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三中蒋晓红《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80697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南三中蒋晓红《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淮南三中蒋晓红《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淮南三中蒋晓红《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淮南三中蒋晓红《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淮南三中蒋晓红《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南三中蒋晓红《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南三中蒋晓红《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淮南三中蒋晓红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2013-04-11 15:41:22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54次 评论:0条 咬文嚼字品诗情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目标】1、明确省考试说明要求及考情。2、掌握炼字的作用及考查方式。(重难点)3、规范高考炼字题的答题步骤。(重难点)4、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教学安排】多媒体教学,一课时。践行271高效课堂模式,以练为主,讲练结合。【课前预习】1、预习步步高P121124,掌握炼字相关知识点。2、真题演练(2008,天津)山居即事,“遍”字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1 / 12一、明确目标(见导学案)1、2013年安徽省考试

2、说明要求: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侧重于诗歌内容的评说,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这些内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考查。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2、考情综述:安徽省自2006年自主命题以来,考试题型固定,都是两道主观表述题,一个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一个要求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各4分。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一个重要考点,包括语言风格、炼字、炼句三个角度,其中炼字考查得最多。安徽省2008、2012两年考查了炼字,去年高考,安徽、辽宁、湖北、四川四省考查了炼字。3、考查方式:考查方式1:请赏析字的妙处直接鉴赏关键词考查方式2:诗中的“诗

3、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先找出关键字,再按步骤鉴赏。考查方式3:与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先表明自己观点,再按步骤比较鉴赏。4、学习目标:(1)明确考查方式;(2)掌握炼字好处;(3)规范答题步骤。明确了考查方式,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掌握了炼字的好处,才能知道从什么角度去分析字的妙处。学会规范答题,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尽量避免失分。二、故事导入传说,苏东坡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妹妹,她才思敏捷,经常与哥哥对诗取乐。聪明人脑门大呀,苏东坡就嘲笑她:“未出庭前三五步, 额头先到画堂前。”苏小妹当即回敬道:“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这真是世界上最长的脸啊!在一个微风轻拂、淡月朦胧的

4、夜晚,兄妹二人和黄庭坚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就给二人出了一个题目,要求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两句五言诗。请你猜一猜,下面三组词,哪个作“腰”最美?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摇/映,舞/隐,扶/失)三、诗眼好处扶:弱柳扶风,情意绵绵失:梅月一色,相互交融 鉴赏(学生分析后明确):“摇”“映”二字,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舞”“隐”二字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但“扶”和“失”字却是最妙。因为拟人化的“扶”字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而“

5、失”字则更准确地写出了梅、月融为一体的情景。 红楼梦黛玉出场: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小结1】炼字的好处:(参步步高P121)1、刻画形象:使刻画的形象更准确生动;(风轻,柳细,月淡,梅白)2、塑造意境: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韵味;(淡雅朦胧)3、表情达意:使表达的情感更真切感人。(情意绵绵)四、诗眼特点【请指出下面划线字的词性或所用艺术手法。】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动词,比拟,夸张,比喻)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2012,

6、湖北)(动词,比拟)4、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2012,安徽) (第一个形容词,通感;第二个动词,比拟,以动写静)5、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魏初鹧鸪天2006,江苏高考题)(副词)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数词)【小结2】诗眼的特点:诗眼通常是诗文中最传神的字,从词性来看,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词性多有活用的现象。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看,大多运用了比喻、比拟、夸张、通感等等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化静为动等等的表现手法。五、答题步骤1、以第六次月考题为例明确答题步骤:木兰花唐李商隐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

7、是此花身。【注】元:原来。【问】请赏析“洞庭波冷晓侵云”中“侵”字的妙处。(4分)【答案】侵,原指侵入、渐近。(步骤一,释字义,1分)清晨,洞庭湖清冷的水波、粼粼寒意直逼云霄。(步骤二,绘图景,1分)一个“侵”字,用拟人的手法,(步骤三,明手法,1分)赋予洞庭波以强健的生命,生动形象地渲染出洞庭湖送别的萧瑟、冷清的氛围。(步骤四,点作用,1分)2、学生根据上题总结答题步骤:(参步步高P122)(1)释字义(注意词类活用);有时可以并入第二步,但多写不会扣分; (2)绘图景(翻译原句,尽量用主谓结构的句子);(3)明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有时没有特殊手法(4)点作用(景物特征,画面氛围,表

8、情达意)。(景境情)3、【考场反馈】PPT展示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错误答案,学生判分并分析失分原因: 3分,缺少手法分析。 1分,知识性错误,仅感情沾边。 0分,太空洞,太抽象,没有实质内容,缺乏具体分析。4、真题演练(2008 天津卷)(找学生中四个典型答案,上黑板书写,另请两名学生代表点评。)(学生书写时,其他学生读2013年高考必背诗歌中炼字例子。)山 居 即 事唐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问】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鉴赏】前

9、四句写作者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夕照满山,鸟鹊还巢,松树茂盛,少有人访,柴扉紧掩,环境清幽。后四句则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六、课堂小结朱光潜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布置作业:比较鉴赏型如何回答? (书P122杜牧江南春)七、拓展延伸【请任选一句,鉴赏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妙处。】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染”醉”。运用拟人手法,霜林不是自己经霜而红,是因离别而醉,更凸显

10、出离人的愁思。)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人遇赦,飞船东下,一个“轻”字联结虚实实写船行速度快,虚写乘舟人心情轻快别有一番意蕴。)3、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老”“肥”。形容词作动词用,风让莺雏的羽翼渐渐长成,在夏雨的滋润下,梅子熟了,果实硕大,果肉饱满。)(电脑展示鲜花怒放的程序,播放汪峰歌曲怒放的生命)八、教师寄语正是人间四月天,花红柳绿醉春颜。怒放的鲜花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愿大家都能拥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珍惜这最后的六十天,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决胜高考,笑傲六月,愿我们的生命之花都能够在这人生的春天怒放!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