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8169).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68007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816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816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816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816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816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816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8169).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5页 共25页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8169) 1:我们背单词时,容易记住前面和后面的单词,中间的易忘记,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单项选择题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2:根据福勒和布郎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 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 3: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2、)水平。 单项选择题A、超常B、弱智C、中下D、中等 4: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主要特点有() 多项选择题A、有固定的组织结构B、群体内部的一致性C、情感依赖性D、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E、凝聚力不强 5: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多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E、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缩简 6: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多项选择题A、教学事项B、教学方法C、教学情景D、教学媒体E、教学目的 7: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

3、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 8:梦属于()。 单项选择题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9: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心理测验B、心理训练C、会谈D、理性情绪疗法 10:在我国,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 多项选择题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的学习E、行为习惯的学习 11: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单项选择题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 12: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评价创造性思维的指标包括() 多项选择题A、流畅性B、

4、变通性C、包容性D、新异性E、敏感性 13: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 多项选择题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C、消除非理性观念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14:布鲁纳提出儿童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多项选择题A、动作性的阶段B、印象性的阶段C、思维性的阶段D、象征性的阶段E、前思维阶段 15:某中学生精力旺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热情、急躁、遇事常欠思量、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难于自制。他属于传统气质类型中的() 单项选择题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6:儿童可以自发地产生并

5、且有效地使用策略的时期是() 单项选择题A、小学B、初中C、小学、初中D、初、高中 17:教学环境包括() 多项选择题A、课堂自然条件B、物质环境C、教学设施D、师生关系E、社会环境 18:学习者通过他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被强化的现象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A、自我强化B、次级强化C、替代强化D、原始强化 19: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20:共同要素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马斯洛C、贾德D、弗洛伊德 21: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

6、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加涅C、托尔曼D、班杜拉 22: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其他人的文章就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 单项选择题A、注意分散B、粗心C、知觉整体性D、定势 23: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判断题对错 24: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特点有()。 多项选择题A、积极关注B、询问C、尊重D、真诚E、同感 25:启发式教学是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教学策略。() 判断题对错 26: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

7、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单项选择题A、场独立型B、辐合型C、发散型D、场依存型 27: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A、迁移B、技能C、态度D、心向 28:工作记忆保留信息的时间一般是()。 单项选择题A、1020秒B、12秒C、1分钟以内D、1分钟以上 29: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 判断题对错 30: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31: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

8、运气?D、任务难度 32: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道理“口服心不服”,这属于态度改变的哪一阶段() 单项选择题A、同化B、内化C、服从D、顺应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单项选择题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4:教学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判断题对错 35: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_。 单项选择题A、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关 36:技能实质上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A、认知经验B、动作经验C、习惯D、本能 37: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 单项选择题A、六项

9、B、四项C、五项D、十项 38: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 39: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40: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单项选择题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 41: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单项选择题A、交往动机B、外部动机C、内部动机D、无意识动机 42:根据适当过渡学习原理,要想使记忆效果达到最好,学习的熟练程度应达到刚好能够回忆出来的次数的()。

10、多项选择题A、100%B、120%C、150%D、200%E、250% 43:将学生带到野外考察,收集标本或者是参观、实验,如果从直观教学的角度来看,它属于() 单项选择题A、现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44: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45:疲劳与学习效果成()关系。 单项选择题A、正向B、反向C、不一定D、正比 46:以不同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和外部表现,可把情绪状态分为() 多项选择题A、心境B、情操C、激情D、应激E、美感 47: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这是() 单项选择题A、

11、示范法B、系统脱敏法C、惩罚法D、行为塑造法 48: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49:上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判断题对错 50: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_对学生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解析】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差,可能是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结果。而最前部与最后部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好,可能是由于仅受倒摄抑制或前摄抑制造成的。 2:答案B 解析 3:答案D 解析 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智商在90到110之间,而智力

12、发展水平非常优秀者和智力落后者在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4:答案B,C,D 解析 5:答案A 解析 A【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要注意区分各种策略。题干所述为组织策略中一览表的应用,表示的是人物之间的关系。 6:答案A,B,C,D 解析 E项不属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 梦属于想象范畴,是在睡眠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无意想象,其内容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A,B,D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反应的概率。 12:答案A,B,D 解析 13:答案A,B,C,E 解析 【解析】消除自卑感应以肯定性训练为主

13、。 14:答案A,B,D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A,B,C,D,E 解析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 18:答案C 解析 A项是通过自身内部刺激的作用而完成的强化,B项是利用继起强化物或次级强化物进行的强化,D项是利用原始的强化物进行的强化。 19:答案B 解析 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题干中提到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教学的第一步。 20:答案A 解析 桑代克在1913年以实验驳斥了形式训练说的谬误,并从其实验归纳出共同要素说以解释正迁移作用的原因。

14、 21:答案D 解析 【解析】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代表人物;加涅提出了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的理论;托尔曼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认识地图理论;班杜拉是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错误 解析 尽管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另外,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形式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认知发展的第4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在具体运算阶段之后,从大约11岁15岁。表现为获得抽象思维能力和从可得到的信息得出结论。当儿童进入青春期,皮亚杰说,许多人可以熟练解决假设命题并使用演绎逻辑:如果A,则B。以下

15、不同观点值得注意:皮亚杰理论意味着认知能力的突然改变。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 24:答案A,C,D,E 解析 B项是评估性会谈应掌握的一项技术。 25:答案错误 解析 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教学策略是合作学习。 26:答案D 解析 场依存型是指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较多或完全依赖该问题空间中的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 27: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具有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 30:答案C 解析 31: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2:

16、答案C 解析 33:答案D 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下到上包括生理和组织的需要、关系和社会的需要、成就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4:答案错误 解析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B 解析 37:答案A 解析 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六项,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审。 38:答案D 解析 39:答案D 解析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C 解析 一般说来,由内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B 解析 知识的直观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去野外考察看到的东西都是实物,所以属于实物直观。(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A,C,D 解析 47:答案D 解析 48:答案B 解析 学校教育需要教师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49:答案错误 解析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50:答案C 解析 第 25 页 共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