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绝美之景、境、情.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818658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蒹葭——绝美之景、境、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蒹葭——绝美之景、境、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蒹葭——绝美之景、境、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蒹葭——绝美之景、境、情.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蒹葭 绝美之景、境、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一首整整意义上的好诗,读来总是朗朗上口,百读不厌,意蕴无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仅仅这一句,超越了是个本身,成为传世的经典,然而,好的句子是脱离不了整首诗歌的意境,只有真正领悟了全诗的真谛,才能从新的高度诠释好词好句。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全诗无

2、论从结构,文字,还是内容、意境,皆是诗经中的经典之作,其美的不可方物,其美的动人心弦,各种美交互缠绵,令人如痴如醉。首先,蒹葭是一幅凄美的风景画,它的美,美在独一无二,美在细腻的萧瑟。同是一幅秋色图,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气豪迈不同,蒹葭是从细节中渲染了秋的萧瑟。青仓色的天空下映衬一片灰白的芦苇地,盛夏的葱郁繁茂已不复存在,剩下的是被白霜冻得失去生气的景象,其色苍苍,其景荒凉。水边一大片摇曳的蒹葭,和着秋水中的倒影,在同为青苍色的天际底下,水天一色,蒹葭苍苍,随风摇曳,是一幅凄迷的景象。诗人摇着一叶扁舟,在芦苇从中寻寻觅觅,尽管芦苇挡住了去路,尽管水流让小船难以控制,但他急切

3、的划着,因为,透过氤氲的水汽,他能看到,伊人的身影在小河的那边若影若现。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当然,一幅优美的画面,需要有应景的声音映衬才能愈发显出意境。细细品读间,仿佛一阵声音由远及近,由弱变强。流水碰撞的潺潺声,萧瑟的秋风拂过,芦苇摇曳的疏落声,诗人奋力划动的船桨撞上逆向的水流,哗哗作响,焦躁而急切,偶尔依稀分辨出诗人浓重的喘息,也许还能听到南飞的大雁苍凉的叫着,而这种种声音,使得原本凄清朦胧的画面带上了生命的气息和动态的张力。这是诗中赋予我们想象的声音,而诗外的我们,每每读起,段落之间,凸显出了强烈的韵律感。蒹葭将诗经传统的重章叠句运用的淋漓尽

4、致。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细品蒹葭,你会发现一首好诗能仅仅依靠文字就把人带入诗中场景,与诗人共赏美景,共同体味人生。漫游在蒹葭的世界里,你是否能感受到深秋的清晨,灰白的芦苇沾着晶莹的霜花,秋风萧瑟里,茫茫苍苍的苇丛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雾霭迷蒙中,主人公徘徊于蜿蜒的水畔,急切的寻求着心上的恋人。伊人在水的那方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主人公上下追寻,欲罢不能,历经艰辛,可是伊人只是“宛在”,觅之无踪。我们能够

5、感受和呼吸到的是主人公内心的执着、焦急、怅惘和迷茫。全诗给我们营造的是一种凄婉的情调,幽邃的境界。全诗读来只觉景色凄清,烟波万状,境界幽邃,意境朦胧,意蕴无穷。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及。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蒹葭的美,不仅体现在它的画面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上,更体现在它的朦胧美上。全诗的语言是朦胧的,画面是朦胧的,意境也是朦胧的。蒹葭没有给我们塑造一个明确的画面,而通过含蓄的语言,引导这读者一步一步走入自己幻想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见证着这一没好的爱情。主人公的感情也是朦胧的,焦急的心情无法用言语直白的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有自己能体会到,透过文字,读者也感

6、受到他的焦急,并为他焦急,仿佛都在寻觅这那个姑娘,可姑娘却自顾自的在岸边徘徊。诗中最美的朦胧就是那位身在虚无中的“伊人”,她是什么人?她长得什么样?她究竟在哪里,时而在在上游,时而在下游,在芦苇从中飘忽不定,若隐若现。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蒹葭的美并不浮于形式,在内容上也包含着深远的意义。每位读者都对诗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你可以把它当成一首纯粹的爱情诗,诗中描写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深刻,最浪漫的,古今中外歌颂爱情美好的诗数不胜数,但

7、如蒹葭这般,用寥寥数语,就将恋爱中人的心境写的惟妙惟肖实属少见,完全可称得上中国爱情诗中的经典之作。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曾依据蒹葭写过一首歌在水一方,歌词中唱到“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其实,我们不妨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理解这首诗。“伊人”真的只是主人公心爱的姑娘吗?全诗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也许那是主人公的梦想,是一切

8、美好事物的象征。每个人都在不断追寻着美好的事物,那种如主人公般急切焦躁的心情,我们都曾体会过。梦想在哪?梦想永远都在触手可及却无法抓住的地方,好似“伊人”,身影明明就在芦苇从中浮现,可无论怎么游,却总无法到达她的身边。那挡住去路的芦苇从,那逆流的河水,就是那些追逐梦想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容易得到的都不是有价值的,那些真正宝贵的,让所有人魂牵梦萦的美好都在艰难险阻的那端。即使追寻的途中伤痕累累,但我们没有放弃,什么都阻挡不了我们的决心,只有经历了挫折的洗礼,我们才能一步步想梦想靠近。“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我们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蒹葭,是一首值得每个人反复品味的好诗,当然,只有当你真正融入其中,才能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得到那份专属你的人生感悟。 12汉本 1211120208 蒋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