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教案_14.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66582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教案_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教案_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教案_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教案_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教案_14.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宇宙探秘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对宇宙整体的一个初步认识,想要讲透是不可能的,因为宇宙是一个神秘难懂的地方。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二是宇宙从和而来。第一部分的教学可按某一问题作为主线索展开,例如可以按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作为线索,如托勒玫、哥白尼、牛顿、哈勃等。让学生从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来了解探索宇宙的过程,在学生发表看法、阐述问题的过程中,激起他们的活动与交流兴趣,老师起到引导、帮助与过渡的作用。这节课旨在认识宇宙,对于宇宙的起源是这节课的重点,带领学生更好的认识宇宙。在讲“宇宙是膨胀的”这一知识点时应从多方进行引导,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针对学生对天文现象强烈的好奇心,结合学生已有的前科学知识,自主探究新知识,有效地组织科普课教学的进程。有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本节的“学习目标”是: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 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在载人航天、登月工程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体现我国综合力及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二、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是课堂运行的总体框架,属于教学简案。设计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线索,本课可分为两个活动板块。活动板块主要内容基本意图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1托

3、勒玫“地心说”(学生阐述,老师加以补充) 2哥白尼“日心说”3牛顿万有引力理论4. 哈勃发现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从按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作为线索按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作为线索,一一展开。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通过观看相关图片,听教师讲解,感悟各个星体,星系的形状、大小。)(1)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组成的(2)恒星的相对位置也是变化的。(3)光年(l.y.)从四个人物的探索史可看出宇宙是有层次的。进而再对宇宙中的太阳和银河系做一些讲解。宇宙从何而来1.(视频展示)介绍多普勒效应,并说明我们观察到的星体是呈微红色的,即谱线红移。2(学生讨论)星体呈微红色现

4、象说明什么?3(教师演示)气球膨胀时,气球上的金属粒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得出结论: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说明宇宙在不断地膨胀。4.问: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那么如果时间往前的话,宇宙最初会不会只是一个很小整体呢?从而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 由宇宙膨胀再过渡到“宇宙大爆炸”理论,这样更自然,而且学生更容易懂。阅读“生活 物理 社会”,并补充我国目前的航空载人飞船的发展。体会我国在载人航天、登月工程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三、教学细节谋划1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的教学处理教材在时间上按照从古到今,在空间上按照由近及远的方式初步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果。首先给出宇宙的图片,一

5、方面使学生对宇宙有个整体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自有人类文明开始,人类就开始进行不断的探索,到今天,可以说人类对宇宙已有了一个科学和客观的认识。这一部分的教学可采用“历史追溯法”,让学生回到过去,按某一个问题作为主线索展开,把有关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按照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为线索,如托勒玫、哥白尼、牛顿、哈勃等;或是按照探测宇宙的工具为线索,如眼睛、伽利略望远镜、大型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空间望远镜等。在提出某个历史人物时,就该人物的主要贡献做一些讲解,也可先让学生们讨论“你对这个人物有什么了解,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吗?”这样层层递进,从地球到太阳系的认识,再到银河系

6、,河外星系,直到整个宇宙,自然过渡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2关于“宇宙膨胀”和“大爆炸理论”的教学处理 对宇宙膨胀,而且是整体膨胀的认识,是教学中的难点,教材中以气球的膨胀为例来类比说明,这实际上是用三维情况来类比的。教学中可直接教师演示,在气球上粘一些小金属粒,在给气球充气的过程中,金属粒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视觉上感受宇宙中的各个星体之间的距离都在逐渐增大,说明宇宙在不断膨胀。同样用手中的气球,提出:“既然宇宙在不断膨胀,那么若让时间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他是否就和手中的气球一样最初只是很小很小,然后逐渐膨胀产生的呢?”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松开手中的气球,气球变成原来的很小的样子,学生自然能接受“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对于“宇宙大爆炸”的理论,除了宇宙膨胀得出的猜想外,还有一点可以证明。老师可将“炮弹爆炸”的产物和宇宙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如下图,让学生从对比中感受“宇宙大爆炸”理论,了解为什么这一理论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友情提示: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具体知识超出了教学要求,仅仅靠口头讲授既抽象又难以体现探究性,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究竟要求达到什么程度难以把握,在参考有关教学资源时会碰到许多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这就需要老师吃透课程标准,紧扣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在查阅文献、主动讨论并提出质疑等方面的主动性,老师自身也要及时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