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浅解.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13186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合院浅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四合院浅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四合院浅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四合院浅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合院浅解.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四合院浅解四合院虽然是遍布中国各地的重要民居形式,但是说起四合院,人们自然想到的还是北京。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元大都营建之初,即对城内街道进行了规划。胡同开在街道两侧,北京的胡同多为东西走向,四合院就建在胡同两边,路北,路南均有院落。四合院不论大小,都同基本单元“院”组成。伴随着八百多年北京城市历史,四合院不但接纳了百姓众生,而且也滋生出自身的文化内涵。位于西四北六条23号是一处典型的中型四合院,共四进院落,大门外即为一座照壁,门前台阶两侧为一对上马石。门内为影壁,倒座房共八间。垂花门两侧是抄手游廊,墙上是什锦灯窗。北房五间,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格局与二进院同,最后一

2、进有后罩房9间。整座院落占地2500平方米,纵跨六、七条,现已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比较典型的院落,特别是名人故居还有:西四北三条19号院是一座小型四合院。坐北朝南。一进大门是前院,经垂花门进入正院,正院有北房三间及左右耳房各二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现保存较好。西四北三条39号是程砚秋故居。程砚秋(19041958),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程派创始人。从1937年直至逝世前寓此。故居坐北朝南。进大门迎面是照壁,倒座房四间,北房四间,西厢房三间。经月亮门、垂花门入正院,正院三间北房名御霜 书斋。三间北房为两明一暗,东边里屋为卧室,明间为书房和练功房。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小院为

3、厨房。故居保持原建格局。程砚秋生前用的戏装、剧本、图书和学习生活用品均保存完好。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代表。北京的四合院不仅最多,而且品种齐全,从“巨无霸”四合院皇宫、王府官邸到百姓民居;从数百间的繁琐格局到大、小四合院、三合院、大杂院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四合院与北京发展的历史紧密相联,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历史人物都与四合院有关。而众多四合院在建筑形式和装饰手法上的多样性,无不代表了民族建筑发展的最高水平。正因为如此,北京的四合院才成为中国北方民居,乃至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四合院中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构成了具有 北京地域特点的“四合院文化”。邓云乡先生曾说过:“海外的好古之士羡慕

4、北京的四合院,只是想象羡慕那种古老承平时代的旧都风情,并不单纯是向往四合院。同北京住房类似的四合院,如果盖在其它地方,那味道就不一样了。如北京附近各县直到天津、保定一带的四合院,格局也同北京城里的院子差不多,可是感觉就两样。原因是旧时北京城凝聚、弥漫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气氛。这在别的地方是找不到的,这就是北京四合院的特点所在,魅力所在。”(邓云乡:水流云在琐语南北四合院)四合院的形式与北京城的总体布局密不可分。北京城以南北贯穿的中轴线为主干,左右两侧分布着棋盘一样的街巷。几条主要干道与中轴线并行,呈南北向,东西向的为街巷和胡同。元大都规划对街道、胡同的宽度都做了规定。可见,北京的四合院,远在元代

5、就已大规模兴建。明初建筑风格严谨稳定、清秀明朗,清代显得繁琐纤巧,反映了统治者生活的奢华和腐化。但就广大百姓的四合院而言,则依旧保持了朴素自然的气息。尤其是北洋政府统治北京时期,一些新贵,包括参众两院议员、各省军阀、富商等,在北京购置、新建住宅的很多。这一时期新建的四合院住宅,趋于成熟阶段。生活设施比较完备,不受皇制限制,在开间数、屋顶形式、大门颜色装饰等方面,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在西四北头条至八条,至今所见的质量较好、较为实用的四合院住宅,有不少是这个时期所建。清朝末年,一位名叫孙月暄的南方人,在对南北居住环境进行比较之后,赞美北京的四合院时概括为十乐:“一曰房屋轩爽,二曰庭院开阔,三曰

6、建筑朴雅,四曰花木扶疏,五曰冬天炉火,六曰夏日棚凉,七曰结构多变,八曰对称和谐,九曰生活便利,十曰环境清幽。”这“十乐”的产生,除了文人雅士的天赋文才之外,也说明北京四合院本身的建筑布局,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为什么四合院内的房子要盖在四面,而不都是坐北朝南,盖成一排排的呢?这当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封建宗法观念,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易学。按照易学的基本理论,世界万物都归结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这一思想的政治体现就是存在于中国三千年的,至高无上的皇帝,他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子民,他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全国财富的最大占有者,“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受这一

7、思想影响,四合院建筑(无论大小)都有一条贯穿中心的中轴线。所有建筑的对称性布局,安排在中轴线东西两侧。处于中轴线中心的,是全院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建筑最好的,被称为正房,由家庭中最年长的的一辈人居住。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合院算作北京城的“缩微品”。它实际上是一个大圈子中的小圈子。尽管后来大圈子(北京的城墙)拆掉了,小圈子(四合院)也大多名存实亡,但“圈子意识”却已成为北京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于北京人的心理深层,甚至形成北京人的一种文化性格。一位建筑学家考证说,天坛是拟天而建,悉尼歌剧院是拟海而建,“科威特”之塔是拟月而建,芝加哥西尔斯大楼是拟山而建,四合院则是拟牵儿携女的家庭序列而建。

8、应该说,四合院格局体现的不是模拟自然,而是人世间的伦理秩序,这是典型的乡土情怀。中国人的血缘意识、宗法制度,在居室空间结构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门户都以墙将居室围起,阻断他人靠近与观看。而个人的房间在家庭之内都是开放的,这与西方人的屋室外部开放,没有围墙,而居室内部家庭成员个人房间界限严格,二者形成鲜明对照。四合院纵横交错的围墙,织成一个城市网络,限定人们的视野和行动。而中国建筑木构架的特点使得墙倒屋不塌,对付地震很有利。可另一方面,这种超稳定的建筑结构,又与几千年超稳定的社会结构相一致,使得封建王朝到了最后,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仍然象传统的四合院建筑似的,墙倒屋不塌。以上关于四合院的文化解释,正是在深入胡同,走进四合院后才能得以切身体会的。因此,保护胡同、四合院,才更有利于世人生动、真实地了解北京的历史变革。可见,保护胡同、四合院,决不仅仅是遗老遗少们的往日情怀,而是反映北京历史的传统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