包、业主及有关单位。1.3调试主要项目和程序根据欧洲广场空调系统的性质和控制精度,主要调试项目可按以下各项进行。1.3.1空调系统电气控制设备及线路的检查测试。1.3.2空调设备单机无负荷运转。1.3.3空调设备单机带负荷运转(风系统、水系统和直燃机系统在带负荷的情况下,对各项参数进行测试与调整)。.1.3.3空调设备单机带负荷运转(续)通风机的风量、风压及电流的测定。风管系统各风口的风量

3、测试与调试平衡。循环水泵的扬程/流量测定,及电源/电流的测定。直燃机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和冷、热量的测试与调整,要求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厂家技术规定;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少于小时。直燃机由厂家调试,调试方案由厂家提交。1.3.4空调设备带负荷的综合效能调试。系统风量参数的测定与调整。系统噪声的测定与调校。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和联动调试。.二新风机/空气处理机调试程序2.1新风机/空气处理机检查2.1.1记录及核对新风机及马达铭牌数据。2.1.2检查新风机之风管及水管是否全部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2.1.3检查供回风格栅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2.1.4检查防火闸

4、及维修口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2.1.5检查新风机启动屏是否安装完成,并进行模拟动作试验。2.1.6检查滤尘网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2.1.7检查有否正式电源及供电电压是否正常。2.1.8测机内有否杂物并清理。2.1.9检查冷凝去水管是否畅通。2.1.10检查楼宇系统控制元件是否安装。2.2新风机/空气处理机调试2.2.1风扇及马达轴承加油。2.2.2风扇及马达皮带轮校正及皮带适当调紧。2.2.3机座避震器适当调校。2.2.4设置全部供回格栅及防火闸在全开位置。2.2.5测试启动程序及校正过载保护设定点。2.2.6设置供回水阀门在适当开启位置。2.2.7试启动马达,检查风扇转向是否正确

5、。2.2.8启动风扇马达,量度并记录启动,运行负载电流、电压、量度转速。2.2.9测量总风量并核对设计数据,若风量正常量进行风量平衡,调校风量调节闸,使之相符设计数据,并记录全部数据。2.2.10若冷冻水/采暖水在设计温度,将二路阀锁定在全开位置,量度及记录全部数据,包括供回水温度,供回风温度/湿度,马达负载电流/电压。2.2.11噪音测试及记录。2.2.12测试消防及楼宇自控联动接点。2.2.13工作负荷试运行不少于两小时。.三风机调试程序3.1风机检查3.1.1记录及核对风机及马达铭牌数据。3.1.2检查供回风管是否全部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3.1.3检查供回风格栅是否全部安装完成,并符合

6、要求。3.1.4检查防火闸,维修口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3.1.5检查启动屏是否安装完成,并进行模拟动作试验。3.1.6检查有否正式电源供应,供电压是否正常。3.2风机调试3.2.1风机及马达轴承加油,检查电机接地保护。3.2.2风机及马达皮带轮校正及适当调紧。2.2.3机座避震器适当调校,手动盘车及检查叶轮。2.2.4设置全部格栅,防火闸在全开位置,并检查阀门灵活性。2.2.5测试启动程序及校正过载保护设定点。2.2.6试启动马达检查风机转向是否正确。2.2.7启动风机马达,测量度并记录启动及运行负载电流、电压、测量度转速。2.2.8测量总风量,并核对设计数据,若正常时进行风量平衡,调校

7、风量调节阀,使之与设计相符,并记录全部数据,测试及记录风压,并与厂家提供之工作曲线复核各项参数确定可满足设计要求。2.2.9由于卫生间排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应调校压差感应器的设定值。2.2.10噪音测试及记录。2.2.11测试消防及楼宇自控联动接点。2.2.12工作负荷试运行不少于两小时。.四楼梯/前室加压风机及排烟机调试程序4.1排烟机、加压风机、楼梯及前室检查4.1.1记录及核对风机及马达铭牌数据。4.1.2检查送风风管及风口是否全部安装完成。4.1.3检查调节阀/电动调节阀,余压阀及排烟阀是否全部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4.1.4检查防火闸,易熔片是否全部安装完成,核对易熔片温度。4.1.5

8、检查压差感应器是否安装,位置是否正确。4.1.6检查启动屏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4.1.7检查有否正式电源供应及电压是否正常。4.1.8检查楼梯全部防烟门是否安装完成及是否在关闭状态。4.2排烟机及加压风机调试4.2.1风机及马达轴承加油。4.2.2风机及马达皮带轮校正及适当调紧。4.2.3机座避震器适当调校。4.2.4测试及预调静压差控制设定点(楼梯加压采用变频控制)。4.2.5合用前室内电控常闭风口,测开关动作及在关闭是否紧密。4.2.6须开启前室内三个楼层的加压送风口。4.2.7测试风机马达,量度并记录启动及运行负载电流及电压。4.2.8测量楼梯内或前室内静压差是否相符设计要求,需要

9、时调校压差控器或余压阀设定点,使静压差符合设计数据。4.2.9改变加压送风口开启楼层,且保持三层,重复第4.2.8项工作。4.2.10排烟机测量总风量,核对是否与设计相符,并记录全部数据。4.2.11测试消防及楼宇自控联动接点。4.2.12工作负荷试运行不少于两小时。注:完成上述调试,需配合消防联控系统,进行系统调试。.五风机盘管调试5.1风机盘管检查5.1.1记录及核对风机盘管数据。5.1.2检查风机盘管之风管、水管及阀门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5.1.3检查供回风格栅及滤尘网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5.1.4检查风机盘管温度控制及开关控制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5.1.5检查有否电源

10、供应及电压是否正常。5.1.6检查冷凝水去水管是否安装完成及冷凝去水是否畅通。5.2风机盘管调试5.2.1设置水管阀门在适当开启位置。5.2.2调整供/回水球阀在适当开启位置。5.2.3试运转三速风扇马达并记录负载电流及电压。5.2.4调校温度控制设定点,测试水管二路阀开启动作,并设定温度设定点。5.2.5测量及记录供回风温度及测量度三速风量。5.2.6测量盘管运行噪音及记录。5.2.7工作负荷试运行不少于两小时。.六加湿器调试程序6.1加湿器检查6.1.1检查加湿器安装正确,并符合要求。6.1.2检查加湿器供水及排水水管安装正确,并符合要求。6.1.3检查加湿器名牌,并记录。6.2加湿器调试

11、6.2.1检查加湿器水位,测试循环水泵。6.2.2检测电压及控制线路。6.2.3检测电压及电流。6.2.4检测进风湿度、温度及出风湿度、温度。6.2.5检测自控功能及设定点。6.2.6检测加湿器与风机间的连锁装置。.七分体式空调调试程序7.1分体式空调检查7.1.1检查蒸发器及冷凝器安装正确,并符合要求。7.1.2冷媒铜管通过压力测试。7.1.3空气过滤网安装正确,并符合要求。7.1.4地方清洁与否。7.2分体式空调调试7.2.1检查风扇及压缩机绝缘。7.2.2检查电源及控制线路。7.2.3检查冷媒是否已充盈。7.2.4检测电压及运行电流。7.2.5检测冷媒高/低压力。7.2.6检测冷凝器及蒸

12、发器的进风及出风温度。7.2.7检查温度调节器功能。.八风量平衡调试程序8.1平衡前检查8.1.1已完成风柜/风机、试运转程序。8.1.2检查全部供风、回风格栅、防火闸、风量调节闸在全开位置。8.1.3检查全部检修门在全关闭位置。8.1.4检查风管管道进行量度用位置钻孔是否完成。8.1.5核实风量分布设计数据是否与设计相符。8.1.6备齐量度用仪器及工具(应有检测部门合格证),测试仪器须调校完善。8.2风量平衡8.2.1准备及装好量度风机总静压之仪器。8.2.2启动风柜风机/风机,核对及记录负载电流/电压。8.2.3核对总静压与设计数据比较,测量总供风量并记录数据。8.2.4若总供风量为大于设

13、计风量百分之十至卅,可进行支管平衡调试程序,若否,查找原因,并处理到符合上述条件。8.2.5量度各支管风量,比对设计,按实际总风量之设计比例,利用风量调节阀进行平衡调校,使各支管符合按比例大于设计数据百分之十至廿五,记录全部数据。8.2.6量度各支管全部供风咀风量,并记录全部数据。8.2.7比对各供风咀设计数据,按比例调校各供风咀,使各供风咀按比例附合设计风量在大于百分十内,记录全部数据。8.2.8再量度总供风管风量及风机送静压,与各供咀实际量度总风量比对,是否与设计偏差百分之十内,若是平衡完成,记录全部数据,并完成调试报告。若否,重复第六至八项至实际风量与设计风量按比例于百分十内。.九冷却水

14、塔调试程序9.1冷却水塔检查9.1.1记录及核对水塔及马达铭牌数据。9.1.2检查供回水管、排水及满溢管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9.1.3检查补充水管、浮球阀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9.1.4检查风机及马达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9.1.5检查散热水格翅片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9.1.6检查水塔内外是否清洁。9.1.7检查风机马达启动屏是否安装完成,并进行模拟动作试验。9.1.8检查有否正式电源供应及供应电压是否正常。9.1.9检查底盘除污系统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9.2冷却水塔调试9.2.1风机及马达轴承或变速箱加油。9.2.2风机及马达皮带轮校正及皮带适当调紧。9.2.3机座

15、避震器适当调校。9.2.4阀门开、关动作调校。9.2.5测试启动程序及校正过载保护设点。9.2.6启动风机马达,检查风机转向是否正确,量度转速。9.2.7开启补充水阀门,校正浮球阀使冷却塔内水位置在适当容量。9.2.8校正满溢管口在适当高度。9.2.9启动冷却水泵,察看并调整水量使分布平均,检查补给水水位等运行状。9.2.10调整水量调节阀使配合各冷却水泵运行。9.2.11记录冷却数据包括供回水温度、供回风温度及马达负载电流、电压。9.2.12测试楼宇自控联动接点,两台变频风机是否可同起同停。9.2.13调校/运转底盘除污系统并记录运行数据。.9.2冷却水塔调试(续)9.2.14测量并记录每台

16、水塔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运行之水温、风温及水流量等技术参数,并与厂家提供数据复核。9.2.15运行噪音测试并记录数据及检查噪音原因。9.2.16工作负荷试运行不少于两小时。.十水泵调试程序10.1水泵检查10.1.1记录及核对水泵及马达铭牌数据。10.1.2检查供回水管、阀门、压力计、伸缩管、止回阀等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10.1.3检查水泵及马达传动轴对中接驳是否完成,并符合要求。10.1.4测水泵轴封有否泄漏。10.1.5用手转动泵轴,测是否运转畅顺。10.1.6检查水泵马达启动屏是否安装完成,并符合要求。10.1.7检查有否正式电源供应及供应电压是否正常。10.2水泵调试10.2.1水泵

17、及马达轴承加油。10.2.2校正水泵及马达传动接驳器,手动盘车。10.2.3设置水泵管道系统阀门在适当开启位置。10.2.4检查并确定水泵管道系统已灌满水,并已排气。10.2.5确定水泵供水管道阀门在半关位置。10.2.6测试启动程序,及校正过载保护设定点。10.2.7启动水泵马达,检查水泵转向是否正确,记录启动及运行负载电流、电压。10.2.8缓慢调较水泵供水管道阀门至设计水泵扬程/压差,并记录负载电流、电压,并量度转速,测度并记录水泵压头,流量等技术参数,并与工作特性曲线比较。10.2.9检测楼宇自控联动接点。10.2.10工作负荷试运行不少于两小时。.十一水系统平衡调试程序11.1平衡前

18、检查11.1.1已完成冷暖、冷却、热源水泵的单机试运转工作。11.1.2检查各阀门均在开启位置。11.1.3检查管道上测量元件是否已安装完成。11.1.4准备测量仪器及工具(应有检测部门合格证)。11.2水量平衡调试/11.2.1调节冷暖、冷却、热源水泵(水泵均系并联运行)进出口设置的手动蝶阀至满足设计要求;其中冷暖水泵出口又设有自动限流量动态平衡阀门。11.2.2直燃机、冷却塔进/出水口均设有手动调节蝶阀,用于手动调校水流量。11.2.3系统压力由补水定压装置调节控制(启泵压力、停泵压力、电磁阀打开压力及安全阀打开压力均参照设计值初设定,根据系统调试情况校正并确定)。11.2.4由集分水器去

19、往各栋大楼的主管设有手动蝶阀,调节各楼的水量分配;其中,1#楼4组主立管在地下一层设有手动蝶阀,调节各主管的水量分配。11.2.5屋顶新风柜其供/回水设手动蝶阀,回水还设有电动两通调节阀,调节供回水压力与流量;另在最不利点装压差感应器(弱电专业负责),检测并控制总供回水压差。11.2.6地下室新风柜供回水设有手动调节阀,回水设有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此阀具有限流量作用。11.2.7各楼层去往每户的水管均设有动态流量平衡阀,阀门在出厂时厂家已按设计设定好流量参数,自动调节,无需调整。11.2.8各住户内盘管风机其供/回水装有球阀,其中回水为缩口径球阀,又可手动调节水流量,达到设计分配要求。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