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60580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面年九年级学科化学制定日课型复习课级期课溶 解 度 及 溶主备人执教人使用时题教学目标解度曲线知识与技能 目标过程与方法 目标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间1. 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2.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用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得 到启示,总结结论,进而通过学生的亲身演示找出问题,最后 在教师正确的演示实验中使学生加深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1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 2.溶解度曲线1有关溶解度曲线与物质之间的联系 2. 溶解度曲线与溶质 质量分数之间的衔接个人一知识点梳理知

2、识点 1: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1) 概念:(2) 影响因素: 、 。 2.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 、。考点 2: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修订学 生齐 读教 学目标,让 学生 明确 本节 课意义图例重点。点线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交点 Q 表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为:学 生看 课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为: 、如: M 点 表示: 。考点 3:结晶及其运用1.结晶的方法及使用范围结晶方法 使用范围蒸发结晶 使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的物质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使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的物质举例本 复习 知识点,并 试着 画知 识框架,建 立知 识点 之33MnOt t2.

3、结晶的应用:常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1) 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2) 当乙中含有少量的甲时,可用:二考点梳理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 的是( )A称取 5.0 g 氯化钾,溶解在 95 mL 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 5.0 g 生石灰,放入 95 mL 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 5.0 mL 浓盐酸,倒入 95 mL 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 5.0 g 碳酸钙,放入 95 mL 水中,充分搅拌间 的连接。( 10分钟)教 师在 梳理 知识 点的 过程中,6.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 KNO 溶液中逐渐加 KNO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抽 查分数变化图示正确的是

4、( )7现有 100 克 10%的硝酸钾溶液。(1) 若加入 10 克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2) 若加入 10 克硝酸钾,且全部溶解,则溶解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 (3) 若把原溶液蒸发掉 20 克水后 , 且无溶质析出 , 则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考点一:例一: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 36gB. 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 36g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100:36D. 20时,将 36g 氯化钠溶解于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

5、溶 液例二: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35时 100g 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 60gC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 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例三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部 分同学,了 解学 生的 掌握 情况。学 生自 做知 识点 梳理 部分 ,PPT出 示答案,同 桌互批,2 分钟时 间看 错误 知识 点并 记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g甲忆C分别将 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乙则所

6、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乙40甲丙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例四:右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0 t12 3温度/答:学 生12122121(1) t 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当 A 中混有少量 B 时,可用 方法提纯 A;(3) t 时,在 100g 水中放入 克 A 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 右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50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A. 50时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

7、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A. 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B. 将 50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2.右图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t 三种物质中 B 物质的溶解度大B t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C 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 t 时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t 时,将等质量的 A、C 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不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相等3. 20 时,取甲、乙、丙、丁

8、四种纯净物各 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 50 g 水 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自做,PPT出 示答案,同 桌互批。自纠。小 组合作,相 互解 决错题。班 级交流,解 决都 不会 的问题。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 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 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4.右图为固体物质 X、Y 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 t 时分别把质量为 a g 的 X、Y 放入 100 g 水中,下表为对溶液状态的判断以及使不饱和溶液

9、达到饱和采取的措施。 其中正确的是状态X 为饱和溶液,Y 为不饱和溶液 X 为不饱和溶液,Y 为饱和溶液措施给 Y 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 向 X 溶液加入固体 X 至有晶体残留X、Y 都是饱和溶液。X、Y 都是不饱和溶液。 把 X 溶液温度降低至 t ,给 Y 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 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33333(1)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2)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3) 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 。(4) 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的方法。(5)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6.下表是

10、KNO 、Na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 水)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KNO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 30时,KNO 的溶解度是 g/100g 水。2 KNO 溶 液 中 含 有 少 量 NaCl 时 , 可 通 过的方法提纯。 对 析 出 的 晶 体 和 剩 余 溶 液 描 述 正 确 的 是(填写编号)。.剩余溶液一定是 KNO 饱和溶液 .剩余溶液一定是 NaCl

11、.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 KNO 7.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80 90169 20238.4 39(1) 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是 ;(1) 要 使 甲 的 饱 和 溶 液 变 为 不 饱 和 溶 液 , 可 采 取 的 方 法 是 (写出一种即可);(3) t 时,将甲、乙各 20g 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充 2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 将温度都降低到 t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1或“=”)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 50时现象如图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学 生一 坐一蹲,完 成达 标部分,做 完后 上交。(1) 图 1 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 图 2 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图 3 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 点表示的含义是 板书设计1.溶解度(固体、气体)课后反思2.溶解度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