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兔问题的数学建模.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89408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兔问题的数学建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狼兔问题的数学建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狼兔问题的数学建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狼兔问题的数学建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狼兔问题的数学建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狼兔问题的数学建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兔问题的数学建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狼追兔子的问题1.1 摘要:数学建模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用数学符号和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针对此题是高阶常微分方程问题。此例问题虽然问法多样,但解法基本一致,这道题狼和兔子在运动过程中属微分方程模型与一阶常微分方程。狼追兔子问题来源很久,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人在研究他,由于数学的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和软件的局限,所以没有研究透彻。如今随着数学学科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飞速发展,对于这个的研究已进入新阶段。由于狼要盯着兔子追,所以狼行走的是一条曲线,且在同一时刻,曲线上狼的位置 与兔子的位置的连线为曲线上该点处的切线。建立二者的运动微分方程,计算它们的运动轨迹,用软件MATLAB求解微分方程模型。计算出兔子是否安

2、全回到自己的巢穴。1.1.1 问题的来源及意义:(一) 问题重述与分析: 现有一只兔子,一只狼,兔子位于狼的正西100米处。假设兔子与狼同时发现对方并一起起跑,兔子往正北60米处的巢穴跑,而狼在追兔子,已知兔子、狼是匀速跑且狼的速度是兔子的两倍。问题是兔子能否安全回到巢穴?(二)题起源于导弹跟踪问题,与狼追兔子问题在解决方法上是大致一样的。导弹跟踪的研究对于再军事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将导弹跟踪问题能简化为狼追兔子问题,都是高阶常微分方程模型,要涉及常微分方程,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方法建模和求解。1.1.2 问题的分析:饿狼追兔问题一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兔子 它的洞在距离它现在吃草处正北

3、方的60米处,在兔子的正东面100米处有一头饿狼正潜伏着观察兔子多时了 兔子发现了狼的存在.兔子拼命的沿直线向洞逃跑,兔子知道不赶快进洞命休已,狼和兔子同时启动并且死死盯着兔子扑去.兔子跑的虽然快,但狼的速度是兔子速度的2倍.假如兔子和狼都匀速运动. 为了研究狼是否能够追上兔子,可以先考虑求出狼追兔子形成的追击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来确定狼是否能够追上兔子。 1.1.3 模型假设:狼在追击过程中始终朝向兔子;狼追击兔子的轨迹看作是一条光滑的曲线,即将动点P的轨迹看作一条曲线,曲线方程表示为。1.1.4 模型建立:(一)问题分析:1. 以t0时,兔子的位置作为直角坐标原点,兔子朝向狼的方向为x轴正向

4、;则显然有兔子位置的横坐标。2. 对狼来说,当x100,y0,即在t0刚开始追击时,狼的奔跑方向朝向兔子,此时即x轴负方向,则有图1 兔子与狼的运动轨迹(二) 建立模型:1变量说明:兔子的速度(单位:码/秒):狼与兔子速度的倍数;:狼的速度(单位:码/秒),显然有:狼追击兔子的时刻(t=0时,表示狼开始追兔子的时刻):在时刻t,兔子跑过的路程,:在时刻t,狼跑过的路程,1、追击方向的讨论由于狼始终朝向兔子,则在狼所在位置P点过狼的轨迹处的切线方向在距y轴上的截为。设切线上的动点坐标为(X,Y),则切线方程为 (1)在(1)中,令X0,则截距。此时。则此时截距等于兔子所跑过的路程,即:,从而可得

5、 .(2)2、 狼与兔子速度关系的建模在t时刻,兔子跑过的路程为 (3)由于狼的速度是兔子的r倍,则狼跑的路程为 (4)狼跑过的路程可以用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知识得到,如下。 . (5)联立(2)、(4)、(5)得 . (6)对(6)两边求对x的导数,化简得 .(7)微分方程(7)式的初始条件有:3、 是否追上的判断要判定狼是否追上兔子,可以通过(7)式判定。对(7)式,当x0,如果计算求解得到,则视为没有追上;当x0,如果计算求解得到,则视为兔子被追上;模型求解:运用Matlab求解:由微分方程得到其Matlab函数function yy=odefunlt(x,y)%以狼在追击过程中的横坐标为自

6、变量yy(1,1)=y(2);yy(2,1)=sqrt(1+y(2).2)./(2.*x);主程序:tspan=100:-0.1:0.1; y0=0 0; T,Y = ode45(odefunlt,tspan,y0);n=size(Y,1);disp(狼的坐标(x=0.1)disp(Y(n,1)1.1.5 模型结果与分析: 运行结果:狼的坐标(x=0.1) 62.1932通过上面运行结果可知,狼并没有追上兔子.1.1.6 参考文献:微分方程模型见:数学模型引论(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 号】 7040101645 作者:唐焕问 赫明峰 E. A. Bender, 数学模型引论,朱尧辰、徐伟宣译,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南京地区工科院校数学建模与工业数学讨论班编,数学建模与实验,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557790 数学模型引论 2006-06-16 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