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碱金属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892926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碱金属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碱金属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碱金属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碱金属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碱金属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碱金属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碱金属单元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复习碱金属单元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K39 Cl35.5 Fe-56 Ca-40 第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 共48分)1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使用时加水稀释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 )ABCNaClOD2“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商品作为日常饮料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在制备上述商品饮料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的微量化学

2、物质是( )A可溶性钙盐B食用盐C漂白粉等消毒剂D小苏打3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 )50ml盐酸50ml盐酸50ml盐酸m(混合物)9.2g15.7g27.6g(标况)2.24L3.36L3.36L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4下列解析不科学的是 (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的雨水与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的缘故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

3、中的反应导致瓶内 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5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中半径比半径小C跟液氨反应时,有生成 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6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 、Na202、Na2C03、 NaHC0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

4、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粉末中一定有Na20、Na202、NaHC03 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03和NaCl 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0和NaCl D.无法确定7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 A.干冰 B.黄沙 C.干粉(含NaHC0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8.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

5、煤气灯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浓度的食醋,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小苏打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9(8分)向碳酸钠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你的选择是:_(填正确选项的标号)试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其理由。 10(16分)如图中C至L分别表示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物质,E、F、I在通常情况下是气体单质

6、,其中E有刺激性气体,X、Y是常见的金属单质W是由甲、乙两种元素按11组成,其中甲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的一半乙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水已从图中略去填写下列空白: (1)E是_(化学式),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 (2)用电子式表示W的形成过程_ (3)写出KGHJC的离子方程式_ (4)设计实验分离H和J(写出加入试剂和操作方法):_11(16分)含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K2CO3混合物24.40g的溶液与100ml盐酸反应。 (1)试分析,欲求标准况下生成CO2的体积时,还缺少的数据是 (用a、b、c等表示,并要注明单位。) (2)在盐酸

7、不足量时,并将混合物的盐溶液逐滴滴入盐酸时,求所需数据的取值范围及在标准状况下放出CO2的体积(要有推理计算过程) 12(12分)一定量的Na、Na2O2和Na2CO3的混合物加足量水,将生成的气体点火爆炸,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中加5mol/L盐酸44mL,恰好中和并放出224mL(标况)CO2。(1)求原混合物中Na、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2)求原混合物Na2CO3的质量。(3)求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总质量。附加题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因原料利用率高,并能进行连续生产,从而享誉中内外。“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做法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再将

8、所得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分解后即可得到纯碱。它的反应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CO2+H2O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按照“侯氏制碱法”原理,设计了如下一套实验装置实验室可选药品有浓氨水、纯碱、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熟石灰、氯化铵、氯化钠 (1)选用最合适的试剂的名称A ;D (2)本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先通 气体,再通 气体; 原因是 (3)指出该装置的至少两处错误 (4)在改进装置后,该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所用的饱和NaCl溶液中含溶质58.5g,实验最后得到无水碳酸钠26g,则其产率为 ;该同学针

9、对其实验结果,认真分析了造成损失的原因,发现其操作步骤并没有错误,则主要原因是 (5)在“侯氏制碱法”的工业生产中,原料的利用率高,大大降低了成本。请问本实验中哪些物质可重复利用? 附加题答案:(1)氯化铵和熟石灰;稀盐酸 (2)NH3,CO2; CO2在水中溶解度小,先通NH3至饱和,有利于NaHCO3析出(3)BC之间缺少止水夹;B装置应与大气相通;通NH3的导管不应伸入液面以下(4)49%;NaHCO3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未能全部沉淀出来(5)NH4Cl, CO2 碱金属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CADBBABC9.(8分) 答案 C(3分) 解析 首先,因为Na2CO

10、3 2Na+CO32-,CO32-+H+=HCO3-,所以溶液中HCO3-的浓度逐渐增大,而后,因为HCO3-+H+=H2CO3 CO2+H20,所以溶液中HCO3-减小。(5分)10(16分)(1),四周期族(每空2分)(2) (4分) (3)(4分)(4)(4分)将沉淀移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沉淀向滤液中通入过量,过滤洗涤得沉淀11(16分)(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4分)(2)解:设Na2CO3和K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则:106x+138x=24.40 x=0.1(mol)由方程:Na2CO3+2HCl=2NaCl+H2O+CO2 K2CO3+2HCl=2KCl+H2O+CO2知:若盐酸恰好与混合物完全反应时,nHCl=0.122=0.4(mol) 则因为题设要求盐酸不足量,故C的取值范围是:0C4molL-1(6分)又题设是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入盐酸中,滴进的盐中的碳元素以CO2形式逸出,由以上方程可知: (6分) 答:略12、(12分)(1)2:1 ; (4分)(2)1.06 g ; (4分) (3)5.06 g ; (4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