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餐饮食品)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收件人:抄送:报告周期:20年月日一20年月日一、本周排查发现问题情况:(对照周排查主体责任清单,对存在问题项按日管控清单对应风险点序号逐条填报)二、周排查问题整改情况和措施:(根据第一项填报内容逐条对应填报,明确责任人、整改期限及整改完成情况)三、本周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评价)1、食品安全风险可控,无较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2、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需尽快采取防范措施。3、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需尽快采取防范措施,请学校(幼儿园)负责人重视。报告人:20年月曰XX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餐饮食品)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报告示例
2、)收件人:抄送:报告周期:20年月日一20年月日本周排查发现问题情况:(对照周排查主体责任清单,对存在问题项按日管控清单对应风险点序号逐条填报)一)前一周排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已于X月X日完成整改了什么项目,未完成整改什么项目。二)本周排查发现问题1、没有与承包方签订合同【“一、1、1)”】;2、加工即食食品【“一,3、9)”】;3、安排未持证人员直接接触食品(无证上岗);健康证过期【“一,4、10)”】;4、有头发等异物【“一,4、12)”;5、部分食材无相关票证【“二,5、14)”】;6、没有采取专区存放异常食品并分析该食品品质异常原因【“二,5、18)”】;7、没有标识各类清洗池用途【“
3、三,7、24)”8、工用具没有明显标识区分用途【“三,7、25)”;9、存在应在专间内加工的食品在非专间内加工或存放,非专间工作人员进入专间现象【“三,7、26)”;10、食品添加剂使用靠感觉,未按照规定用途称量使用【“三,8、27)”;11、烹饪后需冷冻(藏)的易腐食品未及时冷却【“三,10、30)”12、就餐场所没有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紫外线灯消毒【“四,11、32)”13、留样品种不全,留样量及留样时间不够【“五,12、35)”;14、餐饮具清洗不到位有油污、残留物或其他异物【“六,13、37)”;15、餐饮具洗消时清洗不彻底有相应洗涤剂或消毒液残留【“六,13、39)”16、垃
4、圾桶无盖,专间和专用操作区没有采用脚踏式、感应式垃圾桶【“七,14、41)”1;17、餐厨废弃物未及时清理【“七,14、42)”;18、餐厨废弃物没有按规定处置【“七,14、43)“1;19、在餐饮经营场所内出现老鼠、苍蝇、嶂螂等有害生物【“八,15、44)”20、在餐饮经营场所外出现老鼠、苍蝇、螳螂等有害生物【“八,15、45)”21、杀虫剂和杀鼠剂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和保存不规范,餐饮服务场内使用杀鼠剂【“八,15、46)”;22、排水沟残留异物【“九,16、48)”;23、洗手设施附近未配备洗手用品和干手设施等,显著位置没有标示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专间、专用操作区水龙头未采用非手动式【“九,
5、16、49)”;24、同一库房内贮存原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物品没有分设存放区域并显著标示,分离或分隔存放;没有保持库房干燥;贮存物品与墙壁、地面没有保持适当距离【“九,19、52)”;25、盛放容器、工具和设备没有能明显区分,分开放置和使用【“九,21、54)”;26、未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或制度不完善、内容更新不及时【“十,22、55)”;27、未依规设置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或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清、能力不足【“十,22、56)”】;28、未落实自查记录,或记录流于形式、不真实、不完整,未梳理频繁发生或存在较高食品安全风险【“十,22、57)”;29、未查明问题原因、落实整改不
6、到位或未设定整改期限【“十,22、58)”30、食品安全潜在风险或未及时报告自查发现的潜在风险【“十,22、59)Io二、周排查问题整改情况和措施:(根据第一项填报内容逐条对应填报,明确责任人、整改期限及整改完成情况)一)前一周排查发现问题未完成整改的情况已于X月X日完成整改并整改到位。二)本周排查问题整改情况和措施1、对没有与承包方签订合同问题,更换具有承包经营资质信誉好能履行食品安全责任的企业;已落实供应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对存在加工即食食品问题,强化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学习,掌握食品经营许可内容;确保在取得相关资质后才能进行食品加工,避免超范
7、围加工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督促加工人员立即停止加工即食食品,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3、对存在安排未持证人员直接接触食品(无证上岗);健康证过期问题,开展常态化食品安全培训,将健康管理纳入考核内容;提前30天推送续期提醒,逾期未办理者自动锁定岗位权限。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4、对存在有头发等异物问题,员工进入车间前需佩戴双层防护帽(内帽+外帽),长发需盘起并完全包裹,确保无毛发外露;穿戴连体式工作服,定期更换清洗,避免线头脱落;使用滚毛筒或胶相在更衣后、操作前粘除衣物及皮肤表面毛发,并设置镜子供员工自检。入
8、口处设置风淋室或风幕机,吹落悬浮毛发及颗粒物;安装防蝇灯、防鼠板及;目纱网,阻断虫类等外部异物侵入;禁止使用木竹制品及易碎玻璃器具,塑料工具每日检查破损情况。每日对设备缝隙、地面角落进行彻底清洁,拆解设备部件清除残留异物;使用雪尼尔面料清洁工具替代易掉毛的毛巾或刷子。原料拆封时检查外包装卫生,定点存放拆封线,避免线头混入;散装原料需加盖密封贮存,加工前增加人工挑拣或X光机检测环节。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5、对存在部分食材无相关票证问题,制定供应商资质审核清单,强制要求供应商提供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等文件,未达标者列入黑
9、名单;与合规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协议,明确索证索票责任条款,定期开展供应商履约评估;对农村、批发市场等分散供应商实施穿透式管理,追溯上游生产源头并签订质量承诺书;制定索证索票操作规范,明确采购、仓储、财务等岗位职责,缺失票证需书面说明原因并限期补全;对无票原料实施一物一码,管理,通过扫码关联供应商档案、检验记录及替代性证明文件;建立问题原料召回机制,24小时内锁定流向并公示处理结果。已落实供应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6、对存在没有采取专区存放异常食品并分析该食品品质异常原因问题,明确异常食品(如变质、过期或感官异常食品)的判定标准及专区存放要求,规定发现
10、后须在30分钟内转移至独立区域并悬挂待检隔离标识;建立品质异常分析流程,要求48小时内完成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致病菌)及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检测,并形成书面分析报告;在仓储区域设置物理隔离的异常食品暂存区,配备带锁冷藏柜(温度4团)及防渗漏托盘,防止交叉污染;开展异常食品识别与处置专项培训,重点演练感官鉴别(如腐败气味识别、霉变视觉判断)及专区操作规范,学习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及GB31654,掌握微生物检测报告解读及根因分析方法;对接主管部门“明厨亮灶”系统,开放异常食品处理区实时视频监控权限,接受远程巡查。已落实供应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
11、7、对没有标识各类清洗池用途问题,制定清洗池用途分类及标识管理制度,明确清洗池功能分区(如食材清洗池、工具消毒池、餐饮具冲洗池),并规定不同区域必须采用色标管理(如绿色标识食材清洗区、红色标识消毒区),将标识管理纳入食品安全自查清单,要求每日检查标签完整性和位置合规性,发现问题24小时内整改;采用防水亚克力材质制作固定标牌,标注清洗池用途、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标牌尺寸20cm30cm,悬挂于水池正上方30cm处,通过地面分区标识线(如黄色警戒线)、物理隔断(高度50cm)区分不同功能池,避免混用;开展色标识别与分区操作实操培训,重点掌握消毒池化学剂残留检测方法(如试纸快速检测),学习餐饮服务食
12、品安全操作规范中清洗消毒条款,掌握标识失效风险评估方法;在清洗区墙面张贴清洗池操作流程图,以图文形式标注各池用途、清洁频次及消毒标准,每日开展“三查”行动:查标识清晰度、查分区隔离有效性、查操作记录完整性,检查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8、对工用具没有明显标识区分用途问题。按生熟分离、荤素分区原则,对刀具、砧板、容器等工用具进行功能分类,通过颜色(如红色标识生肉区、蓝色标识水产区)、文字(如熟食专用蔬菜专用)进行显著区分;参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制定企业内部标识标准,确保标识内容清晰、位置统一(如刀柄刻字、容器侧面
13、贴标);明确厨师长、消毒员等岗位职责,将标识管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签订岗位责任书并公示,每日操作前检查工用具标识完整性,建立“使用前核验一使用后归位“流程,避免混用;每季度组织食品安全培训,重点讲解标识规范、交叉污染风险及应急处理流程,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员每日检查标识执行情况,对违规行为即时纠正并记录,纳入月度通报。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9、对存在应在专间内加工的食品在非专间内加工或存放,非专间工作人员进入专间现象问题,对专间实施全封闭管理,设置独立门禁系统、传递窗口及专用通风设施,确保与其他操作区严格分离。配置专间专用空调、紫外线消毒灯
14、非手动水龙头及冷藏设备,工具容器标注“专间专用”标识并与其他区域分色管理;建立专间准入制度,仅允许持健康证且穿戴专用工作服、口罩、手套的专职人员进入,门禁系统记录进出人员及时间。明确需在专间加工的食品类别(如冷食、生食、裱花蛋糕等),禁止将半成品或成品临时存放于非专间区域,设置专用成品传递通道;每季度组织专间操作规范培训,重点讲解交叉污染风险、消毒流程及应急处理,通过实操演练确保员工掌握标准流程。将专间管理纳入食品安全总监、专间负责人绩效考核,签订责任书并公示违规处罚措施(如扣减绩效、停职复训);食品安全管理员每日检查专间温湿度、消毒记录及操作合规性,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留存30天以上影像备查
15、配置自动感应手部消毒机、臭氧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污染风险。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0、对食品添加剂使用靠感觉,未按照规定用途称量使用问题,建立涵盖采购、验收、贮存、领用、使用、废弃的闭环管理制度,明确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限量标准及操作规范,要求所有操作均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依据,禁止超范围使用脱氢乙酸等禁用添加剂。推行五专管理(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专柜设置电子锁并张贴食品添加剂标识,与普通食材严格分区存放;制定食品添加剂称量操作指引,要求使用精确电子秤(精度0.01g)称量,重点管控
16、防腐剂、着色剂等高风险添加剂,如油炸面制品铝残留量需严格100mgkg(干样品)。建立双人复核制度,关键工序由操作员与食品安全管理员共同确认添加量并签字存档;每季度开展食品添加剂法规专项培训,重点解读GB27602024新规(如脱氢乙酸禁用范围扩展至淀粉制品、面包等)。将添加剂规范使用纳入食品安全总监、厨师长绩效考核,违规操作直接扣减绩效奖金,累计三次违规者调离岗位并复训;在就餐区公示当日使用添加剂种类及用途(如包子使用无铝泡打粉、糕点使用B-胡萝卜素等),同步上传至“阳光餐饮”平台接受公众监督;食品安全管理员每日检查添加剂称量工具校准状态及使用记录,每周抽检成品中添加剂残留量(如检测腌渍蔬菜
17、脱氢乙酸是否W0.3gkg)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1、对存在烹饪后需冷冻(藏)的易腐食品未及时冷却问题,明确高危易腐食品烹饪后立即冷却的规范,要求熟制食品中心温度在2小时内从60团降至8团以下,并形成书面操作指南;制定分阶段冷却流程:将大块食品分装为5cm厚度的小份,采用室温预冷f冰水浴1速冷机f冷藏”四步法,缩短食品在危险温度带(8团60团)的停留时间;设置“冷却时间温度”双指标监控节点,每30分钟记录一次食品中心温度及环境温度,异常数据自动推送至食品安全管理员;采购速冷机、真空冷却机等设备,实现熟制食品快速降温(如速冷机可在20分
18、钟内将50kg食品从90团降至10团以下);冷藏库增设预冷区,与常规冷藏区分隔,配置独立温控系统(预冷区温度设定为。4团,常规冷藏区8团);冷冻(藏)食品出库后须在4小时内完成加工,禁止反复解冻/冷冻同一批次食品;根据供餐量动态调整烹饪批次,单次加工量不超过冷却设备处理能力,避免食品堆积滞留;每季度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实操培训,重点演练冰水浴降温、速冷机操作等技能,通过率纳入绩效考核;食品安全总监每日抽查冷却记录及设备运行状态,每周抽检成品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2、对存在就餐场所没有在无人工
19、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紫外线灯消毒问题,在就餐场所非高峰时段(如午休、闭店后)实施紫外线定时消杀,并加装人体感应开关确保安全;高风险区域(如凉菜间)严格执行30分钟无人消毒标准,就餐场所可结合空气净化系统降低微生物负荷;通过紫外线灯累计计时器、辐照强度抽检等手段核查执行情况,对违规行为依据有关进行处理。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3、对存在留样品种不全,留样量及留样时间不够问题,建立高风险食品目录,强制覆盖所有成品(含主菜、配菜、调味品)及临时加餐食品(如鸡蛋、散装面包),明确每批次菜品均需留样。普通热食留样248小时,冷藏食品(如保质期24
20、小时的盒饭)延长至“保质期+48小时”,并在标签标注双重时间节点;使用带刻度的专用密封留样盒,去皮后确保单份留样量125克,对体积小、密度低的食品(如糕点)采用二次称重复核。留样标签需完整标注菜品名称、制作时间、留样人及餐次,同步填写电子台账并与纸质记录双备份,销毁时需两人签字确认;配备独立留样冰箱,温度严格控制在08团,安装带报警功能的温控传感器,每日记录温度波动数据。每季度清洁消毒留样设备,紫外线灯每半年检测辐照强度,灯管使用超100O小时或强度V70Wcm2立即更换;指定食品安全员负责留样全流程监管,实行AB岗制度避免缺位,留样操作纳入每日晨会检查项。每季度开展实操培训(含称重校准、标签
21、规范填写),考核合格者颁发留样操作资质证书,未通过者暂停相关岗位权限,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4、对存在餐饮具清洗不到位有油污、残留物或其他异物问题,刮渣:使用平滑工具清除食物残渣,禁用易脱落异物的钢丝球,厨余垃圾及时清理。清洗:配置专用清洗池,按比例使用40团以上温热水及合规洗涤剂,浸泡5分钟并彻底刷洗。冲洗:使用流动清水池充分冲洗,避免洗涤剂残留,冲洗水每2小时更换一次;高温消毒时餐饮具间隔21cm,碗口朝下放置,主洗区温度26(C,漂洗区2852。化学消毒需现配现用,确保有效氯浓度2250mgL,浸泡时间25分钟;独立设置洗消间,
22、配备专用清洗池、消毒柜及洗碗机,与食材、工具清洗池严格区分。洗碗机需配置温度/时间监控装置,采购时查验消毒效果检测报告;每日清洁洗碗机幕帘、滤网,消毒柜灯管每季度检测,损坏立即更换。每周深度清洁消毒设备内槽,防止油污积聚导致二次污染;禁用塑料刮板、金属滤网等易破损工具,改用不锈钢或食品级硅胶材质。食材处理环节设置异物挑拣工序,对杂草、昆虫等杂质进行预筛除;毒后餐饮具直接存入密闭保洁柜,禁止裸露存放或使用抹布擦拭。保洁柜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内部温湿度实时监测并记录;设立专职食品安全员,每日检查清洗消毒记录及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立即停用整改。每月抽检餐饮具ATP数值及微生物指标,结果公示并纳入考
23、核;新员工岗前培训考核“清洗消毒九不准”(如禁止叠放过密、混用水池等)。每季度开展实操演练,重点强化油污清除、异物防控等薄弱环节。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5、对存在餐饮具洗消时清洗不彻底有相应洗涤剂或消毒液残留问题,分池分功能操作,严格区分清洗池、消毒池与食材处理池,设置独立洗消区域并标注用途标识,禁止混用导致交叉污染。增加冲洗频次与水量,清洗后至少用流动清水冲洗3次,漂洗池每2小时更换一次水,避免洗涤剂二次附着。规范化学洗消剂使用,采购符合GB14930.1标准的洗涤剂和消毒剂,按说明书比例调配(如含氯消毒液浓度250mgL),浸泡时
24、间5分钟。使用测氯试纸每日监测消毒液浓度,记录数据存档6个月,失效溶液立即更换;洗碗机配置温度/时间自动记录模块,确保主洗区温度60团、漂洗区85团且持续时间达标。每日清洁洗碗机幕帘、滤网及喷嘴,消毒柜每月深度除垢,防止油污与消毒液残留形成生物膜。按餐具数量配置消毒柜容量,确保餐具间隔lcm,碗口朝下放置避免冷凝水积聚。消毒柜加热灯管损坏时24小时内更换,输送泵每月检修防止洗涤剂/催干剂比例失衡;严格执行刮渣清洗冲洗消毒保洁五步流程,禁用钢丝球等易脱落工具,改用食品级海绵或软毛刷。消毒后餐具立即转移至带紫外线灯的密闭保洁柜,柜内温度30团、湿度80%并每日清洁。每季度开展洗消操作实训,重点演练
25、消毒液调配、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及残留检测方法。建立五不”准则考核机制:不叠放过密、不混用水池、不重复使用消毒液、不裸露存放、不用破损工具;每日抽检3%餐具的ATP生物荧光值(合格阈值V30RLU)及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量,超标批次立即复消毒。洗消区域安装视频监控,录像保存230天,实现操作违规行为可追溯。对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五十六条自查,存在问题及时整改纠正。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6、对存在垃圾桶无盖,专间和专用操作区没有采用脚踏式、感应式垃圾桶问题,明确垃圾桶配置为食品安全风险点,制定专项管控措施(如强制使用脚踏式垃圾桶),确
26、定责任人及每日检查频;通过合同条款明确承包方必须配置符合标准的垃圾桶设备,并建立定期验收机制;专间及专用操作区淘汰普通无盖垃圾桶,统一更换为脚踏式或感应式设备,避免手部直接接触污染。每日检查垃圾桶盖闭合功能、感应装置灵敏度,发现故障立即停用维修,并记录维护台账;针对从业人员开展垃圾桶使用规范培训,重点强调专间操作时非接触式开盖的必要性,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在专间墙面张贴脚踏式垃圾桶使用流程图,明确操作前后踩踏消毒等步骤;每月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重点检查专间垃圾桶合规性,自查报告需经负责人签字存档。在食堂公示栏、订餐平台页面标注“卫生问题举报入口”,鼓励消费者监督并反馈违规行为。已落实食堂管理科
27、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7、对存在餐厨废弃物未及时清理问题,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责任制,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将废弃物处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定期核查台账记录完整性及执行情况。制定餐厨垃圾收集、存放、运输、处置的标准化流程,要求企业配备专用密闭容器和暂存区,确保各环节符合卫生规范。实行动态隐患清零台账制度,定期排查设备运行、存储环境等风险点,建立问题清单并限时整改;针对油脂、异物等复杂成分,升级预处理设备(如渣水分离装置),提高分拣效率和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废弃物分类标准、无害化处理流程及设备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合规性。通过张贴警示标语、开展反
28、浪费主题活动,引导员工和学生减少餐厨垃圾产生量,落实源头减量理念;根据企业规模调整垃圾收运频次,确保处理容量与需求匹配,避免因超负荷导致清理延迟。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8、对存在餐厨废弃物没有按规定处置问题,明确校长(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将废弃物处置纳入绩效考核,并与奖惩机制挂钩,形成责任链闭环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联合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建立包保责任制,实现网格化监管。建立餐厨垃圾动态管理台账,完整记录产生量、去向及收运企业信息,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如分类投放、密封暂存、定时清运);应用物联网称重设备与可视化平台
29、实时监控各环节垃圾量、清运时效,生成异常预警报告;开展食品安全与废弃物处置专题培训,重点强化分类标准、无害化处理流程及设备操作规范。通过理论+实操考核机制,确保员工掌握操作要点(如台账填写、设备维护)。通过张贴分类标识、开展光盘行动宣传,减少源头垃圾产生量,杜绝随意倾倒行为;设立举报热线,鼓励员工、消费者通过“随手拍”等方式曝光违规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按标准配备防渗漏暂存区、专用运输车辆,定期清洁消毒,避免异味扩散与二次污染。根据规模匹配处理能力,优化收运频次(如高峰时段增加清运班次),防止垃圾积压。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19
30、对存在在餐饮经营场所内出现老鼠、苍蝇、嶂螂等有害生物问题,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将有害生物防治纳入食品安全员日常检查清单,重点核查设施漏洞、卫生死角及消杀记录。落实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岗位职责并与绩效考核挂钩,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定期联合督查;每日清理操作间、下水道及设备缝隙残留食物残渣,餐厨垃圾密封存放并确保日产日清,垃圾桶加盖且远离加工区。每周对排水沟、地漏等易积水区域进行消毒,清除蚊蝇孳生环境。安装防鼠板(高度260cm)、防蝇胶帘(底部离地V2cm)及风幕机(风速24ms),封堵墙体、管道孔洞(缝隙V6mm)。排水口加装金属篦子(孔径VIOrnrn),窗户设置防虫纱网(2
31、16目),仓库门包金属边(高度230cm);定期开展化学防治,优先使用低毒药剂,避免污染食品接触面,禁用杀鼠剂等高风险化学制剂。配置粘鼠板、灭蝇灯等监测工具,通过电子驱鼠器实时捕捉虫害活动痕迹;开展员工专项培训,重点教授有害生物识别、设施维护及应急处置流程,通过实操考核确保执行到位。张贴分类标识及消杀记录表,推行“随手拍”举报机制,强化全员参与和监督。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0、对存在在餐饮经营场所外出现老鼠、苍蝇、嶂螂等有害生物问题,确保外围垃圾站密闭管理,餐厨垃圾日产日清,避免露天堆积吸引鼠类、苍蝇聚集。定期清理排水沟、地面积水及污
32、水井,防止蚊蝇幼虫孳生。联合城管部门清理外围区域的杂草、杂物及违规倾倒的废弃油脂,阻断有害生物栖息地;封堵墙体裂缝、电缆穿墙孔洞(孔径6mm)及管道缝隙,切断老鼠、嶂螂侵入路径。排水口加装金属篦子(网眼VIOmrn),地漏加盖,防止虫类通过下水道进入外围区域。在食堂外围出入口安装防鼠板(高度60cm),与外界相通的门窗配置防蝇帘或风幕机(风速4ms);委托专业消杀机构对外围绿化带、垃圾站等区域定期喷洒低毒药剂,重点处理蚊蝇孳生点及鼠类活动路径。禁止在外围使用杀鼠剂,优先采用粘鼠板、捕鼠笼等物理灭鼠装置。外围布设电子驱鼠器,实时捕捉有害生物活动痕迹,联动声光报警系统快速响应;与周边商户、社区签订
33、共治协议”,联合开展环境清洁与消杀行动,消除跨区域虫害迁移风险。将外围有害生物防控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食品安全员每日核查并记录整改情况。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1、对存在杀虫剂和杀鼠剂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和保存不规范,餐饮服务场内使用杀鼠剂问题,立即停止在食品加工区、就餐区等暴露区域使用杀鼠剂,改用粘鼠板、捕鼠笼等物理灭鼠装置,避免药剂污染食品及接触面。仅允许在非食品处理区(如垃圾房、外围下水道)使用低毒杀虫剂,喷洒前需移出食品原料并遮盖设备,作业后彻底清洁残留药剂;设立独立上锁的化学品储存间,实行双人双锁”制度,避免杀虫
34、剂与食品、清洁工具混放。储存间配备防泄漏托盘及通风装置,药剂破损时按规程处置。建立杀虫剂采购、领用、回收台账,记录药剂名称、浓度、使用区域及操作人员,确保可追溯性;封堵墙体裂缝、管道孔洞(孔径V6mm),安装防鼠网(孔径6mm)及挡鼠板(高度60cm)与外环境相通的门加装防蝇帘或风幕机(风速4ms),排水口加装金属篦子(栅条间隔VlOmm)。食品库房、加工区与垃圾存放区物理隔离,垃圾房设置于建筑外围并密闭管理,减少虫害滋生源;将杀虫剂管理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食品安全员每日检查储存间安全状况及使用记录。委托专业消杀机构时,需审核其资质并签订安全协议,明确禁止在食品暴露区域使用化学
35、杀鼠剂;定期开展药剂储存、使用规程及防护装备穿戴培训,重点考核消杀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如药剂泄漏处理流程)。对擅自使用杀鼠剂或未按规程操作人员实施内部处罚,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2、对存在排水沟残留异物问题,清洗环节增设双层滤网(网眼3mm),对带泥蔬菜、干货等原料进行二次漂洗,拦截泥沙、塑料碎片等杂质。粗加工区与清洗区分区操作,避免碎屑交叉污染,摘除的菜根、果皮等废弃物实时投放入密闭垃圾桶。刀具、砧板等易磨损工具每日检查,发现破损或金属碎屑立即更换,维修作业后清理残留焊渣、螺丝等异物。加工区禁用钢丝球、尼龙刷等
36、易脱落清洁工具,改用食品级海绵擦,减少纤维碎屑混入排水沟;排水沟入口安装可拆卸式双层过滤网(首层网眼5mm,次层2mm),拦截骨渣、菜叶等较大异物;排水口增设防鼠网(孔径6mm)明沟改为暗沟或加装304不锈钢盖板(缝隙lcm),阻断操作过程中食材碎屑、工具零件误落沟内。排水沟底部坡度调整至2%,确保污水快速流动,减少淤积;沟体转角采用弧形设计,避免死角残留异物。食品加工区与清洁区排水系统物理隔离,防止清洁废水倒灌污染;每日闭餐后清除排水沟内沉积物,重点清理过滤网及弯道处,油脂堆积区域使用食品级降解酶分解。每周使用高压水枪(压力10MPa)冲洗沟壁,配合0.2%过氧乙酸溶液消毒,消除微生物滋生隐
37、患。排水沟清理出的固体垃圾纳入餐厨废弃物台账,单独密封存放并标注排水系统废弃物标识,与食材垃圾分区处理;将排水沟清洁纳入“日管控”清单,食品安全员每日检查过滤网完整性、沟体密封性及异物残留情况,发现问题即时通报整改。建立异物溯源档案,记录每次清理的异物类型、数量及可能来源,针对性优化防控措施。制定排水沟操作规范,明确粗加工、清洁岗位的操作禁忌(如禁止向沟内倾倒食材边角料),违规行为与绩效考核挂钩;每季度开展排水系统维护培训,重点教授过滤网拆装、高压冲洗设备操作及化学清洁剂配比方法,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模拟排水沟堵塞或异物污染场景,演练快速隔离污染区、暂停供餐及追溯污染源的标准化流程,提升突发事
38、件处置能力。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3、对存在洗手设施附近未配备洗手用品和干手设施等,显著位置没有标示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专间、专用操作区水龙头未采用非手动式问题,在洗手池旁配备足量洗手液(皂)、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纸或干手器,确保每餐后及时补充消耗品。在洗手区墙面或镜面张贴图文并茂的七步洗手法图示,图示高度距地面1.2-1.5米,字体和图案清晰易辨识。专间水龙头强制性改造。专间(如凉菜间、裱花间)和专用操作区更换为感应式或脚踏式非手动水龙头,设备安装高度距地面1.1-1.2米,避免操作时手部二次接触污染。改造后通过水流传感器监测设备运行
39、状态,发现故障时自动锁定专间入口并触发报警,确保专间操作全程符合非接触要求;将洗手用品存量、干手设备功能状态纳入食品安全每日检查记录表,由食品安全员每日闭餐后核查并签字确认。对未配备非手动水龙头的专间实施一票否决制,发现违规立即暂停使用,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营。通过监控系统追溯员工未按规范使用非手动水龙头的行为,首次违规进行书面警告并复训,累计3次违规取消其专间操作权限;新员工入职时需通过洗手操作+设备使用实操考核,重点掌握非手动水龙头启闭、故障应急处理方法。每季度组织专间操作人员专项培训I,强化接触食品前必须使用非手动水龙头的操作意识。在专间入口设置声光提示装置,人员进入时自动播放请使用
40、非接触式水龙头语音提醒,同步投射洗手步骤激光指引。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4、对存在同一库房内贮存原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物品没有分设存放区域并显著标示,分离或分隔存放;没有保持库房干燥;贮存物品与墙壁、地面没有保持适当距离问题,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非食品类物品(如包装材料、消毒剂)划分独立存放区域,区域间设置物理隔断或显著标识(如颜色标签、文字标牌),确保不同类别物品完全分离或有效分隔。库房入口处悬挂分区平面图,标注各区域功能及责任人,墙面张贴禁止混放警示标识。加装温湿度监测设备(如电子温湿度计),每日记录数据并公示,湿度超限时启
41、动除湿机或通风系统,确保库房湿度70%4货架统一采用防潮不锈钢材质,物品存放时与墙壁保持10cm距离、离地15cm,地面铺设防潮垫并每日清洁;制定库房管理日检表,明确检查项(如分区合规性、温湿度达标、物品间距等),由食品安全员每日闭餐后核查并签字存档。每月开展库房虫鼠害消杀,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库房微生物指标(如霉菌总数100CFUm3)发现物品混放、标识缺失等问题时,立即隔离问题区域并追溯责任人,首次违规书面警告,累计3次违规取消库房管理权限。建立双人双锁机制,非食品类物品(如消毒剂)须经食品安全员审批后方可入库,单独存放并标注危险品标识;重点培训半成品定义(需二次加工的原料)及存储要求,通过
42、实物分类实操考核员工分区存放能力。每季度开展先进先出操作演练,确保员工按生产日期顺序存取原料,减少过期风险。在货架侧边张贴禁止靠墙/触地图示,地面喷涂黄色定位线标明最小离地距离,强化目视管理。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5、对存在盛放容器、工具和设备没有能明显区分,分开放置和使用问题,生熟食品容器采用红(生)、绿(熟)双色标签,刀具、砧板等工具通过刻痕或嵌入式标识区分用途13。消毒后设备需悬挂已消毒状态牌,未清洁设备标注待处理警示。按功能分区设置固定存放架(如生食操作区工具架、熟食专间消毒柜),工具悬挂点张贴对应设备名称及用途图示;在食品处
43、理区设置物理隔断(如透明玻璃墙),将生食加工区、熟食专间、清洁工具存放区完全分隔,禁止跨区混用设备。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按操作区域配备独立工具组(如生食区专用绞肉机、熟食区专用分装容器),消毒设备需覆盖所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生食加工与熟食分装实行错时操作(如上午处理生鲜食材、下午制作熟食),操作前后对工具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执行“一用一消毒,采用热力消毒(100团蒸汽10分钟)或化学消毒(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并记录参数;实行“工具设备使用登记制”,记录每批次工具使用人、用途及消毒时间,异常情况直接追责至操作人员。每日闭餐后由食品安全员检查工具归
44、位及标识完整性,每月邀请第三方机构评估分区管理合规性,结果纳入绩效考核;通过VR模拟操作、现场演练等方式,重点培训生熟工具误用风险,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在关键操作区安装识别摄像头,实时监测工具混用行为并自动报警,数据同步至监管部门平台。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6、对存在未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或制度不完善、内容更新不及时问题,制定年度制度自查+月度过程自查+专项风险自查”机制,明确自查清单(如原料采购、设备维护、消毒记录等核心项),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每周一次经营过程自查要求纳入制度文本。设立法规跟踪岗,实时监测餐饮服务食品安
45、全操作规范等政策更新,在燃料管理、食品留样等条款修订后15日内完成制度修订,同步更新配套记录表格;强制配备持证食品安全管理员,通过片区共享管理员模式解决人员短缺问题,禁止由采购员、厨师长等非专业人员兼任。实行日检周评月考核制度,将自查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连续两次自查缺项的直接责任人予以岗位调整;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信息预警机制,在获知食源性疾病等风险后24小时内启动专项自查,重点核查同类风险点。采用电子化自查系统,自动生成检查项提醒(如燃料设备每月检测提醒),检查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部门平台;每季度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合规性审计,重点核查制度更新时效性(如食品留样量是否及时调整为2125克)。在食品
46、处理区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消毒柜温度、留样柜开关状态等关键参数,异常数据自动触发整改通知;通过VR模拟燃料管理误操作、食品留样缺失等典型场景,强化从业人员对自查要点的实操能力。新增“制度更新敏感度”考核模块,测试人员对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条款的掌握程度,不合格者暂停上岗资格。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7、对存在未依规设置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或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清、能力不足问题,用餐人数300人的托幼机构食堂、500人的学校食堂必须强制配备专职食品安全总监,禁止采用厨师长、采购员兼任等违规模式。可通过片区共享总监模式实现合
47、规(如3-5个相邻单位共用持证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需通过食品安全法规+风险识别+应急处置三项核心能力考核,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上岗,未持证人员需在3个月内完成资质认证;制定食品安全岗位责任手册,明确划分:主要负责人:年度风险研判、资源配置决策,食品安全总监:月度隐患排查、否决权行使,食品安全员:日检记录核查、操作现场监督;管理人员需签订岗位责任承诺书,将未及时叫停违规操作未执行周排查月调度等失职行为纳入个人征信记录;在食品处理区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和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理人员在岗情况、消毒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指标,异常数据同步推送至监管平台;管理人员每年参加224学时的“法规更新+案例
48、复盘+实操演练”培训,重点强化:食品留样标准执行(留样量2125克/48小时)燃料设备安全操作规范;每季度开展岗位能力测评,连续两次测评不合格者调整岗位,测评结果纳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级。已落实食堂管理科XXX科长负责于X月X日前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任务。28、对存在未落实自查记录,或记录流于形式、不真实、不完整,未梳理频繁发生或存在较高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标准化流程,明确每日检查覆盖后厨卫生、原料保质期、三防设施维护等核心项,要求检查人与复核人双签字确认,确保记录可追溯。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更新自查表单,将高频风险(如食品留样量125克、灭蝇灯覆盖率100%、挡鼠板安装规范)列为必检项,每月根据风险数据分析调整清单优先级;推行“三级责任书”制度:主要负责人签署年度食品安全目标承诺书、食品安全总监签署月度风险管控责任书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