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人教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039218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人教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版人教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版人教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版人教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版人教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人教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人教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 2 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 风带风向的是 ()【解析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P 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答案 】1.B2.B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3 4 题。3图中斜线部分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1名校名 推荐C热带沙漠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4图中温带地区,A、 B、 C 三地的气候类型由西向东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

2、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斜线部分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应为热带雨林气候,A、 B、 C三地在中纬度温带地区,分别位于大陆西岸、中部和东岸,应该体现出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到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变化。【答案 】3.A4.C5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有些同学对于东亚季风环流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如果与前边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将会很轻松的掌握。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形成过程。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 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

3、运动的主要因素是_,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_个大气环流圈。(2) 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 _。在两因素的作用下, 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A_带, C_带E_带, G_带。(3) 确定气压带的分布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特点,确定风带。 请在图中 的 B、 D 处画出风向。第二步:海陆分布的影响(4)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 在地理上叫做 _的差异, 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_状分布,从而形成一个

4、个气压中心。2名校名 推荐第三步:东亚季风的形成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形成了冬夏风向相反的风,这种变化在东亚地区特别明显。读东亚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气压单位:百帕) ,回答下列问题。来源 : 学科网 ZXXK 来源:Zxxk.Com(5) 图中所示为 _(1 月、 7 月 ) , _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6) 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在甲处标出风向。(7) 从季风来源的纬度和海陆热力性质,我们可以得出此季节甲地的气候特点为_。【答案 】(1) 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一(2) 地转偏向力赤道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极地高气 压(3) 标注略 (B 为东北风, D为西南风

5、 )(4) 海陆热力性质块(5)7 月副热带高气压(6) 标注略 ( 东南风 )(7) 高温多雨(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大气环流是全球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据此回答12 题。1下面四幅图表示四个纬度地带的大气环流( 图中“”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其中不正确的是 ()A图 B 图3来源 : 学科网 名校名 推荐C图 D 图【解析 】图中气流运动方向有误。纬度90附近受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降,近地面附近气流辐散。【答案 】D2.右图是地球上某风带位置示意图,该风带表示()A北半球信风带B南半球极地东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D南半球西风带【解析 】图中风向为西北风,只可能是

6、南半球西风带。在全球的六个风带中,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东北信风带均为东北方向的风, 西风带为西南方向的风;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极地东风带均为东南方向的风。【答案 】D读下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回答3 4 题。3关于上图说法正确的是()A a 图表示冬季陆地上的高气压B b 图表示冬季陆地上的低气压C a 图表示夏季陆地上的低气压D b 图表示夏季陆地上的高气压【解析 】根据图中所示气压中心所在的位置可以判断a 图表示冬季陆地上的高气压, b 图表示夏季陆地上的低气压。4名校名 推荐【答案 】A4 a 图中气压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B 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极地高气压带D 副热带高

7、气压带【解析 】冬季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答案 】B读下列两幅图,完成5 7 题。5两幅图中所表示的空气环流运动,均属于()A大气环流B 海陆风C季风环流D 热力环流【解析 】左图为季风环流,右图表示的是海陆风,其类型均属于因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答案 】D6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成因不同气流性质不同A B C D 【解析 】左图的季风发生的时间是夏季,范围涉及很大;右图的环流时间分别在白天和晚上,范围仅限于沿海地区。【答案 】A7右图中,等压面的起伏变化与气压分布的对应关系是()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

8、气压就低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高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高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低A B C D 【解析 】在同一高度,等压面向上凸出的地方应比同一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气压要高,反之亦然。5名校名 推荐【答案 】B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8 10 题。8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 低于 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地形D 洋流9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 ,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为1621 ,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洋流D 地形10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

9、有()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D喜阴喜湿的特点【解析 】地区南部为海洋;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气温较高,地区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而温度偏低;该气候可判断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农作物一般具有耐夏季高温干燥的特点。【答案 】8.A9.C10.B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为大陆上气压中心,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 11 13 题。11.6名校名 推荐若图中为高气压中心,则()A为夏威夷高压B为阿留申低压C为亚速尔高压D为亚洲高压12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7 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气压带风带

10、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A B C D 13为高压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盛行西北风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C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D北京炎热多雨【解析 】第 11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若为高气压中心,则为亚洲高压,为阿留申低压,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夏季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第12 题,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第13 题,当 为高压中心

11、时,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广大地区吹西北风;印度半岛吹东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属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此时寒冷干燥。【答案 】11.B12.C13.A二、综合题14读图,完成下问题。7名校名 推荐(1) 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该图表示北半球 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 判断理由是 _ 。来源 : 学_科_ 网Z_X_X_K(2) 一般地说 A 地比 B 地降水量 _,原因是 _ 。(3)C 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 。为什么 C 气流与 D 气流相遇后向上 爬 升 ? _ 。 C 与D 之 间 形 成 的 气 压 带 是_ ,该气压带是_原因形成的。【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南偏移,

12、北半球应是冬季。A 地是盛行西风带,风从低纬吹向高纬,降水较多; B 地是东北信风带,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温度不断升高,难以成云致雨。 C是来自 30S附近副热带高压的暖轻气流,所以遇到来自极地的冷重气流 D 时向上爬升。 C 与 D 之间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属动力原因形成的。【答案 】(1) 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2) 丰富 A 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温渐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发生;而 B 处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难以形成降水(3) 副热带高气压带C 气流暖而轻, 遇到来自高纬度地区冷而重的D 气流后向上爬升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15读中纬度大气环流理想模式图,

13、回答下列问题。(1) 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 a、 b、 c 三种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完成中纬度大气环流。(2)a气流在地面形成的气压带叫_ ,此气压带是由于_( 热力或动力 ) 作用而形成的,它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团的性质是_。(3) 与 b 气流有关的气候类型是_、 _。(4) 通常情况下, a 气流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场不呈带状分布,而是一个个闭合系统,原因是 _ 。每 年7月份 在北 半球的 海洋 上出 现的主 要气 压中心是8名校名 推荐_ 。(5) 常年受 b 气流影响的地区, 其气候类型分布在 _ ,气候特点是_ 。请在图中大致绘出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来源:Z*xx*k.Com【解析

14、】 从图中可知,中纬大气环流为北半球,a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作用形成,气团炎热干燥。 b 为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有关。30N 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被切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曲线变化缓慢。【答案 】 (1) 图略(2) 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炎热干燥(3)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4)北纬 30附近海陆相间分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5) 南北纬 40 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图略16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 说出图中阴影所示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2) 比较该气候在甲乙地区分布

15、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3) 洛杉矶、雅典都举办夏季奥运会。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自然条件对比赛的影响。(4) 环地中海的一些国家是水果、 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 简述其发展“时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解析 】 此题考查气候比较及其自然地理知识的有用性。高考试题对自然地理的考查多从自然原理与实际问题的“链接点”上设置新情景、构成新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应用因果分析法寻找原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执因索果或由果溯因,得出正确结论。【答案 】(1)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 40的大陆西岸( 中纬度大陆西岸) 。(2) 差异:地中海沿岸面积广大,而北美西岸面积狭小。原因:地中海沿岸山脉多呈东西走向, 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西岸高大的山脉,限制了西风的深入。( 3) 有利: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晴天多,便于赛程安排。弊: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4) 热量充足,光照强。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