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课时训练新人教版1.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1007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课时训练新人教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课时训练新人教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课时训练新人教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课时训练新人教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预防犯罪一、单项选择题1 .近年来,利用网络对青少年实施诱拐、欺诈和性侵害等案件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侵害,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安全上网抵制诱惑,拒绝上网谨慎交友,防止上当保护隐私,避免泄漏A.B.C.D.2 .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有期徒刑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3 .法律课堂上,小妹所在的学

2、习小组进行了案例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2015年5月1日,案例再现李某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交警拦截,经检测,其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65毫克法律链接注: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醉酒驾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小萍:“他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B.小忠:“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C.小莉:“他会被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D.小金:“他的行

3、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4 .演员张某因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大麻,被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5OOO元。张某的行为是A.犯罪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5 .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真正的价值。下列对家理解正确的是家是一个由房屋、家具等构成的物理空间家为我们提供了物质保障、安全保障家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A.B.C.D.6 .2017年4月9日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昌军二人涉嫌严重违纪被捕,目前正接受组织审

4、查。二位高官在同一天落马,反映中央重拳整治金融领域腐败的决心。下列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二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人会受到行政处罚二人的行为会受到刑法处罚A.B.C.D.7 .“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这句话告诉我们A.要遵纪守法,远离违法犯罪B.加强自我防范,就能防患于未然C.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D.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制裁8 .2017年11月28日,西安某男子当街一张一张烧毁百元人民币。该男子一边烧毁人民币一边说:“我烧我的钱不犯法,你让执法的来。”该男子的言行给我们的启示是A.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B.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

5、良习气C.烧毁人民币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不违法D.该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受到民事法律制裁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这条法律规定下来理解不正确的是A.未成年人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B.犯罪要受到法律惩罚C.未成年人犯罪比成年人犯罪代价小D.未成年人应当远离违法犯罪10 .某小学教师陈某因学生小明没有完成作业非常恼火,便拧小明的耳朵,结果将小明的左耳朵拧掉了。对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赔偿小明医疗费2万余元。这表明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和制裁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行为禁止和制裁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禁止和制裁

6、老师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行为A.B.C.D.二、非选择题11 .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记附近多次对路过行人持刀抢劫。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0元。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为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请你分别向学校和同龄人提两点建议。12 .案例一:某校八年级班学生肖某不思上进,旷课、夜不归宿,与社会上所谓的“哥们儿”在一起吸烟、酗酒、进营业性网吧,多次受到校领导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7、案例二:郭某初中辍学后,因无钱上网,就经常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向学生强行索要钱物,并多次拦截殴打学生,还多次进入学生宿舍偷窃学生财物,后被老师发现并抓住扭送到派出所,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案例三:李某、刘某非法用车辆将张某等16名智障人员拉到贺州市某大理石粉体厂搬运粉体,充当苦力,非法占有16名智障人员所得的劳务费。4月13日,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人李某、刘某犯强迫劳动罪,分别判处二年六个月、二年有期徒刑。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什么行为?案例一、二的行为与案例三的行为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呢?为了你和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提出几点警示。13 .虽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8、但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都明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都清楚吸毒贩毒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民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你校法治宣讲团将要举办一次“你我与法同行共创精彩人生”宣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请你给居民讲讲规则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缺失的危害。请围绕“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这一主题向居民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1-10.CBAADAAACCIL(I)

9、属于犯罪行为。因为阿斌等人多次持刀抢劫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未成年人。同龄人: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防微杜渐,正视错误,勇于改过。12. (1)案例一肖某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案例二郭某的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案例三李某、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二者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我们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3)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使自己健康成长。13. (1)轻者导致违法,重则走向犯罪;影响家庭幸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危害公共安全;影响法治国家建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影响国家形象;等等。(2)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增强法治信仰,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做有损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的事情;采取合法方式行使权利;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及时举报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