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课堂PPT).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886466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课堂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电网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课堂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电网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课堂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电网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课堂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电网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课堂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网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课堂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课堂PPT).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1章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 1-2 节点导纳矩阵 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 1-4 节点阻抗矩阵,2,概述: 1、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计算及其意义; 2、仿真计算的主要问题: a) 确定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建模 b) 设计模型的求解计算方法算法 c) 程序设计实现 3、仿真的过程: 实际系统建模算法、编程、计算分析 4、仿真计算的基本内容: 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计算 5、电力系统建模的任务:元件建模、网络建模 元件建模:同步发电机、电力负荷、直流系统、FACTS 网络建模:线路、变压器及其拓扑网络建模,3,概述: 6、电力网络模型的特点及类型

2、: a) 线路、变压器在稳态运行条件下是线性(且定常)元件,其元件模型等值电路简单,所以网络本身是线性系统。 b) 研究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时,一般故障分析中稳态短路电流计算仍然是稳态分析;暂(次暂)态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是G、Load 等;机电暂态分析可以不计网络暂态。 电力系统的一般仿真分析与研究中,网络部分总采用线性模型,线性代数方程组。 c) 网络模型(稳态模型)主要有:,4,1.1.1 输电线路模型 I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注意点:(1) 输电线路是对称二端口Y模型描述为,5,1.1.1 输电线路模型 I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

3、型,注意点:,(2) 超高压长线的分布特性 (a) 精确描述长线波动方程Zl、Bl 为双曲函数 (b) 近似修正修正系数,(c) 无损线路,6,1.1.1 输电线路模型 II 输电线路的传输特性,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7,1.1.2 变压器模型,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2) 等值电路,(1) 基本关系,8,1.1.2 变压器模型,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3) 应用注意,(a) 漏阻抗(变比)的不同位置,9,1.1.2 变压器模型,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3) 应用注意,(b) 三绕组变压器等效为2个双绕组变压器,10,1.1.2 变压器模型,1.1 电力

4、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3) 应用注意,(c) 标幺变比,设:i、j 侧 基准电压:Vib、Vjb,定义基准(标准)变比:,变压器实际(运行)变比:,则,变压器的标幺变比:,11,1.1.2 变压器模型,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3) 应用注意,(d) 多电压等级 等值网络,有名制:K为实际运行变比,标幺制:K为标幺变比,12,1.1.2 变压器模型,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3) 应用注意,(e) 励磁支路的处理,13,1.1.3 移相器模型,1.1 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移相器的用途:改变两侧电压幅值比和相位差潮流控制,原理电路:,基本关系:,14,1.2 节点导纳矩阵 Y

5、,1.2.1 元素 Yij 的物理意义,1.2.2 Y 的特点,网络中不含移相器时, Y=YT ,否则 YYT,(2) i-j不直接联接时, Yij=0 ,Y 是高度稀疏阵,(3)YiiYij Y 具有对角优势,(4) 网络节点编号改变对Y的影响 2个节点编号对调 Y的行、列交换 方程组排列顺序行交换 变量排列顺序列交换,(5) Y 是网络的短路导纳参数,15,1.2 节点导纳矩阵 Y,1.2.3 Y 的形成方法,Y 的阶数:网络节点数,(2) 第 i 行非对角元的非零元素个数=与i 相连接的不接地支路数,且 Yij= Yji =- yij=-1/zij,(4) 形成Y的原则方法:定义“支路信

6、息” (一维数组yL); 对yL逐一搜索,1、形成Y的一般原则,(3) 第 i 行的对角元=与i 相连接的所有支路(含接地支路)导纳之和,即,16,1.2 节点导纳矩阵 Y,1.2.3 Y 的形成方法,增加非零的非对角元:Yij=Yji=-yT/K ;,(2) 改变 i 节点自导纳:Yii=yT,2、变压器支路的处理设:双绕组变压器 izT1:Kj,(3) 改变 j 节点自导纳:Yjj=yT/K2,三绕组变压器支路的处理设:i、j、k 之间为三绕组变压器 新增附加节点 h ,形成 i-h、j-h、k-h 3个支路,注意:如果计及励磁导纳支路,则,17,1.2 节点导纳矩阵 Y,1.2.3 Y

7、的形成方法,注意:如果计及励磁导纳支路,则,3、双绕组变压器支路的处理设: izT1:Kj,18,意义适应网络拓扑和元件(支路)参数的改变 特点支路参数改变只影响与相应支路有关联的Y矩阵的元素 修改方法: 约定:修改前的矩阵Y(0)=Yij(0) 矩阵元素变化量Yij、Yii 修改后的矩阵元素Yij=Yij(0) + yij ; Yii=Yii(0) + yii Y矩阵的变化量Y=Yij 修改后的矩阵Y=Y(0)+ Y,1.2 节点导纳矩阵 Y,1.2.4 Y 的修改,19,修改方法: 网络原有节点 i 引出一条新的支路yik 新增加 1 个节点,Y 增加1阶,1.2 节点导纳矩阵 Y,1.2

8、.4 Y 的修改,20, 网络原有 i 、j 之间增加1条支路yij 节点数不变,Y 阶数不变,1.2 节点导纳矩阵 Y,1.2.4 Y 的修改,修改方法:,21,修改方法: 网络原有 i 、j 之间切除支路yij 增加支路 - yij Y 阶数不变 Yii =-yij Yjj= -yij Yij = yij Yji = yij 网络原有 支路 yij 改变为: yij i 、j 之间 首先切除支路 yij (增加支路 -yij ),然后增加支路 yij Yii = Yjj= -yij + yij Yij = Yji = yij - yij 变压器变比的改变(变比由 k 改变为 k ) 首先切

9、除变比为 k 的变压器;再投入变比为 k 的变压器,1.2 节点导纳矩阵 Y,1.2.4 Y 的修改,22,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1 高斯消去法,(1)概述: a) 求解线性方程组在电网仿真计算中的作用; b) 高斯消去法的基本思路,23,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1 高斯消去法,(1)概述: b) 高斯消去法的基本思路,24,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1 高斯消去法,(2)高斯消去法的求解过程 a) 前代按列消去运算:,经过对增广矩阵的n次消去运算,即k从1依次取到n,使矩阵A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全部化为零,从而得到增广矩阵,25,1.3 电力网络方

10、程的求解方法,1.3.1 高斯消去法,(2)高斯消去法的求解过程 a) 前代按列消去运算的基本公式: 消去第 k 列 时的运算规格化运算 + 消去运算,b) 回代自xn开始,逐一求 xnx1:,26,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1、因子表法 问题的提出对 AX=B ,B 改变时,对 A 的前代运算不变, 且参与对 B 运算的 A 中的运算因子也不变 将前代过程中参与计算的运算因子保留下来,即可适应不同 B 对应的方程组求解因子表,(2) 前代过程中对B的运算对 bi 进行的运算 规格化运算 对第 k 列 作消去运算时,对 bi 进行的运算,对 bi 进行的

11、运算次数规格化 1 次 + 消去 i -1 次 共 i 次 参与运算的因子个数:i 可以存放于 An 之第 i行的下三角(含对角元) 的位置上,27,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1、因子表法,(3) 因子表第一种形式,前代过程中,对B进行运算的所有因子,回代代过程中, 求解 xn 所需的 所有因子,28,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1、因子表法,(3) 因子表第二种形式,前代过程中,对B进行运算的所有因子,回代代过程中, 求解 xn 所需的 所有因子,29,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

12、法,1、因子表法,(4) 应用注意,b) 因子表下三角,即为对A消去过程中用来进行运算的元素,只要保留在A中的原来位置即可; 因子表上三角,即为对A的消去过程完成后的结果; 因子表的对角元,为对A进行规格化运算时用到的元素,其倒数即为对应行规格化时,用以与该行各元素相乘的因子,AX=B的完整求解过程: 前代过程=规格化+消去(列) 回代过程,c) 因子表形成后,应用因子表的基本公式: 前代运算: 回代运算:,30,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1、因子表法,(5) 因子表形成过程总结,31,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2

13、、三角分解法L- U 分解,矩阵A的三角分解之概念设:已得 A 的因子表:,32,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2、三角分解法L- U 分解,(2) 三角分解的递推公式,以 A44 为例:,U 的第 k 列:,L 的第 k 行:,33,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3、三角分解法L- D- U 分解,将 L 中 任一列均除以其对角元得 L 矩阵:,定义 D 矩阵:,特例:A=ATLT=U A=LDLT,34,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4、应用L- D- U 分解求解 AX=B,AX=

14、B, A=LDU LDUX=B Let UX=W & DW=H LH=B ,求解 步骤: (1) 由LH=B 求 H,(2) 由DW=H 求 W,(3) 由UX=W 求 X,35,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5、应用求 A-1,(1) 设:已求得 A 的因子表 A-1,36,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1.3.2 因子表法和三角分解法,5、应用求 A-1,(2) 设:已求得 A 的三角分解 A=LDU A-1,37,a)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是电网仿真计算中的基本技术,几乎贯穿所有仿真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减小内存对于大规模、超大规模电网仿真计算具有十分重要

15、的工程意义。 b) 通过优化节点编号、运用稀疏技术等手段,可以在网络方程求解时提高计算效率、节约内存,1.3 电力网络方程的求解方法,电力系统网络方程求解时应注意的基本问题,38,1.4 节点阻抗矩阵,1.4.1 节点阻抗矩阵的物理意义,YV=I Z=Y-1 ZI=V,注意: a) 对称(不含移相器); b) 非稀疏(满矩阵); c) Z为开路阻抗参数 d) 可由 I 直接解出 V,39,1.4 节点阻抗矩阵,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1、Y 求逆法求阻抗矩阵,YZj=Ij Y=LDLT,40,1.4 节点阻抗矩阵,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1、Y 求逆法求阻抗矩阵应用举例

16、,对于 YV=I ,令,41,1.4 节点阻抗矩阵,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基本思路:从网络中某一节点的接地支路开始,形成一 1阶 Z , 以此为基础,逐一追加其它支路并修改已形成 Z , 直至追加完网络中所有支路,即得网络的 Z 矩阵,简例:5节点系统,42,1.4 节点阻抗矩阵,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5节电系统简例,方案II:,方案I:,43,1.4 节点阻抗矩阵,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追加树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设:原网络节点数 m,已形成阻抗矩阵 ZN (mm ),44,1.

17、4 节点阻抗矩阵,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1.1) 追加树支后的新矩阵中,与原始网络对应的子矩阵 ZN-M (mm ),追加树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对于 k=1,2, , m ,kj , 依次 令 Ik=1, 求得相应节点电压列向量, 即为子矩阵 ZN-M (mm )的各列元素, 显然与 zij 的追加无关 ZN-M (mm ) 各元素与ZN相同,即,45,1.4 节点阻抗矩阵,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1.2) 与追加树支zij 对应的新增元素,追加树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a) 对于 k=1,2, , m ,kj ,,

18、b) 对于 节点 j ,,46,1.4 节点阻抗矩阵,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1.3) 小结由对称性 ZN=(ZN)T,追加树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47,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2) 追加链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48,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2) 追加链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原网络之ZN中 的元素,已知!,49,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2) 追加链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50,追加链支后的ZN各元素计算公式,51,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

19、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3) 追加变压器支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 T为树支,52,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3) 追加变压器支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 T为树支 (a) 对原网络元素的影响,结论:对于 k=1,2, , m ,kj ,依次 令 Ik=1, 求得相应节点电压 列向量,与变压器 zij 的追加无关 子矩阵 ZN-M ZN,53,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3) 追加变压器支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 T为树支 (b) 新增元素的计算,对节点 j,54,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3)

20、 追加变压器支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 T为链支,与追加普通链支类似,令,55,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3) 追加变压器支路对阻抗矩阵的影响 T为链支,56,追加变压器链支后的ZN各元素计算公式,57,1.4.2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方法,2、支路追加法求阻抗矩阵,(4) 应用注意,1.4 节点阻抗矩阵,追加树支的计算量 追加链支的计算量在阶数较低时追加链支可减小计算量; 如果切除元件(线路 或 变压器),即可按追加具有“负阻抗、即 -zij ”的支路修改 Z 矩阵; Z 是满阵,消耗内存多,一般只在短路计算时应用较多,潮流计算通常用 Y 矩阵,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