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6》研讨课教案_18.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13041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6》研讨课教案_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6》研讨课教案_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6》研讨课教案_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6》研讨课教案_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6》研讨课教案_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6》研讨课教案_18.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习作六 教学设计一、 文本解读本课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四个话题,要求学生能够围绕其中一个话题组织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阅有关材料,了解别人的看法,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材料写下来。由于教材中提供的话题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且本次将采用PAD授课,师生间的交互将大大得到拓展与强化,实现从“知识学习”到“智能互生”,从被动“计划学习”到主动“生成学习,扩大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渠道和互动面。因此,在完成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表达能力等预设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笔者选择更贴近学生、更有互动性的话题“小学生该不该配手机?”二、 教学目标1. 围绕提供的话题组织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2. 了解别人

2、的看法,运用标点符号正确引用转述别人的话,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写下来。3. 通过讨论,提高认识,能用新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三、 教学重点1.了解别人的看法,运用标点符号正确引用转述别人的话,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写下来。2.通过讨论,提高认识,能用新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四、教学难点通过讨论,提高认识,能用新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五、 教学过程1.话题导入,写法指导。A.调查:班级多少同学有自己的微信、QQ?多少同学经常发说说、朋友圈?主要发些什么内容?B设想:微信、QQ如此普及,发朋友圈、发说说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表达的一种途径。同学们,你们想过吗?如果古人也有朋友圈,会是怎样呢?C:探究(出示

3、武松发的朋友圈)第一天:武松 昨日吃酒十八碗,自过景阳冈。忽遇吊睛白额大虫兽性大发,少不得一顿拳脚。尽平生之力,终将这畜生打死!快哉!快哉!回复:武大郎:这畜生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还连累猎户吃了几顿限棒,如今二哥赤手空拳,除了这大害,乡中人民有福!哥哥甚是自豪!宋江:二郎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是一条好汉!然上天有好生之德,那畜生终究是条性命,二郎还是手下留情的好哇!指名朗读思考:武松在朋友圈发了什么内容?(陈述打虎一事)心情如何?他的亲朋好友对武松打虎持什么观点?过渡:朋友圈的回复给了武松一些触动,他思考了一宿,第二天又发了一条朋友圈。可他太粗心,忘记了加标点,现在请同学们帮帮他,给他的

4、这个朋友圈加上标点。第二天:武松 昨日翻看朋友圈,方知景阳冈打虎得哥哥们关心,武松在此深谢哥哥。有哥哥说 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 有哥哥说 上天有好生之德 二郎还是手下留情的好哇 武松深思一宿,哥哥们说的不无道理,为民除害乃梁山好汉之本分,哥哥们的鼎力支持让武松尤为坚定除害之心。然除害的方式还有待商榷,如若再遇那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定会留个活口。将武松的朋友圈发给每位学生加标点。利用PAD评价功能,随机选取学生的作业讲解。教师解析逗号、冒号、引号、分号、句号的用法。标点符号让武松的这段话层次更为清晰,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填空,理清层次。武松这段话先 导入话题 ,再 正确引用别人的语言 ,最后 总结归纳,

5、阐述自己的观点 。武松为何会有这样的思想转变?(思维碰撞的结果)过渡: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所以,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说到这里,老师想起了前几天我们班孟令衡同学发的朋友圈,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孟令衡的朋友圈:看到其他同学在用手机,我也想用,可是妈妈不同意,怎么办呢?),用集体的智慧想想办法帮他解决好吗?2.组织讨论,实现迁移。(1)出示话题:小学生该不该配手机?(2)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观点。(3)客人教师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讨论。可针对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可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C下笔成文学生整理其他同学及客人老师的发言情况,结合前面的写法指导(标点符号、写作顺序),下笔成文。D学生完成习作片段后,选择一篇习作发给全班学生修改。E集体评议学生修改的习作。F.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发至自己的朋友圈。G随机抽取,展示学生的微信朋友圈。3.总结回顾,谈收获。A.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B.老师提议,下课后请同学们将本节课的所思所感所获发到自己的朋友圈,相信多年以后,再翻看自己的微信,这节课的记忆仍然是鲜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