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及相关试题.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795050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及相关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及相关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及相关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及相关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及相关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及相关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及相关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地球地图知识及相关试题一 地球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表面积:5.1亿Km2, 其中海洋占71%,陆地占29%。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 (2) 形 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仪 (1) 地轴: 地球自转所绕转的假想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大圆。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北极是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是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 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 (1)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所有经线都相等,端点都是两极;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

2、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且任一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Km,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 所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绝对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点,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点,四面八方都是北。 (2)经度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 东经度为0。向东至180。,用字母E表示;西经度为0。向西至180。,用字母W表示,180。经线无东西经之分;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向东增大为东经度,递减为西经度; 自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自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 本初子午线(0。)是经过英国

3、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 (3)纬线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所有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处纬线缩短成点; 纬度相同,纬线不同,但长度相等,如30。S=30。N; 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若经度差小于180。则东西方向不变;若经度差大于180。,则东变西,西变东;若经度差等于180。,则互为东西。 (4)纬度 某地和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赤道为0。纬线,自赤道开始向南、北各划分为90。,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纬度;北纬度的度数越往北越大,北极点为90。N,南纬度的度数越往南越大

4、,南极点为90。S; 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南、北回归线及南、半极圈:23。26N、23。26S,66。34N、66。34S。(5)地球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同一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L=111千米纬度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或110千米)同一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A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故赤道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11千米相隔经度数。B其他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S=111千米相隔经度数COS(表示该点的纬度)(6)两地间最近航

5、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若两地经度相差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图中I点到J点)。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图中的K点到H点)。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选择劣弧路线部分即可(如I点到H点先往南,后往北)。若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180(此时往往讨论同纬度的两地)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

6、体可分为两种情况: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CD);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GF);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HC)。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DC);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FG);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 (CH)。(7)移动后,出发点与终点的位置问题 解题关键点纬度越高,相邻的两根经线之间的纬线距离越短。 A地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结果:(1)A地位于北半球,且距离

7、赤道超过100千米;(出发点以西)(2)A地位于北半球,且距离赤道小于100千米;(出发点以东)(3)A地位于北半球,且距离赤道刚好等于100千米;(出发点)(4)A地位于南半球,除南极点以外的任何位置结果均相同。(出发点以东) 附:两地间最近航线问题 (1)若两地间的经度差等于180。,则经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这两点间的最短航程须经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北,经过北极点后再向南;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南,经过南极点后再向北;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要讨论经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经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根据劣弧确定最短航程的走向。如果过北

8、极点为劣弧,则先向正北,后向正南;反之则先向正南,后向正北。(2)若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线不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方向靠拢, 地球与地图知识模块复习(一)地图知识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也叫缩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规律: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

9、军事图、旅游图等。(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2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 图例和注记二、地图的种类(一)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以等高线图为例。1、 等

10、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基本概念a.海拔高度也即绝对高对: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b.相对高度:两个任意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相对概念。c.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高线除陡崖外都不能交叉。d.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都相同。(2)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地形;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

11、(3)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 B. D.=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4)常见地形等高线的形状特征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b.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注意: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通过识坡线区别山地和盆地。c.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d.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

12、高为谷,凸低为脊e. 陡崖: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的地方。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n-1)dH(n+1)d (n表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例:如图所示崖顶的海拔:250 H 300崖底的海拔: 100 H 150陡崖的相对高度: 100 H V左 ,左岸淤积、右岸冲刷;3. 台风北半球做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偏转,赤道没有偏转,所以在赤道地区没有台风或者飓风现象,台风(太平洋西岸地区叫做台风)飓风(在大西洋地区,尤其是墨西哥湾地区)往往发源于低纬地区然后向北移动,风力逐渐增强,到中低纬地区形成强大的台风或者飓风。第五课时 昼夜长短变化4.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原因(直接

13、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根本原因:地球公转)影响?如何表示?5. p19活动题 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的比较;6.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冬至日、二分日)注意务必画图并由图得出相应结论;7. 昼长、夜长的计算:两种方法:1).数经度差;2). 由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和夜长;第六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四季、五带8.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9.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画图得出结论;10.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冬至日、二分日)注意务必画图并由图得出相应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以及应用: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能热水器支架的安放,楼间距的计算;11. 同一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14、、南半球、赤道上。例如孟津县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2. 正午太阳高度的基本计算方法公式、计算原则(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经度同在一个半球,纬度差相减;一个北半球,一个南半球,计算纬差要相加);13. 四季五代产生的原因,黄赤交角对五带、四季的影响;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1.地震波的性质和特点(纵波和横波)2.地球的两个分界面以及划分依据;3.画地球的圈层结构图,把外部圈层和内部画在一个图上(记忆各深度);4.外部各圈层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5能够描述图1.25中纵波和横波随深度的变化以及所形成的分界面。将原图的比例尺扩大(或缩小)N倍,则图幅面积就是原图的N2(或1/ N2)倍。3、等高

15、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计算方法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计算地面高度必须用垂直距离,相对高度随比较对象而变化,因此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也叫绝对高度。2.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就是等高线3.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地面坡向的识别:示坡线、等高线间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最短线段的方向,即斜坡方向(指向低处)如图所示: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