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研讨课教案_15.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41013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研讨课教案_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研讨课教案_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研讨课教案_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研讨课教案_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研讨课教案_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研讨课教案_15.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逢入京使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体味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能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2. 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3. 能有感情地诵读并当堂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学方法:知、读、解、赏、悟、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岑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逢入京使。 二、知(作者、背景)1、作者简介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

2、丽,热情奔放。1. 创作诗歌背景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塞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三、读(字音、节奏、情感)1、听音频,读准字音。2、听音频,读出节奏。(提示:七言绝句可以按二二三的节奏朗读,也可以按四三节奏朗读。)3、看视频,读出情感。四、解题探讨: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明确:逢:碰上、遇见。入京使:回京的使者。)五、赏

3、(诗句)1.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同桌相互合作探讨诗意。2. 指明或同学推荐谈谈自己对诗意的理解。3. 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探讨问题1:作者为了报效祖国,辞去一别,如此伤心流泪,那一句体现了作者已经远离家乡了?明确:故园东望路漫漫探讨问题2:这首诗短短的四句,却绘出了一幅离别之画,在这首诗中,你认为那句诗最能突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明确:双袖龙钟泪不干1. 小结:正当作者伤心难过的时候,途中遇见了回京的故人,正向自己的家乡长安驶去,于是想到自己的妻子也正好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家书回去,可一看,因为匆忙,望了带纸和笔,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就得出下面两句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六、悟(情感)探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首诗写了诗人第一次从军途中,恰遇入京使者,因而捎带口信的事,反映了作者怀乡思亲的凄苦心情以及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七、总结是呀,有时身不由己,作者为了报国,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为了我们,只好奔波在外,他们何尝不想回到这个温馨的家里,何尝不想回到你们身边。所以作为儿女的我们,就用一首诗来感谢父母吧!游子吟 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八、有感情地诵读并当堂背诵。九、布置作业1. 自主创作敲打节奏逢入京使。2. 默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