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分层练习.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7744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分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分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分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分层练习一、基础巩固1 .某历史纪录片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他们,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这里的“他们”是指()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他们居住的房屋主要是()A,干栏式房屋B.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洞穴D.帐篷3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包括()A.农作物种植B.家畜饲养的出现C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D.学会用火4 .河姆渡人最有可能使用的农业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铁制农具D,青铜农具5 .半坡人制作的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

2、A.黑陶B.白陶C.彩陶D.红陶二、能力提升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梅福根、吴礼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1)材料一说明人类的居住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居住房屋不同的原因。2 .以下生活情况,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相符合的是()用磨制石器有了农业和畜牧业种植水稻和粟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3、挖掘水井A.B.C.D,3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如玉琮、玉璧等。这表明当时()A.人们已经掌握了玉器制作技术B,玉器是主要的生产工具C.社会贫富分化严重D,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三、素养综合L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图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图二:半坡遗址出土的粟(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农业生产状况?(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2.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为例,说明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答案一、基础巩固1

4、C2.B3.D4.B5.C二、能力提升1 .(1)由居住在洞穴、野外到建造房屋定居。(2)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3)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干栏式房屋可以通风防潮,还能避免野兽侵袭;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寒保暖。2 .C3.A三、素养综合1 .(1)图一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业生产状况;图二反映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农业生产状况。(2)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的发展,使人类逐渐定居下来,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适宜种植水稻,所以他们以种植水稻为主,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少雨,冬季寒冷,适宜种植粟,所以他们以种植粟为主,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这表明自然环境影响了人类的农作物种植、居住方式等,进而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