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题党课讲稿精选同志们:“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节约,这一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理念,犹如一颗璀璨星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滋养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它依然承载着厚重的价值,散发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开展此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题党课,旨在深入领悟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将其切实融入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传统美德。一、溯源历史,传承勤俭节约的文化与红色基因回溯历史的长河,勤俭节约的理念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先秦时期,管子便提出“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将
2、节俭视为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到了唐代,李绅的悯农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用质朴的语言生动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深刻诠释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成为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的节约箴言。无数古圣先贤以自身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节俭的光辉典范。季文子身为鲁国相国,一生节俭,家中妻妾不穿丝绸,马不吃精粮,他的节俭之举赢得众人敬重,更为国家的稳定发展贡献了力量。这些穿越时空的智慧与故事,无不彰显着勤俭节约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家庭和睦兴旺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价值,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之一。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勤俭节约更是我们党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武器。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条
3、件艰苦卓绝,物资极度匮乏。红军战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长征途中,战士们吃草根、啃树皮,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数年,却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延安时期,面对敌人的重重封锁,根据地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劳动,他们住窑洞、穿粗布衣衫,与群众同甘共苦。正是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使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这种红色基因,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璀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二、直面现实,洞察浪费现象背后的作风隐患尽管勤俭节约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
4、在现实生活中,各种浪费现象依然屡见不鲜,令人痛心疾首。在餐饮领域,浪费问题尤为突出。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被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为100O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口粮。在一些高档餐厅,一桌宴席的浪费量高达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大量食物被白白丢弃,沦为垃圾。公务接待中的浪费现象也时有发生,部分单位为追求所谓的“接待规格”,超标准、超范围接待,山珍海味摆满桌,酒水饮料随意点,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在办公环境中,浪费同样不容忽视。纸张浪费屡禁不止,许多文件资料只打印单面,未使用完的纸张随意丢弃;办公设备更新换代过于频繁,一些仍可正常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被过早淘汰。在日常生活里,部分人追求过度消费
5、和奢华享受,盲目跟风购买名牌商品,衣物、包包、电子产品等使用不久便弃之不用。这些浪费行为,不仅是对资源的极大挥霍,更是对环境的沉重负担,与我们倡导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深入剖析这些浪费现象,其背后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节约意识的淡薄,更是一些不良作风的外在体现。讲排场、比阔气的行为,根源在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滋生蔓延,部分人将物质享受置于首位,追求虚荣和表面的繁华,忽视了资源的宝贵和社会的责任。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其中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例如一些单位为应付检查、追求“痕迹”,大量印发不必要的文件、资料,造成了纸张和人力的双重浪费。这些不良作风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损害了党在人民群
6、众心中的形象,削弱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若不加以坚决整治,必将对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三、多管齐下,奏响勤俭节约的时代强音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肩负着引领社会风尚、推动事业发展的重任,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勤俭节约的践行者和倡导者。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一切形式的浪费。公务接待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搞铺张浪费,以务实高效的作风做好接待工作。会议组织力求精简,减少不必要的会议环节和材料印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线上会议和电子文档,降低会议成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避免长流水现象;节约用电,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关闭电器设备;节约
7、粮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无论是在食堂就餐还是外出用餐,都根据自己的食量合理点餐,不剩饭、不剩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专题讨论和交流,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节约意识。通过宣传栏、微信群、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节约知识、先进典型事迹和浪费现象曝光案例,让“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实践活动,如“节约型机关创建
8、绿色家庭评选”等,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节约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制度建设是保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节约标准和要求,将节约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的审批和监管,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完善办公用品采购和管理制度,实行定额管理,根据实际需求采购办公用品,避免浪费和闲置。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的节约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对节约成效显著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浪费现象严重的进行严肃问责,以刚性的制度约束推动节约工作落地生根。同志们,“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传承和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抵制浪费行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携手共进,将勤俭节约的理念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让勤俭节约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