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63618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 1、认读词语 机械 洗澡 谢皮罗 波义耳 领域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不断探索2、听写词语 机械 领域3、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二、理解课文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很不一样,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多数是写人,写事,写景,状物,而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的观点。通过熟读课文,你知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课件出示第一段。板书:提出观点)2、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2)联系实际,故事引入,理解词语“司空见惯”司空见惯的意思是什么?

2、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你们对“司空见惯”的理解是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有谁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司空”“见惯”呢?(师讲解: “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工程。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意思是你李司空花天酒地,习以为常,可我刘禹锡却肝肠寸断,于心不忍。后来就有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3)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 (“?”表示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疑问;“!”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发现了真理。 “!”表示

3、最终找到的真理。把“?”拉直变成“!”的意思就是解决了许多问题,找到了答案,发现了真理。)(4)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直观形象,让别人印象深刻。)(5)带上理解,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三、学习事例,体会内涵。1、作者用什么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请你认真默读课文,尝试完成表格。2、交流,完成表格。人物司空见惯的现象“?”“!”谢皮罗洗澡水的漩涡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波义耳紫罗兰的变色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发明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眼珠转动会

4、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3、这三个事例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真理。你也能举出这样的事例吗?看来真理就在我们的身边。老师想问一问,你发现了真理吗?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不能发现真理,这就说明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1)科学家:敏感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你是从透过事例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到的?(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那位奥地利医生是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很善于从小的地方看出大的问题的。)课

5、件出示,指导朗读。注意读好“敏感、敏锐、很奇怪、连忙”等重点词,读好一个个问号。(2)科学家:不断探索分别说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波义耳呢,对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次的实验;那位奥地利医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课件出示,抓住“紧紧抓住”、“反复”、“许多次的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并指导朗读。4、所以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又作了一个小结。(1)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齐读。(2)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

6、是什么样的人?(不断发问、追根求源、)(3)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4)对啊!发明是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四、探究结论,揭示含义1、经过事例论证,最后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呢?请你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2、自由朗读后,一生读倒数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难不难?何以见得?(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说明要发现真理并不像我们说的那么难。只要就,这个句子也说明发现这里其实不太难。)3、往下读!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

7、”容易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因为这里说“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 “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4、对比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这两段话的意思是矛盾的,一段说发现这里并不难,一段说发现真理并不易。)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他想干什么呀?(科学发现并不难,也不易,关键在于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五、点明写法,随文练笔。1、课文学完了,我们来看一看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再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这是议论文的基本形式,尤其是用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既清楚又明了,很有说服力,很值得我们学习。)2、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吗?课件出示小练笔。学生自己动手,按所学方法写作。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洗澡水的漩涡发现问题(详)事例:紫罗兰的变色反复试验(略)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发现真理(详)结论: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