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材料.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14934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材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材料学习要求: 各班级要认真学习消防知识,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另外,各班级还要组 织开展“学校隐患我发现,家庭隐患我排查”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将学校安 全知识教育向学生家庭辐射,通过学生向家长普及公共安全知识,提高家长安全事故防范意 识和能力。防火要点小学生不得玩火,不可以随身携带火种:一: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不得随意点火, 禁止在存放有易燃物品处用火;三: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烟花等危险物品,更不允许将点 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地逃离。一、 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二、 如果楼

2、层已经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 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三、 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 水管或竹竿等物品逃生。四、 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 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五、 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 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六、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可 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

3、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 双脚首先落地。七、 要发扬互助精神,帮助老人、小孩、病人优先疏散。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 等包扎好,用绳子布条等吊下。及时灭火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 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当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 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 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 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及时报警如果发

4、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的 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 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 11 月 9 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 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 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火场逃生火灾逃生自救十法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二、 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

5、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三、 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五、 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 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六、 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 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七、 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 便尽早获救。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紧急出口”、 “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箭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 可解燃眉之急。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