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76422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金山镇中心小学 姚振华教学目标:1、针对课文的特点,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在读书体悟中,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教学难点:1、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2、搭建平台,拉近时空距离,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教师、作者之间情感交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书籍 抽屉

2、 严峻 恐怖 魔鬼 肥胖 窝头预设:籍 峻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那么课文主要回忆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事?按什么顺序写的?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生:这篇课文是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作者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以及被害的事情,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大意对即可)师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3.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也强调了父亲的被难日,还照应了课题。)师:说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那么李大钊同志被捕及被害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他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呢?这节课我们便来学习。二、新授(一)出示思考题:默读课文228自然段,

3、画出李大钊同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言行,并思考作者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写出了李大钊的高尚品质,做出简单批注。(二)交流,理解写法,迁移运用。1.被捕前(预设) (1)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师:“慈祥”是什么意思?哪些词句能够体会到父亲的慈祥?(生: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从“总是”这个词中我体会到父亲对我们一贯如此,非常慈祥)师:请你读一读

4、,把这些带点的词突出出来,突出父亲的慈爱。 “含糊”又是什么意思?这么慈祥的父亲为什么要含糊地回答我?(突出了当时的局势十分紧张、危险。)师:这是什么写法?对比,突出了情况的危急。(2)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师:“坚决”是什么意思?父亲在什么情况下坚决不离开?(生:态度坚定、毫不动摇)(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师: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李大钊还能

5、如此坚定,你读懂了什么?(对革命对工作)句式比较:“我哪能离开呢?我不能离开。”句子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生:反问句,加强语气)师:那么请你读一读李大钊同志的话语,要怎么读?(坚定、有力、果断)指读。师指导读好坚定的语气,尤其是反问句。师:这是对李大钊同志哪方面的描写?(语言)板书(3)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坚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

6、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生: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这一神态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 “平静”体会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

7、磨后依旧无所畏惧,坚强不屈,严守党的机密。)( “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父亲非常沉着,处变不惊)师:这是对李大钊同志哪方面的描写?(神态,板书)(“这是我的妻子。” “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体会到父亲的沉着与平静)(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体会到父亲的机智)敌人为什么要我们与爸爸见面?是让我们团聚吗?(以亲人的情感催化他,摧毁父亲的意志。)师:这是对李大钊同志哪方面的描写?(语言、动作)师:师:他坚定、沉着

8、的神态以及平静的语言透露出他的勇敢,他的坚强,他的机智以及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这些句子。(选出三个同学读李大钊)你已受过酷刑,语气为什么还这么平静?(生:酷刑算不了什么,我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我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齐读:他的心你看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为什么还能这么坚强?你不爱他们吗?(我爱他们,所以我要打败敌人,让更多的人享受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是一种大爱。)齐读:他的心在怒气冲冲的、凶狠的敌人的面前,你怎么这么勇敢?(敌人都是纸老虎,他们叫嚣不久了,我们一定会胜利的!)齐背:他的心三、总结拓展是的,李大钊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我们要感谢作者

9、的写法,他抓住了李大钊同志的神态、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物的心理。(指板书)你知道敌人对李大钊都施了什么重刑吗?补充资料:李大钊被捕以后,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拷打和折磨,敌人惨无人道地用竹签敲进他的指缝里,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后来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绞死的,他们对李大钊“三绞处决”,即在受刑人的脖颈上套上绳索,背上插上一根棍棒第一绞,把舌头勒出来,第二绞把眼珠子勒出来,第三绞,七窍流血而身亡。敌人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想象:受刑时,李大钊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他可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的神态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在上一节课了解到,这篇文章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如果我们能够仿照我们这篇文章的写法,抓住李大钊和敌人的动作、语言、神态,运用对比写法,将李大钊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场面的补充上去,与上文形成前后照应,大家能做到吗?写的时候,可以用上文中的词语。A、学生练笔。B、交流练笔,并及时评价。被捕前 ;被捕时 动作 语言 神态 对比;法庭上 首尾呼应 ;被害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