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范文.docx

上传人:pis 文档编号:10866927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范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范文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1 学习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 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2、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

3、巩固识记: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2 教学目标: 1、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难点: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

4、我们初步学习了27,黑人少年出售的木雕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但卖木雕的黑人少年更可爱,更让人感动。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黑人少年的心灵,一起品味这份感动吧 1、 自由读文,画出描写黑人少年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 2、 生汇报 3、 抓遗憾这个词让学生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指名读)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 1我为什么遗憾?2、少年为什么遗憾? 4、 解决“我为什么遗憾?默读1-6段找原因同时完成填空练习。 5、 出示填空练习:(读一读,再试着填一填) (一) 学习瀑布的壮观。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二) 木雕琳琅满目,各式

5、各样。象墩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指导朗读,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6、 小结: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少年,他用心体会着顾客的需要和感受。同学们,我因为带不走木雕而遗憾,可是这位少年为什么也露出一丝遗憾呢? 7、 试着说一说。阅读课文后一部分。 8、 汇报原因。 9、 引导出问题:少年为什么在猜测并证实我是中国人后露出遗憾的神情呢?(世界游客那么多)他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朋友呢? 10.介绍中国援建铁路资料 11.师总结,板书。 12.老师激情引读: 正因为我们中国的无私援助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非洲人民,所以,少年把中国人当成朋友,因为朋友遗憾所以也跟着遗憾。多么真诚可爱的少年啊!让我们齐读最后两段,读出少年

6、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身处异国他乡的我,听到少年说:我们是朋友,怎能不让我感动,让我们读出这份感动吧! 一位普通的卖木雕的少年,都懂得珍惜我们中非两国人民的友谊,这怎能不让我们激动呢!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的读出来吧! 小结:他笑了,笑得那么可爱,这位非洲少年可爱的形象不仅深深的刻在作者的心里,我想他也深深的刻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热情诚恳,对中国人民有着友好情谊的黑人少年说点什么?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3 教学要求: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

7、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 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 课文插图投影。 2. 生字词卡片。 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

8、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 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9、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十一、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12.女娲补天 1. 女娲为什么补天? 2. 女娲怎么补天? 3. 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

10、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

11、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 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 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 大声自由读文。 2. 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

12、、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从她原以为费多大力气这儿看出她原来找石头费了很大力气。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这句话中也看出女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

13、说天的经过。 3 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4 一、汉字解读,动画激趣。 1.了解女娲造福人类,引出人类的第一次大灾难。(火、水) 出示:人大天 (字理图示) 火水(字理图示) 2.解读“人类始祖”女娲 观看动画片女娲补天 出示灯片:我看了动画片认识女娲了 女娲有神奇的本领: 女娲是这样的一个人: 【设计意图:通过看动画片,让学生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的了解是不多的。教学时,先把几个简单的汉字简笔画图象投入,再把女娲补天动

14、画片播放,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女娲的神奇,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二、自主互动,感知文意。 1.一读认字词:用 画出不认识的字,用( )画出好词,用 画出好句。 2.二读解疑惑:(方法是教师范读、小组读、学生个人读、全班读,让学生在读中遇疑,了解一些有价值性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了解课文每部分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 三读知其意:读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有层次地让学生全员参与读书、全员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是符合“自主探究”的课标理念,是“以读代讲”“自读自悟”教学的前奏曲。学生通过自读,不但能读准字音,学习新词,积累

15、字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还能略知主人翁的品质。】 三、积累生字、词语。(出示生字,词语。) 1.生字排队: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注意“火”字旁的写法;注意“炼”字的写法。(出示灯片:读读想想,我发现了) 炼 熄 燃 隆 塌 挣 喷 缺 纯 冶 熊 露 盆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规律? 生:第一排是: 生:都是与火有关的字。 师:谁还发现什么? 生:第二排 生:第三排是 师: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都是智慧同学。 2.词语跳舞:轰隆隆、塌下等13个词语跳舞着出来,让学生认识。 3.积累词语:抄写“挣扎、围困、冶炼”等词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用学生的眼睛去发现这些字

16、的结构和规律,加深理解,教师进一步地指导,反复训练,利于学生积累运用。】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古诗咏柳,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一

17、、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 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18、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

19、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5.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

20、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2.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教学策划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